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31#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TOP
332#

甲骨文中尚无"仁"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已出现"仁"字。在郭店楚简中,仁的含义已经相当丰富。在《尚书》、《诗经》、《周礼》等汉代以前文献中,仁的含义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爱人、亲人,并能够推之于物。与具体的人事相联系,仁或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美善行为,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意识。爱人、把人当人、将心比心是孔子之仁的最基本规定,是儒之为儒的本质所在,也构成了儒家之仁的底线要求。把"爱人"置于仁的核心,也能够充分彰显出儒家伦理人性化、生命化和他者性的基本倾向与主体气质。
TOP
333#

人之性善,如水之就下,浩荡不可当。孟子说人性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心人生而就有,只不过有的人发现并滋养它,也有的人故意抛弃它,但是不能否认仁心是生而就有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怀着仁慈之心,养育万物,大德者学习天道,养自己的仁义,最终可以与天地参。
TOP
334#

        通行古文献中,《尚书》较早出现了“仁”。
        《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思是我周公具备像你父亲一样的仁德,既有多种多样的才能和技艺,又能够尊奉鬼神、祭祀祖先。这里的“仁”,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
TOP
335#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之心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之所以有的人后来变得很坏,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TOP
336#

通行古文献中,《尚书》较早出现了“仁”。《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思是我周公具备像你父亲一样的仁德,既有多种多样的才能和技艺,又能够尊奉鬼神、祭祀祖先。这里的“仁”,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涉嫌为后人所伪造的《古文尚书》中,论及仁的主要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商书·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商书·太甲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周书·泰誓中》)。其中的仁,或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美善行为,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德性。
《诗经》中也曾提及“仁”。《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赞颂“叔”美好而又具有仁德,俊秀而又有英武之气。《齐风·卢令》云:“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称赏猎人既漂亮而又怀有仁德。这里的“仁”,已与“美”并列,指涉一种既合乎审美标准,又包含好善仁德的行为风格。
TOP
337#

在儒家学派中,孔孟皆倡人性本善,荀子则而不然,他提出“人性本恶”。当今社会虽发展迅速,但仍有许多令人心寒的事情,比如说老人诈骗、拐卖儿童等等,但也有许多令人暖心的事,公交司机在最后一刻踩下刹车救下整车人的生命、跳湖救人等等,这些人在后来被采访中都提到这种行为是出于自己的“本能”,我不能判定别人做坏事是否内心会有愧疚,但我依然相信人本性善,本能即为天性,这个社会依旧是温暖的。
TOP
33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儒家认为,人的仁爱之心来自于天地之心,既秉承天地之间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精神。《周易·复卦》中有“复见天地之心”之说。复卦有一阳爻出现,意味着万物萌生,显透着生生之意。“天地之心”并不是讲天地中有一个实体的“心”,而是讲天地流行变化所显透出来的生命精神,是天地之大德。《周易·系辞》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间存在着“生生”之生命精神,万物才得以化生,造就大千世界。“生生”之精神,赋予万物,内在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生长之推动力量。
TOP
33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其实我更喜欢或者认同荀子的性恶论,额,水平还达不到辩论两种学说优劣的地步,哈哈,只是单方面的认同。
TOP
340#

‘仁’即是‘爱人’;《论语》中孔子谈‘仁’,是从‘孝’中引申而出的,即《学而篇》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悌,即孝弟) - 就是人光有‘孝’还不够,还要对别人如亲兄妹一般。但这并不表示‘孝’比‘仁’更重要、更高明,也不表示‘仁’是本于‘孝’,那是孟子的说法;恰恰相反,如果知道‘孝’是人在‘人道’中顺服‘天道’的朴素表现,那‘仁’便是人超越‘人道’跟随‘天道’的表现;而这个次序只表明,一个人如果连浅显、基本的‘孝’都做不到,哪里还敢奢谈更高的‘仁’呢?
TOP
341#

求仁于善性
        孟子提倡性善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且不论人性之始究竟是善还是恶,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我是赞同的,这是人之为人的本性,恻隐之心是人不同于动物、禽兽的区别。从这一恻隐之心出发以求仁,借朱子之言就是因其情之发,其性可得而见,朱子将仁为性,恻隐为情,即可由恻隐之情发,寻仁端之现。
        当今社会人们不敢扶老人过马路,对危害他人的行为视而不见等。很多人把这些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人性冷漠,在我看来,皆为孟子所说的“自贼”,恻隐、羞恶、是非、辞让之心是为四端,四端为人之所必有之者,有四端而说其不能以仁爱礼智行事,皆为自贼。自贼者皆以已之私欲为先,不知何为之仁爱。
TOP
342#

看一看仁字,我们很容易认为是“人”和“二”的组合,因此可以猜测其描述的是“两个人”。再对“两个人”进行分析,我想可以猜测其两层含义:一是用这个组合文字来描述“两个人”这个事实,以后见到两个人就可以直接写为“仁”。但显然“仁”字后来并没有这种用法。二是描述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进而引申为如何解决两个人在一起的状态下,如何解决这种状态下产生的问题。从后来“仁”字的用法上,确实是在这个方向上发展。
  从可以查证的历史资料中,“仁”字发展为一种德行,并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基本可以“证实”造字者最初的意图——用两个人组成一个字就是为了描述两个人在一起如何相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最初造字者的意图就是用“仁”字来描述道德。当然最初可能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不那么明确,不那么具体,但其意图还是明确的。
TOP
343#

仁与孝是儒学思想中两个互为关联的基本概念,“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文化,其最高的理念是仁,而最有社会实践意义的却是孝(包括悌)。”这实际也是孔子所开创的儒学思想的基本方向。孔子在创立儒学时,一方面通过对仁的创造性发挥,使其成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另一方面将孝作为切实入手处,确立了“行仁自孝悌始”的思想方法,突破了西周以来以宗法孝悌为核心的文化传统。
TOP
344#

孔子认为"仁"者"爱"人,而"爱"人者 必定是敬人者也! 孔子的爱乃"大"爱博"爱",理解,体贴,关怀,和敬重均为爱; 爱国家爱民族爱亲人爱身边的一切; 那爱是广义上的爱(那个年代没有我们现在理解的男女之间的"小爱"或者狭"爱");我爱人人而人人爱我 ..... "仁者"得道者也.得道者多助而失道者寡助;一个"仁"者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他能宽以待人;他能以爱己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他知道自己承担的对人和对社会的道德义务,更明了自己的责任;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约束的自觉的维护."仁"是一个民族文化中的基本点,(如果把论语中的 "仁" 字抽掉那么儒家的学说就将支离破碎了)更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内在驱动力;而人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博爱和大爱都是"仁"者幻化出来的社会行为!!!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而仁者无敌......
TOP
345#

人之初,性本善!仁义礼智信,仁排在第一位,足可以说明它的重要性,可以说事万物之源,人的本性。我觉得仁是内心最纯洁的真实,我们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外界环境慢慢的改变了我们。比如说:以前在我的家乡,有时家里会来讨饭的乞丐,我都会给他一些饭吃,那是只有同情,觉得能帮则帮,可现在在昆明的南屏街,随处可见很多要钱的,由于我们也听说了一些前一秒还是乞丐,转身换套西装就是一个富人,于是我们开始犹豫了犹豫我们会不会被骗。这就是后天环境的对我们的影响,但是人之初,性本善,是毋庸置疑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