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920212223242526»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331#

[em01]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情!家乡的水滋养了我们,家乡的亲人哺育了我们,家乡的文化熏陶着我们,家乡,在我们身上刻下深深的印痕。在中国成立了60周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家乡与祖国同步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淇县也在悄声不惜的发生着变化。这块古老的土地,也曾哺育过许多能文能武、名垂青史的仁人
TOP
332#

“仁爱”的精神境界是很难达到的,而儒家又讲“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这是不是矛盾了呢?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仁”首先是作为一种内在的修为存在的,而后才去讲求一定的社会功能。“吾欲仁”事实上是说我们的内心在追求“仁”,而“斯仁至矣”说的正是“仁”至于心,而不是其他别的地方。这一方面讲的正是“仁”是一种内在的心性,同时有似乎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首先应该在心里边寻到“仁”的踪迹,而不是去突兀地实现“仁”的社会功能。“仁”总是由近及远的,但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内心对于“仁”的把持,只有这一步做到了,我们才能去谈“仁”其他方面的作用,而事实上,如果每个人都有了一颗仁爱之心,那么,一切的问题和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内心对于“仁”的认识和把握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时刻将“仁”作为一种修身信条,从而再自觉地去领悟“仁”的深刻含义,这是我们最为要紧的事情,也是“仁”唯一要求我们做的事情。

TOP
333#

仁,即爱仁。孔子说仁甚于水火,足见仁之重要,人处于这世界,最终的目的可以说是想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不枉费,故仁是最终的理念,仁,看似虽然不能促成万物,但是仁却是万物存在的基础,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离开了仁,我们会变成恶,那我们的生命也就此失去了意义。我认为,仁,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空间里都是必须品。仁的价值于我们的生命来说就好比空气之于我们的生存。之所以生存与生命不同,即因为我们有思想、让自己的生命有价值有意义,每个生命存于世间的理由各不相同,却都是为了活得更精彩,让自己能感觉生命之花在身体与心灵间开放,而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的则是心,是我们的思想,仁则是基本。自古以来就没有恶人能够有好报,仁才是正道,是我们一生都要去践行的道义,唯有心中怀仁,才能长存于世间。

TOP
334#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TOP
335#

关于仁的价值,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方面是对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对整个社会的价值。第一方面的功用会直接促使第二方面获得升华,第二方面又会反哺第一方面。我们总是说仁者无敌,这是说施行仁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只要有了仁,我们就能立于天地之中无所阻碍。“仁者乐山”、“仁者静”、“仁者寿”,我们施行了仁,心就会宽广的像大山,无所争,处于清心寡欲的宁静状态,自然能长寿了。当处于此社会中的人都达到这样的状态,我们的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了。处于这样的和谐社会中的人,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人的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变。仁的最基本的价值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他人的存在,他人的需要。人人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我们就成觉仁,变得豁达,豁达的个人的累积就会有豁达开放的社会。[em01][em01]

TOP
336#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讲求在追求仁的道路上能够使人处于一种安乐的境地,并且从中得到有利的一面。这也许就是孔子所说的得到仁的价值所在,而对于孟子来说,仁的价值更多的被他用来去劝服国君施行仁政,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又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果说孔子的价值更多的是体现在人与人 ,人的本性方面的话,那孟子的仁的价值就已经表现在国家里面,通过施行仁政而获得人民的支持,国家的富裕。[em01]
TOP
337#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经常谈到友爱、互助、包容、平等待人、、、、、、这些都是仁的表现。在你与同事的工作中,遇到了分歧这时就需要仁,也就是理解和包容。平等待人是指你在对待别人的时候你需要用欣赏的眼观去看待,无论对方是怎样的社会地位,都应当友善,互助;当然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平等的对待自己。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平等待人,也就学会承担和责任。这有利于个人发展,家庭和睦,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TOP
338#

     仁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人民需要仁德,社会上有了仁德,人民可以安居乐业。所谓“仁者无敌”,仁德能让人的精神不断强大,内心趋于宁静,做事稳重不急躁。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私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要做大事就先修仁道,做到内心宁静,经得起考验。
TOP
339#


​    仁者无敌。

    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

    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孔子德政思想的发展。《梁惠王上》说:“保民而王,莫之御也”。他以为民请命的姿态,言辞充满现实批判精神,当面批评梁惠王和邹穆公。一方面要求“省刑罚薄赋敛”,“取于民有制”;另一方面反对兼并战争,提出一句名言“春秋无义战”,认为战争发动者驱使人民流血卖命目的在于争夺土地和城池。

    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积极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十多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改革开放成果喜人。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国内人民也免受对外战争、内部动荡等的伤害,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孟子仁政中的“保民而王,莫之御也”。

TOP
340#

仁德就像音乐,可以净化人们的沾染尘垢的心灵,缺少仁德的世界不会让我们立马死去,但是会使生活失去活力,生命失去光泽,生不如死般的度过一生。“仁者乐山”,大概是因为山峰孕育了更多的大自然生灵,能够为它们提供永久的庇护。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忙于奔波生存,缺少对仁德的思索与追求,缺少对众生的关怀与怜悯。仁德的价值在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启示我们关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物,拥有仁德之心的人往往怀有正义感、责任心、使命感,也因此能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灰心丧气,最终实现他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TOP
341#

如果有人问:“仁有何价值,人多少钱一斤?”我会回答:“仁,千金不卖。”现代人,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吃喝不愁,可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却空虚,无聊,自杀现象越来越来频繁,找不到心灵的净土,归属。原因是人们淡忘了“仁”,人们在工作之余,不会想到自己如何能把自己过得更加的充实,去践行仁,去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知者乐,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人们活得越来越自我。忽略了自己内心的家园,精神的需要,而仁正是人们需要的,是人们心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心灵鸡汤,它能让人们在繁杂的都市中,保持最真的自我,所以说仁,千金不卖。
TOP
342#

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内容。仁者爱人,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与敬爱。孔子“仁”的思想强调人伦义务,希望人人尽伦尽职。所以为人处世就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爱人”解释“仁”,作为仁德的根本标志,他不仅希望以“仁爱”精神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以“仁爱”原则来安邦定国。如果我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仁爱,那么,礼治社会就可以实现了。由此来看,仁爱思想,也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

TOP
343#

做人和做事首先需要我们正直磊落。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按事物发展的逻辑推理,这种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跌跟斗。
TOP
344#

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TOP
345#

仁的价值:

       正所谓仁者无敌,说的是施行仁政的君王,必然赢得民众的拥戴;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是无人可敌的。如《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施行仁政是“因”,上下同欲是“果”。或者说:施行仁政,是实现“上下同欲”的必由之路。这些都是仁的价值的体现,通过仁,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要达到这一步,是要对仁的修养达到了圣人之境。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过正反对比说明仁者无忧,无仁者众叛亲离。仁可以让一个人,受到万民的爱戴,同时对于无仁者,也可能被天下抛弃,这就是仁,通过仁,有的人坐拥天下,但是有的人由于背弃仁,所以受到万民唾弃,这就是仁的价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