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91#

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即是说心怀悲悯,是仁的开端。既然“仁”的本质是“爱人”,那么“爱”就应该是开端。孟子用“孺子”将入井,人有“怵惕恻隐之心”,并且不是因为他和小孩子的父母是好朋友,也不是为了出名,更不是因为害怕污名,而是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心痛之情,所以站在孟子的角度,将爱作为“仁”的开端是没有错的。
如果这种爱在延伸一点点,它事实上是“人类团体”的一种共情感,简而言之就是作为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对彼此相互关心、互相帮助这种意识深藏灵魂深处,平日里察觉不到,而一旦到紧急时刻会自动激发而显现出来。这其实也是我们民族感的来源,同时中华大地的子孙,炎黄儿女,这种爱深藏内心,“仁”自然随爱而散发。
TOP
392#

人的道德是根源于人性的表现,为人的善行,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向上的可能性,他把这种可能性称为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也。”(孟子,公孙丑上)在此,孟子划分了两个方面,一个“四心”,另一个是仁、义、礼、智。前者使人区别于动物,成为人的规定,后者使人获得道德的规定,二者相辅相成,四心对应于四德,四心即为四德的开端。因为人天生的具有“四心”,自觉地产生了人们的“四德”。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人们会自觉遵循“向善之心”,即人生而带有善心,可以滋深善德,肯定了人具有善的本性。
TOP
39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在孟子看来,一个 人行“仁义”之事,是一种发自内在的情感直觉表现。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为例,一个人看见一个孩童将要掉入井中,必然会生出“怵惕恻隐之心”,并且会伴随着想要去救援他的冲动,这种心情和冲动不是我们理智考虑任何外在的功利性的原因产生的,而是见到孩童将要入井时,自然的、直接的从我们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就像我们“恶恶臭,好好色”一样是直接和自然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恭敬之心”皆是如此,都是我们面对某种情境时自然迸发出来的。所以孟子这里所强调的意思是,人的道德价值性并不是在人本能的情感欲望之外附加上去的,而是在人本然的情感表现中所自具的。由本然的真情实感所直觉驱动的仁义行为才是“由仁义行”,才是真正的属人的行为,才是人性的体现; 而那种刻意地遵循既定外在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只是“行仁义”。但是把“仁义”当成外在固化的道德教条去遵守也就不是真正的“仁义”了。
TOP
394#

整体宇宙中之万物均可视为是由两个相互对立的状态或性质所组合而成。它们彼此即是相矛盾对立的,但又是基本上互补的,因而是相辅相成的。同时,这些万物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以一个动态的和谐均衡状态在不断延续之中,先秦的宇宙观或可用“生生和谐”概括。其中人与其所生存的环境之关系即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又是相互矛盾的对立关系,个人过分的扩张会影响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而失去均衡的状态。个人随波逐流,则也会产生同样的失均现象。个人在整个宇宙的运作及功能就在于能在这生生不息的变化中,掌握自己的位置和方向,自己的作用及影响,从而时时使自己与万物保持在一个动态的和谐均衡状态。在这样的一个宇宙观之内,个人的这种努力,终会使自己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众所周知,天人关系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视的关系学问,也称为天人之学。天人之学又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为主流,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星;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
TOP
395#

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孔子关于“仁”的观念,发端于西周时期的人本思想。孔子吸收并发展了西周时期“德”的观念,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成果。他把“德目”中的诸多内容用“仁”加以概括,将“仁”的观念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即“仁学观”,成为了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核心观念。“仁”是爱人,也就是说,仁来源于孔子对于普罗万众的博大的同情心以及关怀。它既是一种生命的互相感通,是人、我、群、己之间的心灵上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关照,他又是一种主体内在的意识自觉,是可以自己决定的道德自律和价值追求。
TOP
396#

性善性恶的争论由来已久,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孟子预设人性本善,恶乃后天环境影响所致。荀子针锋相对,认为人性本恶,善是后天环境对人的规劝。
但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刚出生的婴儿,懵懂无知,没有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只有简单,的本能。有人却说这是至真至纯的善,有人却说这是原始野蛮的恶。有善行,有恶举,有善心,也有邪念。社会价值体系作出或善或恶的评价的对象是具体的行为举止和与之相应的观念,但人性本身无所谓善恶,也不应该作出善恶评价。
孟、荀二人虽理念不同,但最终在实践层面交汇,都倡导行善止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一点上,我更欣赏孟子,因为相信人性本善,并为之践行、坚持不懈的人一定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也散发着理想主义者的光辉
TOP
397#

孔子对于仁的来源的解释是,仁之所以是正确的,是因为它符合天道,天道即是客观规律。但孔子认为天道不仅仅是客观规律,它还是一种具有客观属性的道德意识。是说仁之所以是值得推崇的,因为它符合人的善良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又是客观存在的,是天道赋予人的,因此无法更改。那么发扬仁不正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吗?不正是符合天道吗?所以孔子得出这一套理论根源在于自然赋予了人以善良的本性。我不否认善良,但就善良是否是人的客观属性我是存疑的,
TOP
398#

孟子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大体就是同情心。大多人天生就具有同情心,会对其他人的痛苦、不幸遭遇有一定的相同感受,太多会对不幸者表示同情并提供一些帮助,这大概就是仁吧。对于其产生,个人觉得不一定是出于人性善的基础,对于不幸者提供帮助是因为个人考虑到自己也有可能会有类似的不幸遭遇,希望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能有他人的帮助自己,毕竟生物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存与繁衍即基因的延续,人作为高等智慧生物,也不过是在此基础上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了意义。也就是说我认为仁的产生不仅仅需要恻隐之心,或者说是恻隐之心只是开端,还需要有对有一定互助的社会氛围。大环境会有一个加强的作用,仁人善性会带来良性循环并不断加强,反之亦然甚者更甚。
TOP
399#

仁的最终来源是“生”。孟子将仁定义为恻隐之心,但如果我们要追问:人为什么会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的来源是什么?恻隐之心为什么会指引我们救人而不是杀人呢?那么,“生养”就一定会成为仁的根本来源和原则。中国哲学自古以来都很强调“生”,理学所讲宇宙万物的天理就是“生生之理”,这在社会伦理中也体现为对生殖繁衍的重视。在达尔文之后,中外许多学者认为生存、繁衍是人的根本原则,这相较于“生生之理”来说,其实省略掉了很多关键性的东西,是一个更狭隘的原则。但尽管如此,这一根本原则能够为许多哲学家、科学家所支持,也能说明“生”的重要性。
TOP
400#

孔子“仁”的来源直接来自于生活,孔子说“仁”也时直接就生活日常来指点说明,仁表现为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仁的显现,一显尽显,生活无不是仁的生活,从作用方式上说,孟子的本心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孟子以性说仁,仁虽然是完满的,但是,性展现的时候却不是全体展露,其中需要心的作用,尽管本心是性的全体表达,但是,本心的发明需要功夫,需要通过求心、养心、求放心、存夜气等功夫才能使本心发明。孔子讲仁,是我欲仁,斯仁至,中间无心的作为其作用的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的仁的基础在人,孔子说:“仁者,人也。”仁是人为之人的根据,也是人的共性。在孔子看来仁内含有先天的德性,同时也强调后天的学习,后天的修习也能达到仁之境界。
TOP
401#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善性,我们会不自觉的同情他人,明辨是非。而因为外在的环境,为我们内心施加了障蔽,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直视本心,达到致诚,方能致善。正如孔子所言,每日三省吾身,不断地去障蔽,发自内心地自我询问,做到坦荡的面对人生
TOP
40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是人自身所带有的,是对自然万物的尊敬和热爱。都自然的尊敬和热爱更多的是需要付诸实际行动。放到二十一世纪更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大气污染,水污染,光污染不断加重,特别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岸线升高,海洋生物也受到了影响。北极熊失去了家园。海洋垃圾变多,塑料袋缠住海洋生物的脖子情况屡见不鲜,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人从大海龟的鼻腔里掏出了很长的塑料吸管。对于自然的仁爱更需要我们保持对自然的热爱,保护自然。孔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不无道理,同理心是人天生带有的,我认为这更是一种共情能力,是一种怜悯之心。不是让自己患得患失和敏感,而是对自身之外的痛苦内心有一个衡量标准。并能适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TOP
403#

仁的品质,分别来源于上天的“好生之德”和人的善良天性,这似乎体现了“性善论”的观点,但是同样又有“性恶论”一说。其实我个人认为人的天性无所谓善恶,未经教化的人性只是一种生存的本能,而与个人的品德无关,刚出生的“人”不能算是“社会人”,只能算作“自然人”,其动物性是压过人性的。因此,私以为教育才是人类社会“仁”的本源,“仁”是在社会形成之后产生的个人道德要求。就像小孩子没有是非观念,只知道进食和睡眠,诚然婴儿也会有我们看来认为是“善”的举动,但只靠人的天性来维持“仁”显然是不稳定、不长久的,还需要后天教育的辅助。
TOP
404#

孔子在《尚书》与《诗经》的基础上提出了仁的伦理道德意义。孔儒学派成立之后,便打出了仁的旗号,涉及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关系问题。仁便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与中枢。
TOP
405#

正如《三字经》的开篇:“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我们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在他人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伸出援助之手,保持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而儒家思想提出的“仁者爱人”,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要怀着一颗尊重和友爱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无论周围环境如何变化,都不可丧失我们善良的本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