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617181920212223»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286#

“义”与“仁”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仁”是“义”的内隐,“义”则是“仁”的外显。在古代,“义”还常常与“利”相对而言。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认为,在“生”和 “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而取义。”
TOP
287#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TOP
288#

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上面的羊,有两种解释:持戈的武士,也可以是我的意思。源字的意思就是:为了公平(或信仰)而战斗,对个人则是我为公平(或信仰)而战斗。
TOP
289#

孔儒学派产生之后,便打出了仁的旗帜。仁的观念,最先可能并不由儒所提出,却为儒所吸纳、改造与推扬。儒家看中仁、选择仁,又并不完全出于偶然,而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与复杂的社会背景。仁是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与中枢。所以,理解儒家的观念,践行儒家的教义,一定要首先弄懂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关。只有理解了仁的历史起源和最初意义,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儒家特别强调必须宽待他人、厚爱他人,进而能够把天地万物都视为与自己具有同样情感意志、可与对话和交流的对象。
TOP
290#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根据礼记中所说,上下相亲谓之仁。仁便是代表了一个人身上高贵善良的部分,这份善良是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没有仁,人和动物有什么两样,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应该尽量做到仁爱待人,以‘仁’为本。同时仁也是指天地万物养育了我们的恩德,所以我们要感恩,不仅是养育我们的世界,还有来自我们身边的人的‘仁’
TOP
291#

仁者,就是会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对待与自己有或是没有利益冲突的人,能够悲悯大众。看透了这世间其实大家,都是在受罪,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背负了很多的遗憾和罪责。既然这样,自己就变得宽容善良,能够平静地宽恕对方的过失,使对方心怀感激。但这样的仁者,自己首先是一个很有能力和魄力的人,他们并不是没有暴力或者其他惩罚对方的能力,只是选择了宽恕罢了,这样才能获得对方的感激和尊敬。
仁者,首先会是一个正直的,做任何事情都以自己的良知为参照的人,这样的人,就能够做出更多的利他的事情,所以会受人尊敬。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最大多数的人,都是能分辨善恶的,内心都蕴涵了趋利逼害,和向往光明正义的本性。这就是人类几千万年来得以延续的原因。而仁者他们的所做所为都是趋向光明和正义的。所以大多数的人们都会不自觉地臣服于这样的仁者,所以仁者就无敌了。
TOP
292#

仁,涵摄众德,众德都是仁的表现,它是圆满人格的体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儒家思想精华——“仁、义、礼、智、信”。“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关于“仁”,最早出自《尚书》。《尚书》中说:“克宽克仁,彰信兆民”,意思是说当年商汤用宽恕仁爱之德,明信于天下的百姓。“仁”最早的涵义是“亲人”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亲,仁也”,又说:“仁,亲也”。这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氏族亲人之间要“亲爱”,这种“仁爱”之情,仅仅局限于家族亲属之间。
TOP
293#

谈到仁的来源,还得提到关于人性本善,还是恶的问题,人天性善良,那么他的为仁之心处处都能体现。在儒家代表里,孟子认为仁来自于人的天然善良本性,主张恻隐之心生来有之。仁,当然不是只是说人的同情心,仁德的概念包含了众多的含义。仁德没有具体的标准,仁的来源也没有明确解释。就部分的内涵来说,我们人类在起源之时可能就带来了。但是,我个人还是看好后期的培养,因为一个人也许开始没有为仁的意识,但可能会经过正确的教导,变成一个仁义的人,也有人在社会环境中,被一些负面的因素腐蚀了,本性善良的人也会走上歧途,成为一个被社会道德谴责的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是逐渐走向成熟的,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是越来越全面的,何时去实行仁义,如何去实行仁义,能否实行仁义,都是值得思量的。我们先拥有一颗仁义的心,那么我们接着还需要有一颗懂得正确行使仁义的头脑,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追寻。
TOP
294#

孔子主张“性善说”,“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在讲人生来就是善的,对此,我想表达一下我的观点。我一直比较相信荀子的“性恶说”,但我也并不是觉得人生来是有多坏,我只是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我认为人的天性就是自私,不管做什么,人总是第一个想到自己,很小的小孩子,就知道捍卫自己的玩具,不让别人碰,这不是天性的自私吗,更不用说大人了。诚然,社会上做善事的人很多,那是自身修养的结果,人生的经历让他们克服了自私的本性,他们是伟大无私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很多做善事的人也都多少带有为自己赢得名誉,或是让自己更加舒心的目的。人确实天生有同情心,但同情之后,我们是不是也会有马上联系到自己,希望自己不要这样的想法呢。当然,天性自私并不是说我们人有多坏,通过教育,特别通过自身加强修养,我们也会渐渐克服自己的本性,达到“仁”的境界,社会上博爱之人不是也数“”不胜数吗。所以,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爱,克服自己的本性,做一个“爱人”之人。
TOP
295#

        仁来源于人善良的天性。“仁者爱人”,真正有仁爱之心的人会给予周围的人以仁厚与温存。他们会以一颗温厚之心善待身边的人。
    拥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对处境穷困之人的遭遇置之不理甚至是恶语相向。相反,他们会伸出援手,给予帮助;拥有一颗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对在某一方面稍逊于他的人颐指气使或指手画脚。相反,他们会谦逊有礼,谨言慎行。
TOP
296#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心怀仁爱又有何忧,孔子强调以仁爱治国,君主要常怀仁爱之心 .......
一生中能够求仁得仁者,何其有幸
惟愿常怀仁爱之心,以吾心换你心。
TOP
297#

仁,我想很多人都能明白也都能体会,但是在很多的时候被一些其他的东西蒙蔽了自己,触动了却没有实际的行动,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勇敢地站出来。
TOP
298#

《周易▪系辞》下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所得以为心。”这让我想到天人关系。不管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西方近代科学都告诉我们,地球上最初是没有人类的,大自然以包容万物的态度养育众生,人也在其中;而人是在“仁心”中长大的,所以人必怀有“仁心”。而我理解的“仁心”,就是感恩之心。感恩之心听起来小,实践却不易,只做到其中一个方面也会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很多。就从天人关系的角度说,土地提供给我们粮食,供我们长大;以感恩的心,我们若报之以片刻的休息时间,那么它会不会不那么累,也更肥沃?河流供我们吃、用,那污水净化之后再排放,它会不会不那么脏,那么臭?空气供我们呼吸,那用清洁能源是不是对它更好的回报?以感恩的心态报之以外物,我们吃的粮食、喝的水、呼吸的空气会不会变得更好?若以这种心态报之以他人,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会不会少一点?报之以自己呢?我们的心态会不会更平和、更豁达?所以,以感恩之心对待一切,看似是“仁”的一个小的方面,却能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己的一些终极问题。
TOP
299#

“仁”即仁爱之心,仁慈之心,是人向善的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基于这两种观点的出发点不同,由此仁的来源也不尽相同。从性本善的角度出来,人来源于内心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是根源于内心深处,人会行恶只是来源于的影响。环境可以感召人内心遮蔽的仁爱之心,同时,环境也可以蒙蔽人们的仁爱之心,这同时也说明仁的可教与可引导性。性本恶则认为仁爱之心不是来自于内心,而更多的运用在政治管理上的政策与手段,将仁的观念融入礼法的实行中,仁不是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仁变成了手段。
TOP
300#

关于仁的来源,我不同意第一种观点,即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理由很简单:这种观点太片面性,只看到了天地生养万物,却没有看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生养万物同时也消灭万物,万物都是生生死死,无所谓仁与不仁,而硬要抓住片面性再加上主观的意见,自然是漏洞百出。关于第二种仁的来源,我是比较赞同的,即一般人都有恻隐即同情之心。但是人之为仁,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明显的证据是生活中有很多的犯罪作恶的人;因此,仁爱这种人的善良天性,必须通过后天教育的提升和后天环境的保养,才能维持和更加显露。也可以说,仁心人有,但是人心无常。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