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06#

“仁”作为儒教思想的核心价值,它是儒教教义的逻辑起点。加入把它看做一粒石子,将它投入社会这个“水平面”上它将泛起忠、孝、礼、义等的涟漪。从而构筑起中华十大礼义的国学蔚蓝与经典。“仁”以人类的良知作为其发生与运行的载体与必要条件,离开了“良知”所谓的“仁”便只会是幻想式的空中楼阁。人的“善”是“仁”发生的潜意识源动力和逻辑原则,而它的逻辑结果是“和”。[em06][em08]
TOP
107#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水是生命之源,仁还驾驭于水火之上,可见仁的重要。古时候就以仁为学习的目标。更何况我们现在的学生就应该把仁放在第一位。
TOP
108#

新“仁”类

不知什么时候听过于丹论语心得里面的故事,说的是仁义是有标准的,并不是盲目的施放。孔子和他学生的对话中提到,容忍抱有爱心的人的错误,是仁上仁,而包容屡教不改甚至是恶意的言行,则是不仁。

我相信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人里面能够自省,而且发声的人,他们的感叹。我并不赞成“愚仁”。我觉得那样没有价值。
TOP
109#

孔子的“仁”含意广泛,几乎包括所有做人道理。他说有五种品德算是仁:“恭、宽、信、敏、惠。”又解释:“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道德观念。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尽管有许多不同,但“仁”的基本内容还是很明确的,这就是“爱人”。孔子极力鼓励人们“为仁”。

“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TOP
110#

中国之封建王朝较他国繁荣强盛,缘于儒家思想的影响。

为政以德,则民心收抚,群贤毕至;统治以礼,则教化万民,统一朝纲。此二者皆为治国所用。为政以德,可彰天子之厚恩;统治以礼,可掩王庶之不平。此二者相得益彰,可使国泰民安。缘于此,中国之封建王朝历时二千多年,难以动摇。

仁,于国于民,于古于今,治国,修身,其价值与意义犹为深远.
TOP
111#

   “仁”可以说是情感的一种体现,它也可以是一个人的内涵的体现,古有帝王以仁道治天下,庶民皆爱戴,民富国强,可以称霸天下,仁爱的人皆可得到人们的尊敬,也可以影响身边的人不自觉的向你围绕.......

TOP
112#

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
我认为,“仁”主要分为仁政、仁礼、仁德,其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为政以德,统治以礼,修身以道。
为政以德,于今,则以民为本,其益微乎?非也,中共初分田地与民,消除剥削,则民与之,辅之,护之,故中共愈战愈强,以至今日之盛景。为政以德,缩贫富之距,官民之不平,犹不可少。若不以德治国,久之,则民苦,民愤,民乱。为保国安,为政以德,至今仍不可少。
TOP
113#

“爱人”是仁的基本规定,其基本精神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表明,仁既是对主体自我存在价值的确认,也是主体间对存在价值的相互尊重和肯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意味着人作为一种道德的存在,能够实现道德的完满,呈现为完美的存在。主体间对存在价值的肯定,则意味着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和对自我人生境界的提升;对他人价值的肯定,即指个人作为他人实现目的之手段,为他人提供需求利益上的满足,也指当个人作为满足他人需求的手段时,他才会实现自我价值,展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及崇高性。
TOP
114#

仁者,实为君子,甚为圣人。
仁,德之根也。由仁而生:孝,悌,忠,信,勤,俭,义,恕。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与!
事父母以孝,待兄长以悌,事君以忠,此皆为修身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便是孝,忠信之美德。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古人致力于修身,以达仁。而今者,孝,悌,忠,信,勤,俭,义,恕,皆不可少。仁,仍为修身之道。
TOP
115#

子曰:“民之于任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矣。

仁则表示出来的是仁对于百姓很重要,仁的价值则在于能够体现出人们对仁的好感。同时说明了仁能使别人对自己有信心,对实行仁的人有信任感。能的到民心。能受到人们的拥护。同时仁便是胜利的必要条件。
TOP
116#

       “仁”可以说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有的人说占有最高的地位,有人说孔子的思想核心部分就是“仁”。为什么生活在现代的我们,要重返回古时候去向孔子学习他的理论呢,前面一直在我脑里产生了疑问,后来在看了相关的书籍,听了好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在自己心中的疑问也慢慢清晰起来!

        那么“仁”是什么意思?我们简单地说,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心的爱人。“仁”离我们很远吗?其实也不远,你只要想“仁”,就有“仁”,你不想“仁”,就没有“仁”。 “仁”是你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你只要信就有,你不信就没有。“仁”里头包含着几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人和意识 ,如果具备了这四种意识,实际上就具备了“仁”。
         仁的表现是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

         仁的高级要求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把仁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修养,一种信念。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比仁更高级的形态是圣。这也是仁的高级要求,即无私奉献。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可以感到他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让我们去体会其中蕴藏的道理,让我们吸取精华,去除污浊,认清自己。

      

TOP
117#

        仁爱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观念。

     “ 按孔子所说是:仁者爱仁。仁是爱的根本,爱是仁的发用。无论是在古代或是现代思想家们都倡导的思想,一个国家用来施政会得到长远的发展,从古代帝王施政的发式可看出用暴政的话这个国家很快就会灭亡,相反,用仁来施政就能发展这个国家,因为用来爱人民来处理国家之事顺应民心顺应历史潮流。

      “的价值之大体现在很多方面,真正具备了的思想那么你就是一个内在外在都有良好素质的人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具备良好的仁爱的精神,只有知道了仁爱的意义才能知道自爱然后才能懂得怎样爱别人,宋代诗人王安石说过:爱己者,仁之端也,可推以爱人也。爱自己是仁的开始,可以推及到爱他人。仁爱是以良知、善良为根基的爱,仁爱是以良知为基点,依据远近关系向外层扩展形成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人民、爱天地万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琐事都能体现出仁的力量与价值的伟大,在学校做个遵纪守法、主动关心帮助同学、尊敬师长的好学生,在家多帮家人做点家务、孝敬父母,爱护环境等等这些做到了就能给予他人一份爱和一丝温暖,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所以也必须具备仁爱的思想,充满爱的社会才能和谐。

TOP
118#

仁,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影响了中国近四五千年的文化,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的治国之本,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修身养性,外在礼节,二、治国之道,在如今,则直接体现在创建和谐社会上,可以说中国文化离不开仁。
TOP
119#

   仁的表现是恭、宽、信、敏、惠。即对人恭敬有礼,待人宽厚,说话有信用,办事头脑灵活有技巧,能给他人带来实惠。

         仁的高级要求是牺牲自己,成就别人。把仁内化为自己的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修养,一种信念。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比仁更高级的形态是圣。这也是仁的高级要求,即无私奉献。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学习孔子的“仁”我们可以感到他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智慧,更是让我们去体会其中蕴藏的道理,让我们吸取精华,去除污浊,认清自己。

TOP
120#

孔子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是儒学的理论基石。一部儒学史某种程度上即是对仁的诠释历史,“孔门之学,求仁之学也”。《论语》是孔子和其学生言谈举止的记录。《论语》中论及“仁”的地方比较多。据清人阮元统计,《论语》“凡五十有八章”,“仁”字出现“凡百有五”[1]。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2]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贤,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论语·颜渊》)等等。但是,孔子并没有给仁下一个普遍、固定的界说,他往往是随机而发,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如何理解孔子的仁便成了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以至有学者称“仁构成孔子学说中的一个高难问题”。[2]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笔者主要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来揭示“仁”的价值内涵。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