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271#

       仁爱影响了无数代的中华儿女,其观念甚至在大家的心中根深蒂固得存在着。既然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又曾经被无数的文人士大夫选择作为生活的使命,以仁为己任,那它肯定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岁月的洗涤,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实践它,而不是因为其中的一些瑕疵而放弃整个更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要纵观全局,不可在一处判断其正确或者错误。
最后编辑莫知之 最后编辑于 2015-06-21 18:48:57
TOP
272#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仁是与天地万物都有关的。正如所有的经典并非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一样,它存在于自然之间,处于天地万物之中,是经历无数代人,结合许多经验而成的,这不是凭空的理论,就像是一个溶洞,是经过了长年累月,由一滴一滴的水结晶而成。每一部经典都有其独特之处,有的可能花了作者半生的坎坷经历,有的可能集结数人的经验,有的甚至是让多代人将生命付给了岁月。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轻视任何一部流传至今的经典著作,因为它们都通过了岁月的测验,我们要敬重它们并珍惜它们。
        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代的进步而更进,这样才不会显得人们在固守成规,而是在与时俱进。但是,无论是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还是爱天地万物,都是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仁爱影响了无数代的中华儿女,其观念甚至在大家的心中根深蒂固得存在着。既然它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又曾经被无数的文人士大夫选择作为生活的使命,以仁为己任,那它肯定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和岁月的洗涤,所以我们更应该去实践它,尊重人类的良知,做有原则的人。
TOP
273#

天地生养万物。宽广无垠的天地,故而万物皆为本性的善良,仁则是纯净本性中的善良之属。小时候期盼长大,可以做很多不能现在不能做的事;长大了却想回到童年,因为那时的无忧无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经历的增多,本性也不再那么纯净,“仁”也渐渐被遮盖了一角,但是,即使是最凶残的杀手,也有最疼爱的家人,所以,善良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仁爱之性是任何人都摒弃不了的。
TOP
274#

人之初,性本善。仁是一种天性,更是一种自然。给没有保障的孤寡老人们送去关爱是仁,公交车上的让座也是仁,热心帮助别人更是仁。仁,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从小事入手,需要的是我们能够真的把仁散播于社会。
TOP
275#

“仁”是先秦最重要的哲学观念。“仁”在血缘群体中体现为“孝悌”,在超血缘群体中体现为“忠恕”。“仁”所具有的对偶式思维模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实践活动施以巨大影响,成为推动古代政治法律制度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杠杆.
TOP
276#

孟子“性本善”之说,其中的善,我个人的理解是指人有趋善的天性,而非人本源的善质。这个和基督教中的“恶”有别。但是,我也不完全认同孟子性善之说。你看,人学坏的时候,往往我们爱用“堕落”来形容,那是直线下坠的一种痛快;而当要学好的时候,我们又经常会用“努力”“奋发向上”之类的词语,这个费劲。由此可见,人性不单有趋善的本能,趋恶也力量也是相当可怖的,可能更符合人之天性,我个人把这种下坠力量理解为罪,这也跟基督教的原罪是相通的。
TOP
277#

“仁”来自于认得天然善良的本性,就像孟子所说的,人生来就是善良的,但是如果不经过后天的培育,这种善良之心也可能会随着社会一些不好的风气而随之湮没。
TOP
278#

    天地之性,人为贵。“天地之大德曰生”,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尊重生命的意识。天地具有好生之德,而反映在人心上,便是把生命看作天地的恩赐,服从自身的善良天性。除了天地,谁又有资格对生灵滥行生杀之权呢?
    孔子认定“仁者爱人”。他家的马厩着火,他问人而不问马,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他“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诅咒,由孟子作出了解释,那就是“为其象人而用之”——模拟人的偶像尚不能用,那杀人为殉这样残忍的行为,就更是十恶不赦了。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的秦穆公以子车氏三良为殉,诗人为此写下了恐惧、激愤又惋惜的《秦风·黄鸟》一篇,把残害生灵的恶行牢牢钉在了历史上。
     “春秋无义战”。在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谈评判战争正义与否的标准,但古往今来,只要发生战乱,免不了妻离子散,生灵涂炭,累及多少无辜的生命。而我们的文化,对战争是持否定态度的。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故不美。若美之,是乐杀人。夫乐杀者,不可得意于天下。”即使打了胜仗,也要以“哀礼”处之。
    此外,孟子还曾施展他的论辩之术,指出不光兵刃能杀人,苛政亦可“猛于虎”,来让梁惠王说出这些惊天动地的真理来。“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用政策,包括刑法来杀人,与以棍棒、刀剑杀人无异,为政者不可不慎。或以求大局之稳固为说,然则亦如孟子所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天下易得,人心难求;杀戮不辜,最是失人;失人心者,天下亦不能久,嬴秦是也。
     因此,培养起一颗仁爱之心,需要我们感怀天地好生之德,尊重爱惜生命;更难得统治者能够厚生爱民,施养民之政,行生民之策,使得大千世界更加友善和谐。
TOP
279#

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的确有一部分来源于人的本心。然而近朱者,近墨者黑,后天的环境对人的仁爱本心亦有影响。后天对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只有全面做好家庭和学校教育,改良社会风气,做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人与人相互学习、监督,教学相长,才能真正培育公民的仁爱之心。
TOP
280#

要以仁为本,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

简单是因为人类早已进化到天生有仁性,难是因为在这利来利往的繁杂社会充满了诱惑,想要坚持本心矢志不渝,需要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持续的情操修养
TOP
281#

仁爱既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首要价值,也是中华文化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格理想。仁爱之士具有一种伟大的担当精神。中华民族就是在这种大爱大德精神中成长、繁荣、生生不息。
TOP
282#

我比较信奉“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觉得后天的道德教化同样必不可少,没有道德教化作为指引再好的先天之德也会被污染,毕竟能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的永远只在少数,所以仁既存于本心也源于道德教化。
TOP
283#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最高的道德准则,更是一种人生境界。那么“仁”的来源是什么呢?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在孟子看来,作为“人”的最基本的规定性就在于人生来就具有天赋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即仁义礼智四端,也可称为“善端”或者“善心”。这里,孟子一方面肯定了“人性本善”,另一方面也解释“仁”的来源,即“恻隐之心”。同情怜悯的心,是本心中的仁的萌芽。我很赞成孟子的这一说法,正所谓“二人成仁”,“仁”应该是基于两个人的感情产生的。,而不是一个单立人状态下的自我状态。而这种感情是爱、是同情,爱自己的同时也爱着别人,这样的爱才不会枯干。把别人也想象成自己一样,感同身受。我想这大概就是“仁”的开端吧。
TOP
284#

古语“仁”字的最开始出现我们很难弄清楚,但是仁的意义生成与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现在我们就这个字来看的话,会发现“仁”可以拆成“人、二”,意思是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需要我们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这样就是孔子所说的仁爱。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三代表天、人、地三才。仁即为从,要遵循天地的发展规律,即要化掉人心,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之心,这也是个人自我提升之道。我想孔子之所以把仁作为自己的思想核心一定也是因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换句话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孔子生活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希望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于是孔子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了解到的仁爱思想。我们不仅要了解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用它来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仁可能就在我们每一个小小的行动中。
TOP
285#

仁者,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朱子语类》卷九十
译:仁,是天地生养万物的心,人和物得到这种仁,以这种仁作为自己的心。
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仁之一字,包含了天地万物的灵气,是一种初始的“元”,是一种本源的东西,存在于我们的骨血之中,伴随着我们生命,有的人失去了仁心,是因为在生活的过程中被险恶的事物所迷惑,在漫漫的人世间被浑浊所污染,让这颗“心”蒙尘。有的人依旧保持着那份初心——“仁”,是因为坚守着那样一份信念,不被乱花所迷惑。在漫漫人生路中行走,重要的就是保持好那一份“仁心”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