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241#

              仁,来源于孔子。孔子以为,在全社会提倡一种仁爱的意识最为迫切,对诸侯灌输仁德理念,让他们施行仁爱之政,最能够拯救生民于水火。于是,孔子要求人们,特别是那些掌控生杀大权的统治者应该泛爱众,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而主张把人当人,保持一种人道关怀的心情,特别要善待下人,对待贱民应该以博爱、宽厚为怀。好的君王经过较长时期的治国理民之后,能够有效制服残暴势力,使其不再为恶多端,教化百姓人民,关爱生命,可以基本不需要使用刑杀手段。如今,仁已深入到千家万户,只有理解了仁的历史起源和最初意义,才能够理解为什么儒家特别强调必须宽待他人、厚爱他人,进而能够把天地万物都视为与自己具有同样情感意志、可与对话和交流的对象。
TOP
242#

“仁”是先秦最重要的哲学观念。从人从二的“仁”字,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是甲骨文无“仁”字。其中,最具关键性的意见是认为“仁”字形右侧之“二”实为“卜兆次数”。但根据卜辞序数刻写的规律和习惯,此说是值得商榷的。金文中的“仁”字,见于西周晚期的《夷伯夷簋器铭》、春秋早期的《鲁伯俞父簋铭》、战国时期的中山王墓铜器铭文,其结构形态可谓一脉相传。“仁”源于东夷风俗。“仁”的本质特征是“相人耦”(人相偶)即人与人相互对应匹配。周人在殷人“相人耦”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德”的观念。孔子则将“人相偶”提升为“人己和”的新道德。自此“仁”升华为君子必备的优秀品质和美好社会的理想。“仁”在血缘群体中体现为“孝悌”,在超血缘群体中体现为“忠恕”。“仁”所具有的对偶式思维模式,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法律实践活动施以巨大影响,成为推动古代政治法律制度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杠杆。
TOP
243#

人之初,性本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任何一个人做坏事都有他的理由,我们不能一味的用批判地眼光去看待他。试着多去了解,去宽容,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居多的。
TOP
244#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使然,人本善良,我们要保持这种品质。
TOP
245#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善良本性,这句话我是赞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我的内心不再像儿时那般纯洁清透了,想法也变得复杂了。但我们应该依旧保持那颗赤子之心,这样对于我们的身心都有好处。
TOP
246#

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仁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受外力而改变。
TOP
247#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早在孔子之前已经有关于“仁”的观念,但是孔子对“仁”的重视和阐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我赞成“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TOP
248#

仁来源与对他人境遇不幸的同情,或者说,仁就是他人苦难在自己心灵造成的不安和一种想要帮助的心。
TOP
249#

    人之初,性本善。仁来自于万物。因此我们要想保持住我们的仁,我们的善。就不能被尘世所污染。我们要洁身自好,勇敢与恶势力相斗争。所谓“仁”,就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善良之心。我爱人人,人人才能爱我。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仁爱之心。将孔子的“仁”的思想发扬光大。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要时刻相信我们能够用善良去改变世界。这样整个世界就是充满仁爱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是充满爱的。所以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于我们的人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TOP
250#

孟子一书有云,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古人见到有小孩掉入井中,存有同情之心,并不是因为是和那个孩子的父母有什么交情,而是单纯的出于自己的恻隐之心。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交通事故不是上前帮忙而是纷纷拿出手机拍摄,11年有一个事件引发国人深思,广东佛山两岁女童被车撞倒碾压,18名路人目击,平静而冷血,无人实施任何救援举动,直到一位拾荒阿姨将孩子救起。现在人的仁心在哪里呢?岂不是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车轮之下,怵惕恻隐之心何在?愿大家都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待周围的人。
TOP
251#


rén
【名】
(会意。从人,从二。右边的二是重文。本义:博爱,人与人相互亲爱)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benevolence〗
仁,亲也。——《说文》
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
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
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诗·郑风·叔于田》
又如:仁人(有仁德的人);仁术(施行仁道、仁政的方法);仁宇(在仁德的覆蔽之下);仁瑞(仁德的瑞兆);仁朴(仁爱朴实);仁笃(仁爱笃厚);仁诲(仁爱的教诲);仁鄙(仁爱与鄙薄)
有德者之称〖thebenevolent〗
旧指有仁德的人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又如:仁人网(传说商汤曾让猎人网开三面。指给予一条生路);仁者(有德行的人);仁里(仁者住地);仁士(仁人。有德行的人)
指事物中有恩于万物生育者,古代常与五行等相配
养之,长之,假之,仁也。——《礼记》
完美的道德〖perfectvirtue〗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仁政〖benevolentgovernment〗
以德行仁者王。——《孟子》
恩惠〖kindness〗
则民与子仁。——《论语》。皇疏:“恩也。”
厚泽深仁,遂有天下。——鲁迅《伪自由书》
同情,怜悯〖pity〗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柳宗元《天说》
种子外皮内的部分——常指可以食用的种子和坚果、核果及类似果实的内果皮里边的部分。字本作“人”,明代后改作“仁”〖kernel〗。如:核桃仁
类似果仁的东西〖somethingresemblingakerneloffruit〗。如:瓜子仁
人〖man(pl.men)〗
仁者,人也。——《礼记·中庸》。注:“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
仁者,人也。——《孟子·尽心下》
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论语·雍也》
古县名〖Ren〗
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史记·春申君列传》
水名〖RenRiver〗
乌江,府东七十里;源出水西蛮界,绕府南与湘、洪、仁三江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等于8尺(一说7尺,也有说5.6尺或4尺的)的中国古代长度单位。通“仞”〖ren〗
九成之台,作于羸土,百仁之高,台(始)于足下。——《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
TOP
252#

人之初,性本善!这就说明了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具有“仁”的。
人类既然诞生在这个大地上,作为宇宙中特殊的一员,人类既然有了思想和情感和精神,就有了“仁”,国家的发展壮大,则是人民生活的保障。而人民则是具有“仁”能够很好的生活下来,所以“仁爱”却是人之所以生存下去的动力。
其它动物可以没有“仁爱”而孑然一身,独自浪迹天涯;如果人没有“仁爱”,那就痛苦万分了,也就活不下去了。换句话说,人类为了求得饮食而必须劳动,因此可以说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但事实上人类却是因为“仁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仁爱”,就是人类社会之所以发展的规律,遵循仁爱的规律,人就能得到幸福与快乐,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一生也就是痛苦的了。
TOP
253#

仁来源于天地万物,来源于自然,现在也来源于我们社会,如果我们信仰的仁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一点点下降的话,这也会影响到社会其他人对仁的信仰下降,所以,只有我们爱人,人才会爱我们,我们信仁,社会才有仁。
TOP
254#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仁便是代表了一个人身上高贵善良的部分,这份善良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三字经里说的,人之初,性本善;同时仁也是指天地万物养育了我们的恩德,就像父母般不求回报的给予与哺育。
TOP
255#

        关于“仁”的来源,有人说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即“天地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朱子语类》卷九十五),也有人说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即“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然而,若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来说,古语“仁”字的最初出现,虽一直难以深究,但其意义生成与观念发展却已有漫长的历史。甲骨文中的“人”字,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头在左,或在右[1](P133)。但从现有的甲骨文残片里,人们还没有找到“仁”字的存在,尽管已经发现了儒字与需字。《睡虎地秦墓竹简》之《为吏之道》、《法律答问》篇中,仁字的左边是一个站立着的侧面人形,即,颇类似于现代汉语中左上开口的尸字。而右边则是一个“=”字形符号,可能是一个重文标记。章太炎在《检语》中指出:“古彝器,‘人’有作‘仌’者,重‘人’为‘仌’,以小画‘=’代重文,则为仁,明其非两字矣!”按照他的理解,“人与仁、夷,古只一字”,“古之言人、仁、夷同旨”,甚至是“通其源流正变言之,则人、儿、夷、仌、仁、六字,于古特一字、一言,及文教日进,而音义分别为四、五”。
        论其原因则主要在于,首先,“夷与仁,声训体通,脂真之转,字得互借。”从声、训、旨意方面看,夷与仁原本可以相通、互借,字形虽异,但使用时却没必要细分。其次,“盖种类之辨,夷字从大,而为人。自禹别九土,始以夏为中国之称,制字从页、臼、反,以肖其形。自禹而上,夷、夏并曰人耳。夷俗仁,故就其称为人,以就人声,而命德曰仁。仁即‘人’字。自名家言之,人者为实,仁则为德,而简朴之世未能理也。”[2](P493、492)夷、仁、人的字义通贯,渗透着政治、社会的嬗变,文字和语言本身即是历史生成之物。
        在郭店楚简中的一万三千多个汉字中,仅仁字就达七十见。这些仁字既出现在道家文献中,也出现在儒家文献中,而且,无论其上下文意义如何,也无论出自哪个抄写者之手,皆上下结构,从身、从心,无一例外。而仁的含义则表现得相当丰富,第一,“人则为仁”[3](P131),直接将人规定为仁,仁属于人,人之生则可以为仁。第二,“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2](P90),仁与人之为人的性体、本真是一回事。第三,“知而安之,仁也”,认识人自身而能够理解并主动确立起自己的德性人格,便可以称为仁。第四,“仁为可亲也”,“仁,厚之”,仁的第一特点就是可亲近性,行仁之人都具有可爱、可敬、可依靠及忠诚、敦厚的品格。第五,“爱善之谓仁”,人心之中,趋近于善的内在欲求实际上就是仁的本质反映。第六,“仁,内也;义,外也”,仁发自于内,而义则行之于外,并且,“仁,义、礼所由生也,四行之所和也”[3](P79、139、148、159、131、79),仁是一切义、礼产生的源泉,是仁、义、礼、智四种德行相协调、和谐的最佳状态。

参考文献:
[1]王本兴.甲骨文小字典[Z].北京:人物出版社,2006.
[2]章太炎.检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