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121#

王安石在《荀卿》中如是说: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

所以,我们无论是自爱抑或者是自敬,都要把眼光放高。喜欢杜甫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我们站得不高,有怎会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有怎会知道自己还要爬得有多高?有怎么给自己定位?

TOP
122#

汉代的杨雄曾说过: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虽是简单明了的话语,内心却被深深的触动。无论是自爱还是自尊,我们都要首先从自己做起,似乎无论是什么事,只有从自己开始,才能延续到别人,才能延续到许多事情甚至是未来,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做不好,他有能做成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爱,那有又能指望他爱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连自己也不自尊,别人又怎么会尊重他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TOP
123#

孔子说:“仁远离我吗?我想做到仁,仁就来到了。”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TOP
124#

仁不仅包括爱自己还包括爱别人、爱身边的一切事物。爱自己是仁最基本的内容,只有爱自己的人才懂得如何爱其他事物,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如何谈爱别人呢?爱自己的对手、敌人这也是仁的一部分,对待自己的对手、敌人能够容忍和友善这或许没有几个人做得到,做到这一点能称的上是真正的仁,这样的人我想称为圣人也不为过。爱亲人、爱祖国、爱自然这些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做到的,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做到做好呢?世界是向前发展的,人们也在不停的前进,相信人们终会做到的!
TOP
125#

何谓仁?儒道释三家各有分说,而道释两家的说法大体相同,儒家的仁范围有些局限,只在乎人,而忽视了万物。

“仁者爱人”,爱的只是人,是小爱;“天地不仁”“众生平等”则是把爱遍及万物,是大爱。

天地无涯,万物齐一。万物皆有其生与死,何为人贵而其他生物卑贱呢?

TOP
126#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但是关于对象有自然的这个观点,我记得中国传统文化老师曾提过孔子是把除人外的其他生物看做低一等的,所以说也许孔子的爱自然,求的是和谐。
TOP
127#

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要想别人怎么对自己,自己就应该怎么去对待自己和别人,这也可以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吧!仁的愿意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相爱,不仅如此,宇宙中的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爱大自然中的万物。所以人的对象不是具体的某一个或某一些,而是所有的所有。在仁爱中营造一个永恒温馨的世界。万物永昌。
TOP
128#

仁爱以人的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层扩展而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四个层次。
TOP
129#

总觉得吧,自爱,这是绝大多数的情况;爱亲人,这也是极多的一种,但是要真做到爱人民、爱自然,我觉得不只是我,应该很多人都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吧?  看来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与实践的啊
TOP
130#

ersonName ProductID="陈" w:st="on">陈ersonName>先生从以下四个方面给我们总结了“仁“的对象,让我们受益匪浅,即1、自尊自爱2、爱亲人3、爱人民4、爱自然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TOP
131#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TOP
132#

          爱自己,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这实际上是一个

思想道德提升的过程。由小及大,由浅入深,最终达到仁

这个境界。

TOP
133#

仁,当然要看对象,无论是亲人,朋友,陌生人,大自然,还是自己。一味的仁也许只得一个“助纣为虐”,你对它的仁不是引导它通向光明的指针,而是一把两端都尖的利刃,伤害了它的同时也刺伤了自己。对于善良的人,我们当然应该相信他们,帮助他们,以我们真诚的心对待他们,但是,对于那些不坏好心,想损伤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的人,对他们仁是愚蠢的想法,也是一种纵容。最终,我们可能变成帮凶。想制止悲剧的发生,就必须对恶人狠一点,而这种狠,并不是简单的“赶尽杀绝”,而是要求最好把恶变为善,把不利资源变为有利资源。这种事说起来很简单,但重点是实践,之后的工作就是看我们怎么去实践了。

TOP
134#

      仁”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孔子将“仁”定义“爱人”,是孔子儒家最核心的思想,对中华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能宏扬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是中华民族腾飞不可缺少的。

      仁是以人的良知,善良本性为根基的爱,不同于功利原因的爱或基于本能的爱,仁的产生是社会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总结,每个人天性都有“仁”的品质,对世界上的人或物有恻隐之心,也就是仁的开端,仁与爱的联系,爱不以仁为根基,则爱就成为一种飘忽的情绪,流为索取式的爱,爱自己是仁的开始,可以推及到爱他人、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都是仁的表现,要将仁爱的对象从亲人推向人民,推向天地万物,仁与智要统一,有仁而没有仁德,那就是知道爱而不能加以区别:有智慧而没有仁德,那就是知道怎样去做而不去做,所以仁与智要统一,要学会“仁”,能从当下的生活中推已及人,学会践行仁的方法。

TOP
135#

亲亲仁民爱物,首先必须爱自己,在自己没有能力之前,对自己好就是对他人最大的爱。自尊自爱,从自己开始,连自己都不爱的人,还想他会爱别人爱万物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