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718192021222324»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301#

仁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仁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本。所谓“仁爱”,大概可以概括为这几方面的内容,孝悌为先、尊父母、敬兄长、推己及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TOP
302#

  我认为仁的思想虽然发源于周易,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政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于他的不同弟子问仁有着截然不同的回答,总而言之是要做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能行五者于天下,恭、宽、信、敏、惠。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孔子也论述了仁之易求,“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朱子集注云,“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其远哉?”此处也引孟子‘求放心’之说以为解。因而孔子认为 仁、它的实现在于自身的反应,
仁与君子 士人的立身也是密不可分的。曾子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而仁的思想与中华文化传统的道德标准是吻合的,私以为也成为了中国人性下文化作品创作的精神滥觞。
TOP
303#

人之所以有仁心是因为人被天地所生养,因此也兼具了仁心。仁心是先天的存在于人的心中的,是先验的。而人的仁心虽然天然的存在人的心中,但它是需要人自己去发觉的。我们通过经验世界的现象,就可以发觉人自身的仁心,这有点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论。而人们发觉人心的开端,就是同情心。当人们看到某种值得同情的现象时,就会自然的萌发出那种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不是来源于功利,而是从内心自然萌发的。因为这种仁心天然的潜藏在人的心中,碰到值得同情的现象便被激活,然后一步步的彻底发现自己的仁心。
TOP
304#

人生最大的美德就是宽容。最广的是天,最宽的是海,如果我们也能如天空、海洋那样的宽容一切,相信最美德一定是人的心灵。
TOP
305#

我们都在不断的提倡乐于奉献精神,学习雷峰精神。我们也在签过自己的潇洒的大名。可是,我们又具体的做了什么呢?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为自己找想。二十一世纪的人啊,我们是怎样的在学习前人的精神啊?难道这样的精神就是“仁”的来源吗?
TOP
306#

    人来源于自然生养万物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想到最与之接近的父母之爱。这种爱真的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当然不包括少数丧失了人性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并让我们健康的长大,这份恩情大到无法偿还。
    上面恻隐之心的例子确实很好的体现人本身所存在的一种善心。大概是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所以看到孩子掉入井中会感同身受。出于这种感觉,人会对婴幼儿时期的人多加呵护照料,可能是在小家伙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了吧。
TOP
307#

     孟子说:人性本善。荀子说:人性本恶。我更倾向于“性恶论”。人刚出生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利己主义。 “分享”、“助人”等等这种善的品质是社会需要的。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会自觉的进入群体,道德规范是父母长辈一定会教,如果一个还不懂事的小孩能把他喜欢的东西给你,那真的是很喜欢你了。如果说人的本性是“恶”,那么我相信人的天性是善的。听到悲惨的事人总是会有一些同情之心,这种同情将人之间的关系拉近了。
TOP
308#

“爱人”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己及人”,要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TOP
309#

天地间最伟大的品德是生养万物,而“仁”则是生养万物的心。这种品德体现在人的身上时就是去爱护他人,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要去积极地帮助他,他获得成功时也要为他感到开心,这就是“仁”的体现。在他人遇到灾难时,你往往会有恻隐之心,这也是“仁”的体现。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仁”正是人性最根本的体现。
TOP
310#

小学学习三字经时我们就知道:人之初,性本善。这不仅告诉我们天地万物之始,人类万物之间并不存在利益关联,但人们仍然会善意的去为这个世界、环境、以及周围的人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即使我们年龄在成长,社会在进步,环境在改变,我们都应该本着自己的初心,以仁善之心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当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以仁心对待亲人、朋友,我们的收获总会比付出多很多。
TOP
311#

同情之心,是仁的来源,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而人的恻隐之心,我想是一是来自于人本身对生命的厚重的敬畏之感,二是人会将事物反射在自己身上,同理心会带来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所以仁总让人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感性力量,但其也有理性的因素存在。这种理性力量就表现在对于天地万物间秩序的尊重,对于生命平等的守护等等,这种理性便是取自于天地自然对于万物的态度,这也是世间万物和谐相处多年的缄默的法则。
TOP
312#

人之初,性本善。那 仁之初,性本善吗? “现在有人突然看见孩子即将掉入水井中,都产生了惊恐、同情的心理。” 难道不是因为联想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才产生恐惧吗?我不知道讨论人最初是善还是恶的意义是什么。现在没有完全是善和完全是恶的人,善恶的分界很难划出,人都有善有恶,谁敢说自己没有过恶念,没做过恶事。人向善是个好追求,但也不能苛求每个人都做到完美的善。
TOP
313#

人之初,性本善。 我相信“性善论”,我相信人生来是对世界充满了善意和希望,就如同一张白纸。只不过在尘世中种种不同的经历中才会染上种种不同的颜色,或是还能保持本真的善良,或者一念成恶。我希望在复杂的社会里的每一个我们都能够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也希望世界温柔以待。
TOP
314#




  古语“仁”字的最初出现,虽一直难以深究,但其意义生成与观念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头在左,或在右。但从现有的甲骨文残片里,人们还没有找到“仁”字的存在,尽管已经发现了儒字与需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为吏之道》、《法律答问》篇中,仁字的左边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即,颇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左上开口的尸字。而右边则是一个“=”字形符号,可能是一个重文标记。章太炎在《检语》中指出:“古彝器,‘人’有作‘仌’者,重‘人’为‘仌’,以小画‘=’代重文,则为仁,明其非两字矣!”按照他的理解,“人与仁、夷,古只一字”,“古之言人、仁、夷同旨”,甚至是“通其源流正变言之,则人、儿、夷、仌、仁、六字,于古特一字、一言,及文教日进,而音义分别为四、五”。
通行古文献中,《尚书》较早出现了“仁”。《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思是我周公具备像你父亲一样的仁德,既有多种多样的才能和技艺,又能够尊奉鬼神、祭祀祖先。这里的“仁”,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涉嫌为后人所伪造的《古文尚书》中,论及仁的主要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商书·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商书·太甲下》);“虽有周亲,不如仁人”(《周书·泰誓中》)。其中的仁,或指一种能够见之于外的美善行为,或指一种深藏于内心的良好德性。


  《诗经》中也曾提及“仁”。《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赞颂“叔”美好而又具有仁德,俊秀而又有英武之气。《齐风·卢令》云:“卢令令,其人美且仁”,称赏猎人既漂亮而又怀有仁德。这里的“仁”,已与“美”并列,指涉一种既合乎审美标准,又包含好善仁德的行为风格。
TOP
315#

"仁”这一道德条目,是由孔子和孟子等人在继承和发展尧舜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等人的亲亲,爱亲,爱人,仁民,敬德保民,忠厚等仁爱的思想基础上,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概括提升出阿里的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标准,是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孟子等思想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