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16#

仁者,天地万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说文》中也释“仁”说:“仁,亲也。”由此可知,仁是一种广博的爱,是一种对待世界万物的平等的广泛的关怀与亲善。不仅对人要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对待其他的生命体也应抱有恻隐之心,秉守着基本的同情与关怀。《礼记·中庸》说:“仁者,人也。”这种说法明显是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自然具备的善良本性便是仁。如此一来,我们只要始终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侵蚀,改变,我们“仁”的品质便不会改变或消失。
TOP
317#

虽然古话就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千百年本来对于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那么,“仁”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对于学哲学的我来说首先想到的有很多,上帝、轮回、绝对精神、或者说这有可能就是人类本来就固有的,当然也还有教育和个人的问题。
立足现实,首先要说的就是教育: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不言而喻,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以后的生活。其次是个人的性格问题。世世代代都是清官的家族中在这样的教育下并不一定能够保证后代就也是一个清官。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教育的因素此时竟小于个人的因素呢?我不知道。
就像“仁”的来源是什么的问题中,会有许多回答,教育、个人、学习......但是如果我们追根到底,总会有一部分模糊的部分。或许这部分就是真正的在等待我们发现的东西。
TOP
318#

仁,既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又是中国十大义理之一。
孔子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在孔子的影响下,中国社会逐步形成了以之为核心的传统伦理观念。直至今日,“仁”的思想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国人。
TOP
31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TOP
320#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举出了看到小孩落井并出手相助的例子,我认为也是这样的,就拿最近风波不断的欧洲难民事件来看,虽然有很多的恐怖分子混入难民之中进行自杀式袭击但还是有很多居民愿意对难民伸以援手,或许在我们看来他们都太过圣母了,但是结合他们的文化来看这这是他们基督教文化中的对人类的罪恶与伤痛感同身受的文化,与我们的“仁”有异曲同工之处,对他人的苦难不是冷嘲热讽而是心甘悲伤,这不是傻只是太过善良。
TOP
321#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TOP
322#

人之初,性本善。
之前看过一则故事:一群弟子要出门朝拜,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过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每一座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它并朝拜它。”弟子依照师父讲的去做。回来以后,他们把苦瓜交给师父,师父叫他们把苦瓜煮熟当做晚餐。晚餐时师父吃了一口,语重心长的说:“奇怪,泡过这么多的圣水,进过这么多圣殿,这苦瓜竟然没有变甜。”弟子听了,当下就开悟了,苦瓜是苦的,无论经过多少圣水浸泡或者圣殿膜拜,也不会变甜,它的性状不会变。我们的心也是一样,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清灵纯净。人情冷暖,世事纷扰,这个世界中我们最打动人心的东西就是真情和善,只要我们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善良的本性就会回归。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TOP
323#

仁绝不能用语言来描述,单纯用语言描述的仁是荒谬的。仁藏于所有人的内心,这是不用质疑的。圣人说仁是由同情之心而来的,而我认为,一开始不存在仁,之所以有仁,是因为受到社会的影响,这个大家共同的仁是由一点一点成长中体会到的,不是自身而来的,就像把一个人放在没有社会的独立环境里,也就不可能出现仁了。
TOP
324#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
TOP
325#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西方卢梭也说:儿童第一步走向邪恶,大抵是由于他那善良的本性被人引入歧途的缘故。也承认了人的本性是善的。而“仁”包括仁慈之心、仁义、道德等美好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便来源于人们心中的“善”。
TOP
326#

仁来自于自己内心的道德良知,天生本性。正如孟子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正是这本善,是仁的重要来源。仁并不是后天孔子自创的,并且应规定来的东西。而是先天存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的,不可抛弃的。
TOP
32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天地孕育出万事万物,并给予万事万物赖以生存的资源。显然,这是仁的。人与物从天地处得到了这种仁,并以之为心。在我看来,这一点相比于第二点,显然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人与物都具有模仿学习的本领。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的本性,这一点是基于性善论提出来的。然而,人性本善或是人性本恶,抑或是人性本无善无恶,从古至今都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来论证。因此,使得这一点就像是半空中的风筝,只要没有外力来打破这种状态,它既不能落地,也不能飞得更远。当然,这是站在一个当代人的较为科学视角所看待的。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这一点还是很合理的,他们一直坚信人性本善,基于这一点,孔子一生都在追求“仁”的思想。
TOP
328#

孝”“悌”是符合人的天性的爱, 是人之常情的爱, 是人性的最初的表现。而这种人之常情的爱, 就是“仁之本”。
《论语》论述的仁爱, 其最初体现就是孝道。孔子认为“ 孝”的产生, 以自然的血缘情感为基础。《论语·子路篇》“: 叶公语孔子曰: 吾党有直躬者, 其父攘羊, 其子证之。孔子曰: 吾党之直者异乎是, 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偷羊这种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 但父子互相揭发, 又违反了父子本来的天然情感, 不合乎人性。孔子不提倡这种互相揭发的“直”, 其他外人可以这样“直”, 而父子间则要“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这是以自然情感为基础的真性情。孔子认为“孝”就来源于父子之间的这种自然情感。
仁爱在家庭中的另一体现为手足之情, 姐妹之爱, 平辈之间的互敬互爱。《论语》认为兄弟之间情同手足, 兄弟间当像朋友一样友爱、互助。孔子道:“书云:‘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主张父母不再跟前时, 哥哥姐姐就要保护、疼惜弟弟妹妹, 弟弟妹妹也要尊从哥哥姐姐。
因此,《论语》中的仁爱, 是以家庭关系为出发点的, 带有血缘关系的爱。表现为两代或两代以上人之间的“孝”以及同代人之间的“悌”, 这种爱是亲情的表现。中国儒家的文化精神正是提倡在处理家庭内部的关系时, 要以仁爱的观念来达成和谐: 父子骨肉情深、夫妻相敬如宾、兄弟情同手足等。
TOP
32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是我们从懵懵懂懂的孩童时期就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读来,感慨此语之语浅而意深。刚刚出生的婴儿,都是天真无邪的,也都是善良可爱的,不同的后天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性。由此,仁的确来源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TOP
330#

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