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256#

      人之初,其实更像是一张白纸,无所谓本善还是本恶。人的善恶之分是后天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结果,自幼生长在善良的环境中自然不会心生邪念,而自幼与奸佞邪恶之徒为伍又怎么能够期望其心存一丝善念。所以仁必定源于成过程中的点滴积累,我相信没有人是天生仁者,都是后天慢慢形成的仁善之心。
TOP
25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楼主说任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古语有“任,性之方也,性或生之”。
这句话大意是任与人之为人的性体,本真是一回事。
又有“人之初,性本善“。
《三字经》
大意是说人生下来本性是善良的。
又有“人,则为任”。
大意是人之生则可以为任。
由此可以看出,任,的确是人的天然的善良的本性。
TOP
258#

论语中的"仁"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TOP
259#

仁是儒学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字,它在不同的范畴里有不同的含义。在对孔子的仁与礼的关系上,从仁的方面来说,仁是内在的道德自觉,礼是外在的道德规范;仁以礼为准则,礼以仁为根据,两者互相规定,互相补充。但这并不是说两者的地位就是完全平等的,孔子有些时候会更重视对于仁的培植,以不断给礼注一种内在的新精神、新生命。他曾说过:“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说人要是不讲求仁了,那还要礼干什么呢。所以我认为仁很重要也是本性。
TOP
260#

仁的来源

回复 2楼wd8807140624的帖子

孔子“仁”的观念,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其概念范畴包含道德伦理,讲“爱”、政治伦理,讲“礼”、哲学论理,讲“道”。其精神深深地影响并主导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为中华文明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史做出伟大的贡献。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观念发生了重大变革。“周礼”受到冲击,子杀父,臣弑君,等“僭越”之事时有发生,人们希望恢复以“周礼”为准则的社会秩序。孔子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古代经典中有关仁的用法,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理伦学说,[①] 不仅重新用人本主义精神解释了仁,而且把仁提升为最高的理想。古代传统把天与人,祖先与后代、圣人与普通人统一起来的基本倾向与基本精神都被孔子纳入到了仁这个基本概念中,这样,仁就成了一个既能表现人类优良美德又能表现超越原则的包含性概念。仁的儒家起源可追溯到儒家传统经典的早期部分。仁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在某些场合“仁”被写成是与仁有相同发音的“人”。在《诗经》中的一些公认为是后人添增的诗和前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仁”这一概念。到了春秋时代的早期,仁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道德与宗教概念;而到了人们诠注《春秋》的时候,仁无疑已成为一个大家普遍使用的概念了。在这些著作中,仁的含义既指某种特殊的道德品质,也指若干美德,尤其是那些与爱人、助人以及对父母行孝等等有关的美德。仁的概念在春秋时代早期发展成为一个重要术语,为后来的儒家传统所理解的仁准备了条件。[②]
总之孔子的“仁”观念一般理解为道德范畴,讲“爱”;政治范畴,讲“礼”;哲学范畴,讲“道”。
TOP
261#

回复 258楼王晓乐的帖子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塍》“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内容包涵甚广,其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且、互爱的意思。孔子认为“克已复礼为仁”,依靠主观道德修养,克服不符合礼的行为,使视、听、言、动都合于礼这就体现了仁。说明仁与礼合为一体,从血缘关系上讲,孝悌为仁之本。孔子要求人们“入则孝,出则悌”(《论语·学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把孝悌的原则推而广之,运用于国家社稷就是忠君爱国。孔子说“孝慈则忠”(《论语·为政》)孝与忠是统一的。仁的内容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思想。孔子指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即自己要示立于世。也帮助别人立于世,自己要求提高,也帮助别人提高。并主和推己及人,我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我,我也不要这样对待别人。
归结起来孔子有关于“仁”的道德规范有四条:一是“仁者爱人”,是仁的核心与原则;二是“克己复礼为仁”,是仁的手段和目的;三是“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是仁的根本和途径;四是:“忠怒之道”是仁的实践和方法。
TOP
262#

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最初时候,是充满爱心的,我觉得这就是仁的来源。但是由于后天不同环境的不同影响。可能会发生改变,但也有可能保持初心。不管我们是否改变,其实仁爱就在我们心中,只要我们想去爱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仁者。
TOP
263#

就我的理解,自然先于人类存在,因此人类的发展得益于自然。自然给人们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且任人索取不求回报。而当人类意识到这一点时,便有了感恩之心,感恩自然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其他一切,因此这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发掘了人类品质中潜在的“仁”。而正是人们能够主动地意识到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因此可以说人们的心灵是有感知的、善良的,所以说仁来源于人的天然意识,即善良的本性。
TOP
264#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死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春秋时,仁往往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但是,孔子以前,仁并未受到特别的重视,只有到了孔子这里,仁才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丰富的内涵。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衰道微,这就成为了孔子“仁”的思想得到认同的现实基础。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 这话非常正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全新意义上的仁,完全是孔子动心忍性、敏求善思,自家体贴出来的,是孔子述中所作。
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又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儒家文化及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这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借助于仁,中国传统文化顺利地实现了由上古向中古的转折;借助于仁,孔子之前数千年和孔子之后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得以沟通连接,而没有中绝断裂。
TOP
265#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TOP
266#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TOP
267#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TOP
26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确实如此
TOP
269#

《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仁从内在来讲是指人们内心的心理意识;从外在讲是指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基本准则。而在中国漫长的思想史和哲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倾向便是认为“仁”是人生来便具有的德性,人生来具有的这种德性和外在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不过是“仁”的两个方面,其内在本质是统一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以为人生来便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心,其中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是“仁”的开始,即“仁”是发端于人的本性,是生而具有的德性。
TOP
270#

所谓“天地之大德”,用夫子的话来说,就是“天命”。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上天赋予的使命,像天地一样孕育万物、万化流行的生生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五四”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短短几句话,既高屋建瓴地概括了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又蕴含了中华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万众“抱一”的价值期待。总书记所说的“大德”其实也是一种于国于家于民而为人的使命与责任。仁,就来源于这种使命,并听从于这种使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