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421#

学院/FONT>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绕梅

学号:10311023

时间;2011313

电话:15288264344

卷一、仁

三、仁与爱

      仁与爱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仁,它是爱的根本,假如没有仁作为基础,那么爱就无从谈起了。因为仁是一种源自本性的品质,而爱是在这种品质上所衍生的一种感情。虽然,仁与爱都为仁慈品质且同时存在,但是两者所展示的状态却不一样。仁,它是一种没有展现的隐意,而爱则是一份显然的情感体现。尽管如此,可它们却相互契合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TOP
422#

仁与爱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核心是什么?“仁”!当代人喜欢西方的“爱”,然而,这伟大的理念很快就变味了——“爱你一回!”这还是真正的爱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

比方:对日本俘虏,对敌人,我们会善待,这是“仁”,不是“爱”,我不可能去爱他们的。对丑恶而有毒的科摩多巨蜴,我怎么也爱不了,可是,我会容忍它的存在,不让它灭绝,这也是“仁人之心”。   

人与人,人与万物,第一要义就是“仁”,“爱”就狭窄多了。

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司马相如爱过卓文君,此时此地的爱是真的。若干年后,这轻狂才子又爱上了更年轻漂亮的女孩,早年的爱变了!“爱你一回”,比这更短暂,实质是玩玩而已。

我爱威猛的老虎,可是后来老虎咬了我的亲人,我变得看见老虎就恨、就怕,再也爱不起来了。但是,我理解老虎的本性,我不会杀死它,我仍然善待它,容忍它存在、繁殖,这是仁。

TOP
423#

仁是一个人内心最伟大的爱,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爱,我们所做只是一点点爱,但我们可以争取,可以用自己行动去证明我们的小爱,去真心实意的爱他人,这样做并不是要得到别人一样爱自己,只是希望自己能有一颗爱心,我们虽然不能做到仁这个博爱,但我们能有一颗爱他人的心,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啊
TOP
424#

ormulas>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 0">>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周小龙

学号:10431148

时间:2011311

电话;15287888144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而且,我认为,儒家的“仁爱”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有阶级性的,不平等的,墨家的“兼爱”才是真正的平等的爱。
“仁爱”是儒家伦理的核心概念,也是当代社会很缺少的一种精神,虽然是很难做到,但是如果我们心里必须拥有这样的思想,做人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活,要多为社会做贡献,发挥个人最大的价值

TOP
425#

ormulas>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 0">>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宗泽

学号:10311051

时间:2011314

电话;18987486540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仁与爱是所以是基本原则和基础性观念的首要原因是,他们既是超越的源泉又是达到超越的途径。仁与爱表现在人的意识中,是人类良心的决定因素。但是,仁与爱并不是仅仅用心理或者道德的术语就可以得到解释的。仁与爱不仅参与人类的活动,而且是宇宙发展进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说仁与爱既存在于人之内,也存在于人之外。

TOP
426#

  《论语》之“仁”体现的是温和的爱。“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仁”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从忠的方面说,就是推己及人,尽己为人;从恕的方面说,就是自己所不喜欢的,决不强加给别人。
  

TOP
427#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朦

学号:10311034

时间:2011314

电话13888978324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爱和仁是有区分的,爱加仁是很完全的人,很少有人能做的特别好,当然也有一定的数量;爱,是无私的给予,包括物质、感情、行动等形式。有爱的人有朋友,博爱的人朋友广,爱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可以认为是本性的特质,换言之,爱是作为人必须具备的本质之一。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仁爱.。孔子把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这世上没有不要回报的爱,当然这种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或者回报与付出要对等。你给了别人苹果,也会期望别人的一声谢谢。而仁是一种包容之心,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容常人不能容忍的事情,仁是不需要回报的。总的来说仁的范围是很大的,是广义的,如果人人都有仁爱之心,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的美丽和谐。

TOP
428#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杨利靥

学号:10311043

时间:2011314

电话18787131304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论语》之体现的是温和的爱。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仁性,天生就有恻隐之心,能对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产生共鸣。有仁德的人会用爱心去对待人,既自爱,又爱人,既自尊,又尊人。就是一种宽容忠恕的精神。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从忠的方面说,就是推己及人,尽己为人;从恕的方面说,就是自己所不喜欢的,决不强加给别人。

TOP
429#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王耀齐

学号:10311022

时间:2011314

电话;15087186819

仁与爱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核心是什么?“仁”!当代人喜欢西方的“爱”,然而,这伟大的理念很快就变味了——“爱你一回!”这还是真正的爱吗?当然不是。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

比方:对日本俘虏,对敌人,我们会善待,这是“仁”,不是“爱”,我不可能去爱他们的。对丑恶而有毒的科摩多巨蜴,我怎么也爱不了,可是,我会容忍它的存在,不让它灭绝,这也是“仁人之心”。   

人与人,人与万物,第一要义就是“仁”,“爱”就狭窄多了。

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司马相如爱过卓文君,此时此地的爱是真的。若干年后,这轻狂才子又爱上了更年轻漂亮的女孩,早年的爱变了!“爱你一回”,比这更短暂,实质是玩玩而已。

我爱威猛的老虎,可是后来老虎咬了我的亲人,我变得看见老虎就恨、就怕,再也爱不起来了。但是,我理解老虎的本性,我不会杀死它,我仍然善待它,容忍它存在、繁殖,这是仁。

TOP
430#


学院/FONT>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忠华

学号:10311019

时间;2011313

电话:15288264344

卷一、仁

三、仁与爱

      只有将爱建立在仁之上才是完整的爱,仁处于未发状态,爱处于已发状态,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是割裂了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落实在现实人生中,如果割裂了仁爱之间的关系,仁为根基,则爱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成为索取的爱,所以要将爱与仁相统一.

TOP
431#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春梅

学号:10311035

时间:2011年3月14日

电话:15877935932

卷一:仁

三、仁与爱

       就像孔子说的:“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贵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事物应持的态度。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而人与人,人与万物,第一要义就是“仁”,爱就狭窄多了。

         而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悟的东西,难于把握,就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仁中。

TOP
432#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艾伦扁

学号:10311008

时间:2011314

电话;13577012780


卷一

一、仁

“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古中国就有这样的说法,仁是来自于人的善良的天然本性,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

仁”字在汉字中由“人”和“二”两部分组成,可能是想表明,仁产生于两个人的相互交往。但是“仁”的汉字与其他和感情有关的汉字不同,它没有以心字作偏旁,这说明,它代表的美德通常是缺少诚意的。这就是史密斯对“仁”这个字的解读,完全不同于我们一直以来的认识。他觉得“慈善活动应是一种本能,无论有无明确的必要,都要找机会表现出来。中国人完全缺乏这种精神,这的确不是人类的进步。如果中国人想创造出真正的慈善,就必须经历西方人过去的经历,把仁慈变成人生的重要成分。”

TOP
433#

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仁爱是出自内在的,我们要用内在的爱去对待身边的每个人,相互关爱.尊老爱幼,把优良传统美德,精神文明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TOP
434#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张艳1

学号:10311024

时间:2011-3-14

电话:15559709306

卷一:仁

三、仁与爱

    “仁者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建立在仁慈品质之上的爱,是奉献式的道德之爱,仁与爱应该是同时存在的,任是一种品质,爱是一种情感。那么就是说仁有的时候是要通过爱这种感情表达出来,所以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分开仁与爱的关系,“仁”就成为空洞的东西,难于把握在现实人生中,爱也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仁与爱”是形影不离的。

TOP
435#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陈平安

学号:10311032

时间:2011314

电话13529299757

卷一

一、仁

仁与爱

 仁与爱是儒教和基督教的核心观念和根本原则,它们是两种具有不同特征的精神类型:“仁”植根于人本主义传统,使儒教成为以人为中心的宗教;“爱”植根于神本主义传统,使基督教成为以神为中心的宗教。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两种宗教对人类价值和终极目标的深切关怀,为人类提供了完善自我,达到不朽的伟大道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