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61#

“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当人看到小孩子马上就要掉入井中时,都会产生一种恻隐之心,那么,当看到有老人摔倒在马路上时,人们会因产生恻隐之心去搀扶么?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能否付诸实践却要考虑再三,是什么阻挡了仁义之行的产生呢?是内心的恐惧,是自己行为将带来的后果的未知性阻碍了它的产生。不断有讹人现象产生,使得原本的仁义之人慢慢变得不仁不义。我认为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存仁心,行仁事,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TOP
362#

仁,是发自内心的同情之心。当儿童不慎从高处摔落,人们自发的去帮助这个孩子,不希望他(她)受到伤害,这就是仁。但现在有很多的人利用人们的仁来欺诈,获得不义之财,使更多的人不敢轻易的行“仁”,使得社会的道德水平整体滑坡,使得我国的道德形象受损,这是十分严重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受到帮助,换位思考,我们应该帮助陷入困难之中的人,传播仁,让社会充满仁。
TOP
363#

“天地之大德曰生”中的“生”是作“生成”讲,即道家所讲的“道生万物”之义,而非“生养”之义,所以“仁的来源”第一条“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讲不通,至于朱子所说“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此句中“生”与“物”应合在一起作“生物”讲,与下句“人物”相对。且提出“仁者”概念的孔子本人也未曾说明仁的来源,而是由孟子由“性善”论起,如第二条所讲。望楼主谨言。
TOP
364#

我认为此处的“仁”与老子的“慈”相契合。老子说“慈故能勇”。“慈”是描写母亲的爱,万物源生于道,道对万物有如母亲,无不包容、肯定与珍惜。同理,悟道者对百姓也是一片慈爱之心。孔子说“仁者必有勇”,同样的道理。仁存乎心,有仁爱之心的人必定有善良的本心,必定会处处为他人着想,必定会于危急时刻生出大勇。希望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能长存仁者之心。
TOP
365#

仁的核心概念是爱人。仁爱之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之初,性本善”,我也很赞同孟子的性善论,恻隐、羞恶、恭敬和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这些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人从先天就具备的。善心是人所固有的,性善是人的本性。这样就通过人的心理暗示来提示人们在面对行为选择时趋向于去行善。那既然人心都是向善的,为什么还会有恶呢?这是因为人“渐失其本心”了,受到了外在的环境的影响,对人的善良本性加以摧残,才使得善性逐渐丧失。所以,人们要保持一颗仁爱之心,不仅要在主观上努力,而且,还要观察外在环境对自己的影响,多多反思自己,反观自己的内心。
TOP
366#

“仁”,从其字面上理解就是两个人,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孔子也提出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习染的不同而发生了很大差别。“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的故事可以看出:人的善性是先天所具有的,是人本性所使然,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但是,后天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后天通过教育使这些善的萌芽,成长起来,人的善性就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TOP
367#

“仁“不是本来就有的也不是人们想象出来的,它是来自天地万物的精神,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来自我们善良的本性。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仁者,就是会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与自己有或是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能够悲悯大众。看透了这世间其实大家,都是在受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了很多的遗憾和罪责。既然这样,自己就变得宽容善良,能够平静地宽恕对方的过失,使对方心怀感激。但这样的仁者,自己首先是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暴力或者其他惩罚对方的能力,只是选择了宽恕罢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尊敬。
TOP
368#


仁是包容。包容不同类的思想和主张,包容他人的弱点,包容他人的缺点。尤其要包容差异。因为人格特征,人的质量,并不能量化,不能用某一标准去衡量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并分出高低贵贱,这是不可取的,比如学生等级的区分,尤其是低年级阶段,习惯性区分好学生和坏学生,区分的最普遍,最明显的标准就是成绩好坏。当然这时学生们的思想主张或许还只是处于吸收与学习阶段。只要人的行为或工作合规合矩,甚至有体现仁的主张,那么我们断不能以薪水高低,悠闲劳苦,服务与被服务而看不起任何人。同时也要自尊自重。
TOP
369#

仁是善良。在孔子看来,仁道来自仁心,仁心来自本心本性,发乎真诚,所以,仁的最重要责任是恢复和守护本心本性,也就是王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心是身体的主宰,控着人的视听说,举止,而人心的发动就是意念,意念的自觉灵敏处就是良知。仁心本来自人心,发挥仁心时的所作所为是善的,善行善念本来就是在守护者本心,守护本心也就是在守护仁心。生而为人,仁是根本,善良是根本。
仁是慈爱。恻隐之心是仁,泛爱众也是仁,恻隐之心或许源自本性,但是泛爱众却需要后天情感体验和积累,尤其是爱人及物,推恩及禽兽,民胞物与的情怀,需要情景体会,需要生命感悟。
TOP
370#

在仁的来源问题上,有一种引入“自由意志”概念来解读仁的主张。这样做虽然让仁在西方哲学的考察下有了合理性,但是却使得在仁与人之间有了距离,这段距离或者是自由意志的可能性,或者是仁对人的产生。无论怎样,都是的仁在其人之端的意义上失去了根本上的地位。在儒家哲学中利用“‘人之端’后必存在一个纯碎的‘人’”的“存在者”本体论方法是欠妥的,并没有完全承认仁在人的存在中的根基性作用。
TOP
371#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的来源在作者陈杰思看来有两个,一个是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即天地自身的一种情感偏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孕育万物,本身就是一种德行,也是一种体现价值取向的行为,这就是最原始最本初的仁。一个是人的善良本性,即人天生的情感偏向。“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人生来就有着同情心,这是天生的仁的表现之一。
但是其实这两个来源可以统一于一个,就是土地之仁,“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天地因其造物,人得其成人。在这个层面上,仁就成了世界的本体和本源。当然,天地、万物、人也会在本源的仁上达到统一。
TOP
372#

儒家思想认为人性本善,只要人能坚持本性就能成为一个善良仁爱的人。在我看来,人如果只是坚持本性是不会成为一个善良的人的,人是会学习模仿的动物,在人成长的过程中,会不自主的模仿周围人的行为,这可能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只有去刻意的培养人自身像善的方向发展,才能培育出像天地生养万物而不求回报般的博大胸怀。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仁的开端,但如果不好好的接受教育,这种同情心只会越发的埋藏在内心深处,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同情心的有无或许正是人们区分善恶的标准。
TOP
373#

首句说,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人类从天地那儿学到了仁,可这仁却大多时候只限于同类间,并未好好将仁回馈于天地。虽“天地之大德曰生”,然则人们依然缺乏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狼会救并抚养人类小孩,然而人却不会救幼狼,只会捕杀。
TOP
374#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东方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政治伦理哲学,其突出特点是要求“人”参与社会、关心天下,求得“我”与“他者”的和谐一致。儒学的核心是以“仁”为本,以礼为用,取中庸之道,所以儒学也往往被称为仁学。“仁”是孔子设立的于内修身、于外治国的最高理想。他的终生梦想就是效法周公,把从古代圣王那里学到的仁政政治理想付诸实践。尽管孔子认为自己只是传统的传递者而不是创造者,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孔子批判的继承了周公以来的礼制,在尊崇“礼”的同时,开创性的发掘了“礼”的真正内涵——“仁”,并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人文主义的精神对“仁”做出了比较全面地解释,从而把“仁”提升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这种解释不是决断性的,而是通过在实际生活中,用具体的、平实的、可行的一些道德操守、行为规范、自我约束等可实践性的例子来体现的。孔子从来没有为“仁”作出一个清晰的定义,“仁”是一个包含了爱人惜物、克己复礼、由己力行等多重内涵的立体的概念,“仁”这个一贯之道被孔子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来阐释,被孔子的学生曾参解释为“忠恕”之道。
TOP
375#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认为,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孟子提倡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天性是善良的,是符合仁者爱人的标准的,但是为什么长大成人之后,反而没有小孩子的同情心了呢?希望我们不要为世俗裹挟,不要在喧嚣中迷失了本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