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406#

首先,仁来自于一种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在我看来,生养万物是一种无私的,包容一切的,爱人的精神。并且,仁来自于人们善良的本性,即其实人人都具备实现仁的条件。这两者在我看来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只有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但没有善的本性,那我们不可能会体会到仁,反过来说同样如此。因此,对于仁,后天良好的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社会应在教育的帮助下有着“天地生养万物”的氛围,个人应该在教育中继承这种精神的同时,保持好自己的本性。或许在仁被孔子提出后,古代儒学家们就知道教育对此的重要,他们为其形成不断努力,使其得以传承至今。在现如今的今天,教育越来越被各方面重视,教育的发展使社会这种氛围在慢慢全面,仁也在社会上越来越有发展空间,相信仁的种子终会在每个人的心中发芽成长。
TOP
407#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不可分割。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规律所在。那么人诞生于自然界也会有自身的发展的规律性以及自然所赋予的即我们天生所拥有的一些特质。仁便是其中之一,每个人都有可以为仁的天赋以及能力所在。因此仁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要好好的珍惜这份礼物,学会要唤起自己的仁,并且在唤起之后要学会更好的使用这份礼物,在自身促进的同时也要唤起或者促进他人的这份礼物,并且在不断地努力中实践中回馈自然。
TOP
408#

性可以为善,可以不为善。人之初,性本善,虽说每个人都有善源,但是不是每个善的萌芽都会长成大树,不是每个人始终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好人。人在成长过程中,或受教育的不同,或是对世界观的认知不同,亦或是为生活所迫,导致人产生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致后来产生恶。小时候,家长常常叮嘱我,千万不要和坏孩子一起玩,其实不然,孩童时期的学习能力极强,潜移默化学习陋习,不经意间为恶打下了基础。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写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百年来广为人流传不无道理。古有孟母三迁,三次搬迁最终选择了适合孟子学习的地方,孟子得以博览群书,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颇为深远。那么如何应对于自己不利的环境呢?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鲁迅先生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由于是晚清时期,周围很多人的思想都还很保守封建,但封建落后的魔爪似乎没有伸向他。出国留学期间,他鄙视身边不顾国家安危的同学,抨击封建思想,与身处的封建思想作斗争,最终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精神深刻的影响着广大读者,激励发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毛泽东曾经评价他:“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名族的方向。”是鲁迅先生足够幸运吗,非也,是鲁迅先生洁身自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顺利的改变环境,那么就着手改变自己,一心向善,保持初心,出淤泥而不染。见贤思齐,见恶自省,选择善者向他学习,人的未来如何,取决于在不断思考和自省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榜样,并努力向他靠近
TOP
409#

孔子的仁学思想来源于西周时期的传统礼仪。在春秋大变革期,传统礼仪重形式而轻实质的特点表现出来,促使了仁学思想的产生,即是要将礼仪的实质层面表现出来。因此,“仁”的思想根源在于“礼”,两者是有机结合的。
TOP
410#

有“仁”字而后有仁学。无“仁”字之来源,就无孔夫子对仁学的创始,更不会有后世儒家对仁学的定义与阐释。在孔子创立仁学之前,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那就老子,若无老子对于孔子“仁学”的影响,“仁”字也不会在孔子那里得到升华。但是,任何一个汉字都不是天生的,老子也并非发明“仁”字之人。即便它是我国历史最悠久、道德价值社会意义最宽广的道理概念,即便老子创作了《道德经》。这一点,无数史学家、文字学家、文化家、哲学家在长期的研究积累中也得到了证实。
TOP
411#

仁作为儒家传统道德思想,已经随着时间深深融入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当中,我们为人处世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仁”的风范,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当今我们中国人熟知的道德规范很多都是从“仁”演变而来的,人与人能做到关系和谐,“仁”是头功。我们在日常生活之中也要将仁记在心里,行在手边。
TOP
412#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乡远。”一个人的仁自他出生之时就存在了,但仍然需要后天的坚持和学习,仁之一心,可传可扬。
TOP
413#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乡远。”一个人的仁自他出生之时就存在了,但仍然需要后天的坚持。一旦后期教育出了问题,那么孩子的仁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去不断地学习,仁爱的心,才能可传可扬。
TOP
414#

仁:   从“仁”的结构来看,仁字由一个人两横组成。横指土,为薄土,较为贫瘠;两横指中土,不厚不薄,正可融生万物,若为三横,则为后土,后土埋下,万物无活。所以仁就是要人有中土一样可融万物之物,可生万物之命,可养万物之灵的美德。所以仁是 一种包含范围极广的道德范畴。但其核心是爱人 。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所以我国古代的很多学者都推崇“仁”的思想。无论是在平时的待人处世中,还是在国君治理国家、百姓时都以“仁”为首位。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
TOP
415#

孔子认为,仁者,就是爱人。所谓“博爱之谓仁”(韩愈)。仁,就是对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建立在自重、自爱、自强基础上的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其核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孔子关于“仁”的说法是很多的,含义非常广泛,包括了恭、宽、信、敏、惠、义、礼、智、忠、孝、廉等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他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即恭、宽、信、敏、惠。他又进一步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以后,孟子又把这五句话简要地归纳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TOP
416#

金文中的“仁”字是两个“人”字的合写,也就是“人人”。这两个“人”字,后一个是名词,前一个则是动词,“像人那样对待”的意思。所以“仁”的本义,就是“把人当人看”。孔子说“仁者,爱人”,可谓说清楚了“仁”的本质。
TOP
417#

仁是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生来就具备这样的天性,而难就难在保持这种本性。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面对各种诱惑我们是否能做到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忘记仁的本义。仁是天地万物的心,希望社会中的人人都能保持这颗心
TOP
418#

有“仁”字之源而后方有“仁”学之创始发展。古语“仁”字的最初出现,但它的出现形成和意义的发展却有漫长的历史。在当今可考的古文献当中,《尚书》和《诗经》都曾提及“仁”字。《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在这里,“仁”代表王者为人的品德和德性;《齐风·卢令》云:“卢令令,其人美且仁”,在这里,“仁”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思想道德标准,代表一种仁义善良的行为风格,并扩散到人们的意识中。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纷纷,社会动荡混乱“杀人盈野”、“杀人盈城”的现象屡见不鲜。在亲身经历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后,孔子意识到社会迫切地需要一套关于“爱人”的思想观念,于是便创造了“仁”学,以期来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
TOP
419#

仁的品质,分别来源于上天的“好生之德”和人的善良天性,这似乎体现了“性善论”的观点,但是同样又有“性恶论”一说。其实我个人认为人的天性无所谓善恶,未经教化的人性只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而与个人的品德无关,刚出生的“人”不能算是“社会人”,只能算作“自然人”,其动物性是压过人性的。因此,私以为教育才是人类社会“仁”的本源,“仁”是在社会形成之后产生的个人道德要求。就像小孩子没有是非观念,只知道进食和睡眠,诚然婴儿也会有我们看来认为是“善”的举动,但只靠人的天性来维持“仁”显然是不稳定、不长久的,还需要后天教育的辅助。
TOP
420#

仁,会意字。从古文字材料看,“仁”字最早出现在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中。在春秋战国文字中,“仁”字的形体,一种从尸从二,是《说文》古文“图6”的形体来源;另一种从心千声,是《说文》古文“图7”的形体来源。此外还有从身声、人声者。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许慎《说文解字》: “仁,亲也,从人从二,东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寿,有君子不死之国”。就“仁”的哲学意义而言,“仁”的本义是一个人从对方的眼睛中审视自己的映像,在“仁”的环境下,一切有别于动物的个体自然人,都失去了其后天经历所造成的种种差异,获得了在人的群体中生存的平等而普遍的价值。因为你和我都是同样的人,彼此都应当以人相待。仁”的思想既不是突然出现的,也不是孔子凭空创造的,而是孔子在继承前代思想成果和政治法律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升华而形成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