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论坛
会员
搜索
帮助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国学基金会
»
论坛
»
仁坛
»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返回列表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 51
下一页
楼主:陈杰思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574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羊生才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6-02
49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3 16:40
|
只看该用户
我们要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古代君主把推行仁政,作为孜孜 以求的目标。仁的核心,我认为就是要与人为本,一切从关怀人、爱护人、发展 人的目标出发,使这个国家民族达到和谐的最佳状态,《礼记》说,“上下相亲 谓之仁”,能够做到上下相亲,这个社会一定是很和谐的了。仁的思想,还体现 在众生平等的状态,孔子的教育观是“有教无类”,社会平等才能体现爱心,如果 对待别人,不是出于一种平等的理念,那么善良将成为怜悯,它就不是对人的一 种终极关怀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68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昆明理工大学杜佳益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5-19
49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8 23:05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因此孔子所提倡的“仁礼观”是当时孔子想要恢复周礼的前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与礼、乐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与道德无关的“力量”,我们想要实现的仁的是否可以摆脱道德单独而存在。正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集解》中包曰“言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礼乐。”仁与礼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若不仁,便不能行礼乐之事。孔子所强调的礼乐是可以安上治民移风易俗的。所以礼乐所承载的是移风易俗的功效。礼乐可以影响人心,人心的建立最终的指向是仁德说的实施,所以我们可以将仁与礼的关系可以看做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而仁所阐发的内在精神是时代性和超时代性的展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6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何琼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8
积分
128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6-18
49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19 21:49
|
只看该用户
仁作为众德之本,本身就是一套完整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体系。仁者无敌,仁者无畏,仁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仁是博爱,爱自己,爱他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8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朱贝贝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6-20
49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20 11:26
|
只看该用户
《论语》的前前后后,孔子一直都在强调着仁。在孔子眼里仁是仅次于圣的道德标准。礼乐,在孔子的世界里,是用来教化人民,服务天子的一种手段。同样在他的世界里,一个人不具备仁的道德水准,礼乐对他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仁,是区别于化外蛮人的准则,任何一个华夏人民都该具有的德行。子曰“仁者,爱人也。”“仁”以爱为基础,但“仁”不止是“爱”,仁爱是有原则的。一个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兴衰,人与人的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都归之于“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人生来皆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利去命令谁,谁也没有义务去顺从谁,大家彼此都需要尊重,着就是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771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潘雅苹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6-19
50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06-21 22:06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02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鲁辉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5
积分
5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9
50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09 23:27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2楼
黄卫欣
的帖子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94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向圆篱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6
积分
106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1-05
50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14 14:27
|
只看该用户
就我而言,仁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道德价值,社会伦理价值,人类自觉精神。孔子“仁”的思想的一个精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他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有巨大的现代意义。所谓的“仁”的价值,在儒家各学派中大家都认为仁的价值对于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仁德对于人来说是神圣的,是上天无法侵犯的。就孔子而言“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但在同时,我个人看来,要实践“仁”就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远大的目标,要有宏伟的报负,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高尚的节操,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却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而这些品质一经形成便成了人身上的很宝贵的品质。“仁”的境界不容易达到,要行仁却不难,关键看有无这种追求。对每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失去了追求仁德的愿望。之于我们现代人,自觉反思和严于律己的精神是万万不了或缺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08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湖北大学肖瑞
组别
新手上路
生日
帖子
5
积分
4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04
50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15 10:14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1楼
陈杰思
的帖子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对于到底什么是仁,孔子并未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将许多美好的德行统归于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仁就是一类高尚的品德,一种让人提高思想境界的东西,人因为有了它而高大伟岸,社会因为有了它而稳定和谐。在战乱连绵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仁”的提出是对残酷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由于当时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仁”的理念得不到推广践行,但它延续两千多年,对于当今现实社会仍然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558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武科大龚端豪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6
积分
51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05-12
50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15 12:46
|
只看该用户
“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的中心思想。孔子和孟子虽都推崇仁的思想,但他们对仁的理解不一。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3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青岛大学李俊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1
50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1 19:59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儒家孔子推崇的仁礼德之首,在孔子看来,”仁者爱人“是当时社会所必需的,这个思想一方面对于当时的君主有所规范,另一方面对个人也有所要求,对臣民”仁“,对身边的人”仁“,这是一种博爱的思想,尽管当时孔子因为阶级的不同有所限制,但是当我们充分理解了仁的内涵,在当代社会进行应用,才会真正发扬”仁“的精神,推己及人,得到自我的提升。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4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张爱玲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1
50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1 22:46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提倡的“仁”,在今天仍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心存仁爱,才能有豁达的心胸和宽容的品格,才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活得快乐;才能以己之仁感化别人,如此将仁传递下去,世界才能变得温暖美好,人们才能变得亲如一家。仁者无敌,这句话很对。孔子仁爱,才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流芳千古;宋江仁义,才能成为一百零八将的首领,带领众英雄行侠仗义,奋起反抗。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 做到“仁”,起码要有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逐渐将自己培养成一个仁者,一个 大写的人。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49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孙雪婷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2
50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2 21:55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而仁学思想贯穿于其全部思想和行事中,对当时的中
华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有学者将仁视为形而上的东西,对其仁者爱人的内涵也有截然不同的说法。
在我看来,“仁”的目的在于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君臣之间,父子
之间,兄弟之间,概括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和睦、友爱。孔子希望通过“仁”,来缓和社会的矛盾,巩固等级名分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仁”在社会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从“仁”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仁者爱人”最早出自《孟子》中“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仁者爱人”的意思就是要求人们要尊敬、关爱他人,要互帮互助。《论语》中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4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葛泓妤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2
50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2 22:15
|
只看该用户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而在今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孔子的仁学思想同样具有不可否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现代中国的经济状况、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价值多元化和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都需要孔子仁学思想的介入。传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推动新型的经济伦理,二是对我国政治理念的启示,三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54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韩晓雪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50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3 18:34
|
只看该用户
“仁”的确有很高的价值,无论是个人素质还是社会道德体现,都是对人对社会非常有益的观念,若人人都具备仁爱之心,那这个世界真是再也美好不过了。然而,人人做到是有点牵强,但我们可以加强对“仁”的宣传和教育,使“仁”的观念渗透在人们的内心,人人都具备“仁”的品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其他事情的处理上,都提醒自己要做到“仁”。“仁”并不是口号,而应该具体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精神体现和行为准则。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150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中文二班孙菲
组别
注册会员
生日
帖子
15
积分
10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6-12-23
5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2-23 21:09
|
只看该用户
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虽跨越千年,仍然对当今社会有着重要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孔子“仁”的思想的第一个精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觉得不好或者经历的不好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仁”的最低要求是爱人,最高境界是“惠施于民而济众”。仁的思想启迪现代人设身处地的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明白“仁”其实是一种对他人的无私的付出与爱。他意味着我们不是在别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汇报式的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别人的回报,这是一种无私的付出与奉献。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 51
下一页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论坛
中华义理总坛
仁坛
义坛
礼坛
智坛
信坛
忠坛
孝坛
廉坛
毅坛
和坛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