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819202122232425»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四、仁的对象 [复制链接]

316#

       这个主题是“仁的对象”,分别说自己、亲人、人民和自然。首先说的是自爱,无论在什么情况,人首先就想到自己,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所以最起码的就是做好自己。人首先要学会自爱,如果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爱别人就无从谈起,因为自爱是基础,只有学会爱自己才会推及到他人。比如:会有人因为生活不如意就选择轻生,这就不是自爱,他们不去考虑亲人的感受,不去想想自己的责任,随意丢弃自己的生命,想想连自己都可以轻易放弃的人,怎么会真心的爱别人。但我们又不i能过分自爱,那就会变质为自私。我觉得这个仁的对象是一步步推进的,从自己、亲人、人民、自然,程度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大,最后实现大爱。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和不断推进的过程,只有学会爱自己,爱亲人,心中真正有了“仁”,就会自觉地爱人民、爱自然。
TOP
317#

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TOP
318#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要博爱,不但爱自己的家人,同样也要爱他人。但是,我认为人首先应该爱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同样也要自尊自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去爱别人,才会懂得如何爱他人。看现在社会上多少人自杀,受不了各种压力就跑去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怎么能去爱他人,他连自己都不爱,何谈爱他人。

TOP
319#

                                                  仁与爱


仁者爱人,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爱要以仁为根本,有了仁为根本,爱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爱,不然爱就是一种功利的,自私的爱。仁与爱是相互统一的,仁若与爱相分离,就会难以把握,成为空洞的东西,难以落实了。

TOP
320#

一个人想要爱别人,首先要学会爱自己,满嘴说着爱别人超过爱自己的人都是自私的,连自己都不爱,拿什么去爱别人呢?人自爱,则人恒爱之,人自重,则人恒重之,而且你对你爱的人所期望的也正是爱你的对你所期望的,这是一个对等的事情。不要将自己的期望随意加诸到别人身上,那只会成为负担。
TOP
321#

仁的对象是广泛的,是因人而异的,但为了一个规矩,一个原则的世界,仁义的对象选择需要慎重,需要认真对待。在家为父母多承担,多孝顺;在外对朋友相互体谅,相互理解,扶持,共同努力进步;对待陌生人怀着一份善意的目光,用礼貌和美好的品质,感受感动每一个细小的关心与冲动。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 ,仁是一种相互关系产生的标榜,是两个仁同时具备,共同努力的一种爱,无论爱还是被爱都是一种幸福,拥有着,体会着,经历着,成长着,在人的心中,仁的概念会随着时间,经历慢慢的更加完善,更加懂得如何爱人,如何被人爱,如何做到仁的最好,这也是我们现在必经的过程,也是我们必经的体会,这样踮起脚尖会更加贴近仁,贴近美好。
TOP
322#


以仁爱之心对人,才能获得他人的仁爱之心,这便是对立统一。人生在世,怀有一颗仁爱之心,才能够真正的获得人生应有的价值。而孔子之弟子所言仁之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说孝顺父母和敬爱师长两种品德是行仁的根本。《论语》中的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仁、义、礼、智、信中的“仁”,居于五德之首,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二是指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指人的本心及善良的内在本质。作为人的本心的“仁”,不是抽象的,而是人心固有的、先验的、普遍的。孟子也曾反复说明“仁”是人所固有的本质:“恻隐之心,人之端也。”宋代朱熹也说:“行仁自孝弟始。”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行仁的根本。要仁爱,首先要自尊自爱,这样才值得得到别人的爱。俗话说“连你自己都不爱你自己,又怎能让别人爱上你呢?”其次,要爱身边的亲人,衣食父母,是养育教育我们的人,是最值得我们去爱与尊重的。自呱呱坠地起,我们就是父母身上的一块儿肉,难以割舍。我们现在所努力奋斗的一切目标,除了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就是给父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报答养育之恩。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一般重爱情友情,往往忽视了亲人。我们在外求学,与父母相见的次数一年中寥寥无几,我们只在没有生活费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且“厚颜无耻”地向父母要钱,多么可悲。我们要谨遵孔子的教诲,执行仁的根本。对待自然,我们更要抱有这种“仁爱”的态度,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越来越严重。无休止地掠夺资源,无休止地破坏,无休止地宰杀,早已把这个美丽的自然破坏的面目全非。人们不懂得,或早已忘记“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同时大自然也给了我们惩罚。天气变化多端,今年夏天很多地区创下了历史最高温,天气变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就是后果之一。我们应该看到,并且停下手中的看到,伸开双臂,以仁爱之心面对大自然,真正实现永久的发展。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

TOP
323#

<原创>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首先遇到的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养育我们成人,当他们年老的时候,我们应该孝敬他们。当我们成家立业的时候,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养育教育他们长大成人。同时身处社会,我们应该照顾除自己的父母、孩子之外的老人和小孩。“仁者爱人”,这里的“爱”指爱自己,爱亲人,爱自然,爱社会,爱国家。

首先,我们要学会自爱,要自尊自强。现在社会,有许多人为利益出卖自己的灵魂。为里钱财,当有妇之夫的情人;为出名,不惜丑化自己;为名利,做小人践踏别人,这些人出卖身体,出卖道德,即使得到利益,也不会得到祝福,只会令人唾弃。自己都不懂得自爱,如何让别人尊敬你?其次,我们要懂得爱他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不要刁钻刻薄,这个世界才会和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是很平常的事,可有人就是连这样简单的礼貌都不懂。记得看过这样一条新闻,在公交车站有一位老爷爷上车,想要找座位坐下,旁边一位年轻的女孩非要占两个座位,不给老人让座,还胡搅蛮缠的坐在老人腿上,推攘谩骂老人,这个女孩如此不懂得尊敬老人,让我们看到都觉得丢脸。每个人都会有有困难的时候,只有爱他人,帮助他人,你才能得到大家的帮助。还有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它,如果我们只会一味的索取,地球就会抛弃我们。最后要爱国家,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要捍卫自己的主权,“钓鱼岛”是我们的,不容许任何破环领土的行为,为自己的国家而奋斗。

做一个仁爱之人,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TOP
324#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解释: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TOP
325#

       “仁”是一种博爱仁慈,对象并不单一,“仁”的精神是以亲亲尊尊为基础的,后超越血缘关系而普遍的爱他人,是人的自我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完美,也是一切德行的总和。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儒家文化无疑是相当重视“道德”培养的,历代的儒学大师都强调了“德”在儒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他们讲求严格的道德   约束与道德自律。这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延续发展的关键点。我们所追求的也是以仁爱之心对待万事万物,传播仁爱,洒下仁爱的种子。

仁做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特别要求每个人都有一种宽容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博爱的理念才能变为现实,就会做到既尊重上级,又爱护下属;既热爱志同道合者,又能容纳持不同意见者;既能使用优点特长者,又能热情帮助错而能改者;既能学习先进模范者,又能接济贫穷落伍者等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5 22:34:12编辑过]

TOP
326#

   仁的对象,人要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自然。

    人首先要爱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爱自己,一个人要有自尊然后别人才会去尊重你,只有自尊自爱被人才会爱你,尊重你。对待亲人,要以亲爱之心爱亲人,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不爱自己的亲人而爱别人叫做“悖德”,不尊重自己亲人而尊重别人叫做“悖礼”。爱人民,凡是人都应该去爱,所有人都是上天共同覆盖的,所有人都是大地共同载负的。将仁爱之心,推向宇宙万象万物,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天地于我们一起生长,万物与我们为一体。圣人的心灵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天下之人,并无内外远近之别,只要是有血性的都是他的兄弟儿女,无不想保全他们,教育他们,以实现他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心愿。

TOP
327#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的对象是广泛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也就意味着我们”仁”的对象是所有人。
TOP
328#

以前的我一直认为仁的对象只有人或物,但是如今阅读了陈老师的文章后才发觉我的思维太狭隘了。仁的对象应该是多方面的。我们不仅要学会自尊自爱,更要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善待一切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的事物,不管是有生命或是无生命,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如果每个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去面对,那么我们的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TOP
329#

仁一直是我喜欢的思想,仁者有大仁大爱,有小仁小爱,不过只要心存仁念都是好的,毕竟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是不同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人都做很高的要求!
TOP
330#

仁要从自己做起,如果要等别人对自己仁,然后才对别人仁,那么仁就没有开始,或者天下大仁就被无限推迟了,这是爱人;

爱自然更要从自己做起,大自然是无私的,虽然偶尔发下脾气,人不是自然的主宰,只是租借者,人无法离开自然,这是爱自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