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6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三、仁与爱 [复制链接]

376#

"仁"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徳"和"恒徳".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仁"不仅是最基本的道德,而且是最普遍的徳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

TOP
377#


孔子的学生曾子在表述其师徒的基本信念是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他们强调 “仁" 以为己任,至于“死而后已”,可见仁在他的观念中的核心意义。而仁者爱人,"爱人"可以看做事孔子“仁”的基本含义.孔子所推崇的更多的是仁的践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敬爱兄长,还要推己及人,关爱他人的父母,疼爱他人的小孩,从而让全体社会成员团结友善,实现大同社会。这在我们精神文明日益落后的今天,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推行和谐社会。

TOP
378#

       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我们要学会爱,首先就要学会爱自己。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寻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学会爱自己,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学会了爱自己后才会去爱别人。

TOP
379#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人是人本主义的儒家精神的基本原则,仁把儒家的超越于人性的实现统一了起来,所以人不仅对自己的道德的成长与进步负有责任,而且第自己的精神追求与发展负有责任。仁与爱都关注于人类超越自己生命的局限而达到永恒的问题。仁与爱作为基本原则,可以改变、调整其他家的原则。一个不能够改造、调整其他原则的原则就不可能是基本原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基本原则可以替代、诋毁或否定其他从属的原则。总之仁与爱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协调的,它们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TOP
380#


仁与爱是共同存在的,有仁必有爱。在一个人施行仁道的时候,他心中必定充满了爱意。仁是根,爱是苗。仁爱不仅要深存心中,也要表现出来。仁爱可以成为一种力量,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不可磨灭的。

TOP
381#

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大爱在孔子的眼中是向仁*近的方法。而仁的最高目的,每一个儒者的最高目标,治国平天下,是要让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仁政中享受清明的政治带来的安逸幸福如尧舜之世的生活。由大爱习得仁再用仁来爱世人。

然而,在爱与仁的循环相生之中,时时发生错节。像是《天龙八部》里头的段延庆,十恶不赦的大恶人,在得知段誉是自己的孩子以后选择收手。再怎么说,段延庆算不上有仁,在世人的眼光里,他离仁甚远。但怎么说他没爱,他收手就是因为爱。还有叶二娘,做绝坏事却还是为爱而死。还有李莫愁,裘千尺等等等等。

爱和仁又是怎样的关系?没有因果,没有必然,有仁有爱可以相辅相成,而没有了仁依旧难以泯灭爱。

而儒家追求的便是爱与仁相辅相成的君子品行。

[em02]
TOP
382#

仁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豁达。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态度。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有仁人之心的人,受人敬仰、尊敬;有爱心的人受人欢迎,有仁有爱,方为人上人。

TOP
383#

要成为仁人或拥有爱我的人,我们就必须做到从关心他人开始,真诚的为他人服务;不论这一服务到底有多么不起眼只要我们这样去做,我们就开始了做一个仁人和一个有爱心的人,每个人都具有践行仁与爱的能力,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我们的意愿与热情而已![em01]
TOP
384#

从小孩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最纯真的仁,他们看到小动物会想抚摸,看到花草会发自内心的笑,然而长大后,我们还有什么?我们看到死亡冷漠,看到新生冷漠,我们仿佛忘记了最初的那些感动,希望岁月的沉淀给我们带来新生而不是寂灭

TOP
385#

早在春秋时代,孔圣人就提出“仁”和“爱”的主张。主张仁者爱人。“仁”和“爱”是相通的,它们都反应了人心底里的那份纯真与善良。对人怀有一颗仁爱之心,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对于自身来说,这也是非常幸福的。享受给予的快乐,享受关爱他人的温暖,我们理解的,是博爱的伟大,是仁爱的宽广。如果每一个人都有一点仁爱之心,那么古代所描绘的大同社会虽然不可能实现,但是也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TOP
386#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

TOP
387#

仁与爱是相统一的,若割裂仁与爱之间的关系,则仁就成为空洞恍惚的东西,难于把握,更难于落实在现实人生中。这说得真好。如果没有爱,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爱是一切的基础,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相信这世界有真爱,努力去经营!
TOP
388#

现在,大家都喜欢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核心是什么?“仁”!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人与人,人与万物,第一要义就是“仁”,“爱”在其次。

TOP
389#

姓名:曹珊珊 学号:201005002925  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新闻学(国际文化贸易)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

TOP
390#

                姓名:曹珊珊  学号:201005002925  学院:传媒学院  专业:新闻学(国际文化贸易)

真正的爱是伟大的,然而,“仁”是更高的理念,无论其外延和内涵都更为广博。爱,意味着喜欢,是对自己喜欢的亊物的态度。而仁,是对一切亊物应持的态度。真正的仁,是不会变的,而爱,常常会变的。时过境迁,可能就变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