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425262728293031»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406#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孔子讲“仁”,不仅是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只有做到了“仁”,才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TOP
407#

关于“仁”,我一直铭记于心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一学习论语时老师让我们讲一个例子,我当时就想起来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我组织大家拔草,我不想去太阳下面拔,我本来想让别人去,但是一想到大家跟我一样,没有人愿意晒大太阳,我就自己首先去太阳下了,然后很多人也自觉去太阳下了
TOP
408#

通过系统的学习,我认为仁由一下几点
1、仁即爱人,它的外在表现为礼,要求每一个统治者克己复礼,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体恤民情
2、礼是对行为的规范
3、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
4、仁是仁道博爱
5、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就是从人从二
6、仁是主观感情投入的开始
7、仁是善良与大气
8、仁是理解与宽容
9、仁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要素,有着积极的意义
10、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TOP
409#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TOP
410#

谈论仁的价值,不可只从自身出发,因为仁,对他人也具有很大价值。
TOP
411#

   仁的价值是言语不能够形容的。首先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首先他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善良之心。一个人的品德决定其命运。所以仁对于人生价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其次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国家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爱人之心,这个国家怎会有不兴旺发达之理。因此孔子“仁”的思想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TOP
412#

仁之养成

  “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标准,自古就对民族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孔子提倡“克己复礼为仁”,即要求人们克制自己,对人要有礼让的态度。而孟子也有“仁者爱人”的主张,在其理解中“仁者”是具有慈爱之心,满怀爱人之意,具有大智慧和高雅的人格修养的人。
   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在面对生活时永远都是充满快乐的,他的生活是诗意的。以“仁”的态度来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矛盾,那么和谐社会将不是一个难题和梦想。今天仁已经作为一种高尚的品质,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培养;仁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仁包含的爱人智慧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我们所提倡的孝,信等皆是人仁养成的基础。
    所以,仁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文化力量,做到“仁”那么才能真正修身,齐家,国才能安。
TOP
413#

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经过不同时代,成为一理想道德,成为民族普遍的共识:为民族、国家的利益,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无所顾惜。同时,“仁”之思想亦为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合理地吸收,成为批评、揭露和谴责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武器。许多爱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以此“仁”字,坚定自己的意志,做出可歌可泣的事业来。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等,就是这样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
TOP
414#

仁是孔子的重要的思想,仁在孔子那里不仅使人的外在行为,更是个体的感悟,仅仅是外在行为所体现的仁那只能称之为外在的礼节,是形式,而不是内涵。真正的仁自己用真心去体悟内心的不安,是对他人的仁慈和宽容。要学会推己及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样的仁才是孔子所追求的。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安居乐业。这是仁的终极价值,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的。
TOP
41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论语?卫灵公》) 译:孔子说:“人民对于仁德的需要,超过了对于水与火的需要。面对水与火,我看见溺水蹈火而死的人,却没见过践行仁德而死的人。”(甚:超过。蹈:践踏。)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智者喜好水,仁者喜好山;智者活跃,仁者宁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乐:音药,爱好。)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仁义之人不可战胜。仁的价值是什么
TOP
416#

仁者,实为君子,甚为圣人。
仁,德之根也。由仁而生:孝,悌,忠,信,勤,俭,义,恕。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与!
事父母以孝,待兄长以悌,事君以忠,此皆为修身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便是孝,忠信之美德。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古人致力于修身,以达仁。而今者,孝,悌,忠,信,勤,俭,义,恕,皆不可少。仁,仍为修身之道。
TOP
417#

关于“仁”,我一直铭记于心的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初一学习论语时老师让我们讲一个例子,我当时就想起来小学时有一次老师让我组织大家拔草,我不想去太阳下面拔,我本来想让别人去,但是一想到大家跟我一样,没有人愿意晒大太阳,我就自己首先去太阳下了,然后很多人也自觉去太阳下了
TOP
418#

因为“仁”不是任何具体的道德要求,而是“全德”之称谓,任何界定都将是对它的限制,都不足以表达其完满性。这并非说“仁”无确定含义,只是说其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必须与具体的事物与环境相联系,不能片面加以理解。“仁”的重要含义之一便是“爱”,儒家之爱的范围很广,其中当然也包括爱己,即爱惜自己的身体与自己先天的善性。但爱己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爱,儒家的仁爱显然超出了这一范畴,它不仅是爱己,更是爱人。
TOP
419#

“仁”是孔子的重要的思想,几千年来也被治国者用于治理国家和教化百姓,“仁”在孔子那里不仅使人的外在行为,更是个体的感悟,仅仅是外在行为所体现的仁那只能称之为外在的礼节,是形式,而不是内涵。真正的仁自己用真心去体悟内心的不安,是对他人的仁慈和宽容。要学会推己及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深处。这样的仁才是孔子所追求的。这样社会才会和谐。人民才会安居乐业。这是仁的终极价值,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的。
TOP
420#

      "仁"的思想可谓是孔家思想的核心,贯穿论语始终,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的弟子曾问孔子"何为仁", 子曰:"仁者,爱人也"。所以简单来讲,仁就是爱人,真心爱人。从《论语》及孔子的言行,孔子的"仁"是有丰富的内涵的,概括来说,有四种意识:人格意识、人类意识、人为贵意识及人和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人可以做到“仁”,那么就不会出现一系列老人摔倒不扶,见死不救的事了,所以广泛的宣传仁的思想对于我们如今的社会现状是非常迫切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