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二、仁的来源 [复制链接]

226#

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仁的核心,我认为就是要与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了。仁的思想,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种终极关怀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1-14 13:51:48编辑过]

TOP
227#


我觉得现在的企业也要加强“ 仁”的观念,别一心想着怎么挣钱,既要来的干净,也要用对地方。

TOP
228#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TOP
229#

仁,作为天地之大道,它的来源便正是孔子在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人的生命不被正视而被肆意践踏的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皆有命,当一视同仁。

TOP
230#

      “天地不仁,以 万物为刍狗”,但“心中有仁”,“人间有爱”。远古时代,人类弱小,关于抗争的记忆难以磨灭 ,而且锄强扶弱的种子已深埋心底,代代相传。看到弱小时,就会本能地触发同情(多像当年的自己)。于是,“仁”在潜移默化之中载入了基因,与生俱来,引而不发,当然,受到刺激时,便会激发出来。故“仁”既来自于自然的压迫,也来自于“本心”的使然。
TOP
231#

天地之大德曰生,心中之仁源自天地之德,仁有生的功能,故圣人要养此心之仁,心中有仁才能爱人,圣,仁之至而已矣,后世儒者要养此心之仁以成圣,亦源于此,仁,圣之端;圣,仁之成也。
TOP
232#

孔儒学派产生之后,便打出了仁的旗帜。仁的观念,最先可能并不是由儒家所提出,却为儒所吸纳、改造与推广。仁的品质来自于天地生养万物的精神,仁也是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

“仁”的起源在于“事死如事生”这种对祖灵尽哀尽敬的礼仪,“仁”本来是对祖灵的一种极端虔诚和敬拜的自然心性,它指的是像死人活在眼前一样地怜爱和敬祀他。孔子说“祭神如神在”就体现了这种本源之仁心发用。所谓战场上每毙一人而掩其目,杀人之中又有仁焉,指的是本源之仁。孟子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也证明了这种本源之仁。

仁作为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我们个人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即使到了当代,我们仍然需要不断传承这种仁者“爱人”“博爱”的理念,同时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学会尊敬师长、关爱亲朋、助人为乐、邻里和睦、谦虚谨慎、诚实可信,让社会形成一个良好风尚。

TOP
233#

什么是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伦理关系的最核心的本质特征,就是仁。所以,什么是人?人者仁也。这是儒家思想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伦理观念,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孔子之前已经有关于“仁”的观念,但是孔子对“仁”的重视和阐述提高了它的重要性。很多学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孔子前的“仁”:仁的概念,孔子以前就有,春秋以前人们一般把尊亲敬长、爱及民众,忠于君主和仪文美德都称为仁。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使用“仁”字了,金文中也有仁字,在《诗经》,《书经》等古经中使用“仁”字,一般指“亲爱”,“慈爱”。

孔子和儒家的“仁”:孔子继承了前人的观念,并且把“仁”发展成为系统的仁说。《论语》中使用“仁”字的地方有58段共105字,孔子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他的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问答说:"爱人",主要意义是善待他人。孔子阐述了君子应当是仁者的观点。孔子的“仁”,涵义甚广。《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

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注重仁和礼的结合,纳仁于礼,用具有形而上色彩的价值概念“仁”,来充实既有的礼乐制度。这是孔子的创新。孟子认为仁的由来是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其一例为见“孺子将入于井”时的“不忍人之心”。我们应当清楚仁的来源,从而督促自己做一个仁爱的人!

TOP
234#

“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人内心最深处都是存在着仁慈和善念的,只是因为个人生活经历的原因,导致一部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而隐藏了自己的善念。
TOP
235#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这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吧。人也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要想和谐与其他万物相处就要始终保持一颗”仁心“,以此生养万物。
TOP
236#

孔子将“仁”定义为“爱人”,“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我很认同《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的定论,我觉得人一生下来就是有怜悯同情之心的,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邪恶的吧,我认为那都是后天的环境的影响才造成每个人的价值观的不同,继而影响到每个人的发展。既然一开始人的本性就是善良的,那只要好好的对其进行教育,将来也一定不会太差。孟子也说过,同情是仁的开始,只要有怜悯之心,就会产生仁,人人有仁义之心,那整个社会也不会很差。
TOP
237#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长寿夭折而让完善自我的心改变了。只是一心依照“道”的原则去修养,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明白人的穷通祸福、寿命长短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必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的思维和智慧进入更高的境界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TOP
238#

        “仁”的来源无外乎有二,一曰先天,二曰后天。前者与性善论有关,主张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后者与环境和教育有关,耳濡目染亦有潜移默化之功。不论哪一种,都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固本培元、身体力行,以获得更多的源头活水,最终“仁者”无敌。
TOP
239#

“仁来自于人的天然的善良本性”——人之初,性本善
TOP
240#

人之初性本善,仁来源于天生,人天生就是仁的,只不过是后来由于环境下因素变得逐利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