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五、仁的价值 [复制链接]

196#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已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孔孟皆提倡以仁为本,孟子更多的体现以仁政治国,而孔子侧重的是修身,即个人的修养。


曾听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可见仁对国的重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可见仁对我们的重要。


仁,于国于民,于古于今,治国,修身,其价值与意义犹为深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 20:05:37编辑过]

TOP
197#


中国自古就喜欢把医生和“仁”挂钩。把医术称为仁者之术,但是现在的社会真的令人很是害怕,很是担心。最近,“甲流”袭来,大学也不免成为受害者之一。每天都必须测量体温,弄的人心惶惶。不幸,我也感冒了,抱着慎重处理的想法,到校医院去看病,校医院人很多,医生让来人自己去量体温。也罢,大家都是20多的人了无所谓。量吧!结果,量好体温,终于可以和医生讲讲自己的症状了。我认真的对医生说着我是因为跳舞的时候服装太薄,着凉了,正讲的我的症状,医生不耐烦的打断,“我知道了,到后面去拿药吧,不好就来打针”。医生大笔一挥,在挂号签上写的密密麻麻。无奈,只好乖乖去取药。怎奈,回宿舍准备好热水,准备吃药,见药品包装的说明书在一旁,就顺手拣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风寒感冒患者忌用”几个大字写在说明书的显眼处,心中不免凉飕飕的,再看其他的药,全是风热感冒的药。冷汗吓出一身,就连我们这种没有医疗知识的人都知道,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药是不能混吃的,否则会有反效果,结果身为医生,居然给我这个风寒感冒患者开一堆风热的药,如此的不负责任。连责任感都没有,更何谈作为一个医生的仁人之心。“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作为医生更为重要,所以,仁对于国家,民族都犹为重要。

TOP
198#

孔子最核心的价值:“仁者爱人”,就有了生命内部的根基。正因为是从自己出发的对他人的爱,大家便认为是具体主义的或特殊主义的爱,而不是普遍主义的爱。但我认为,“仁”这一观念仍是普遍的,是从具体通向普遍的。具体的感情及其对生命的意义非常重要,这是不能忽视的首要问题,也是必须首先强调的问题。
TOP
199#

“仁者爱人”是社会和谐的精髓。为什么人们总在怀念雷锋,学习雷锋?为什么雷锋能成为世界明星人物,这是因为五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最美好的品德/在雷锋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延续。雷锋是一个自觉的、知道做什么而能够做出的人,他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一辈子做好事,能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尊师尊老爱幼----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无论是崇高的,还是朴素的,因为我们都有理由去想。于丹论语心得中谈到,当我们描述自己理想的时候,就是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的时侯。而人的社会化进程就是人由自然人转化为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

   什么是自然人?当一个人天真童趣,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在意,想怎样就怎样,由着自已性子的时候,那他就是一个自然人。
   那么,什么是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呢?就是一个能用道德、纪律、规章制度、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的人。我们在初中的思想政治中就知道“人没有绝对的自由”,换句话说,能在框架的限制中寻求自由的人就是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
   社会规则不是天生就知道的,正如孔子云:“我非生而知之者”,是在后天的生活中“敏以求之”。只有通过孜孜以求的认真学习,我们才能导致自身行为的改变。国际上通行的说法是“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
TOP
200#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已经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孔孟皆提倡以仁为本,孟子更多的体现以仁政治国,而孔子侧重的是修身,即个人的修养。

曾听过秦论中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可见仁对国的重要。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可见仁对我们的重要。

仁,于国于民,于古于今,治国,修身,其价值与意义犹为深远。  

TOP
201#

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仁”的价值

    儒家传统人文精神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自我,二是社会,三是自然,四是天道。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都和儒家文化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从个人角度讲,是修身养性;从社会层面看,是齐家治国。合在一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保持持久性和谐,如何使人心与天道相辅相成,前提是二者都要具体落实,都要十字打开,这样才能彻底彰显儒家所代表的人文精神。

TOP
202#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TOP
203#

南怀瑾先生的翻译是:“孔子说:‘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这是不是跟上句相互矛盾了呢?其实不是,上句说有仁德的人要有正确地“好恶”,而这个“好恶”不过是“亲疏”有别。“小人”到处都是,怎么办呢?把他们都杀掉么。这恐怕是不行的,那怎么办呢?你既要疏远他们,又要包容他们。一个有仁德之心的人,尽量要做到就事不就人。正如南先生所说的:(一个有仁德的人)好比一个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所以说一个真正有志于仁德的人,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爱护他,对坏的也要怜悯他、慈悲他、感化他。
TOP
204#

曾经听一位长者说,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是爱,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以前自己涉世不深,对这话的理解不深刻,再加上年轻气盛,认为武力和财力才是闯荡江湖的不二法宝。知道后来见到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在他的一言一行上让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仁者爱人。这位企业家其貌不扬,个子不高,甚至还有点驼背。但他的话语是那么的慢条斯理,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哪怕是角落里的人,他的每一次注视都让你感受到他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你。这位企业家的另外一个身份是慈善家,他承诺在自己去世后将所有的财富捐出去,不求任何回报。那一刻我真正读懂了什么叫做大爱无疆,什么叫做故仁者无敌。

TOP
205#


       仁的价值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水与火对与人们的价值,并且远远超过了水与火对人们的价值。。“仁”精

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其中“爱民”就是 “仁”的重要精神内涵,“爱人

”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

”的一种表现方式,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

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自

己在生活中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 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

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以说仁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精神艺术。

TOP
206#

读《先秦诸子》
有感读易中天的《我读先秦诸子》之读后感易中天教授说:读孔子见“恻隐之心”,得“仁爱精神”;
读后感:仁爱是发扬扬道德的基础。有了仁爱就可以培养“忠恕”之道,有了忠恕思想,就可以忠于你所在的国家、团队、和家庭,就能对家庭、团队、国家负责任。就有“泛爱众”(《论语》学而第一)的博爱思想。有了博爱思想,才会“周急而不继富”(周济或帮助急须帮助的人,而不承受现有的财富)。有了“泛爱众”的搏爱思想,就能发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就能尊重人权,不侵害他人的权利并能保护自己的权利。把西方的博爱的道德观融入到我们传统的道德观之中。读孔子不仅懂得“仁爱精神”,还懂得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把自己融入到社会当中。懂得如何向社会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如何发扬六种品德,如何防止出现六种弊病(《论语》第十七章“六言六蔽”)。使人变得聪明而有智慧。
   易中田教授说:读孟子见“浩然之气”,得“义勇精神”;
   ,人们有一万个理由来表彰“见义勇为”者,却没有丝毫理由批评“见义不为"者。不能相信不讲社会成本的“舍生取义”。同时,也要对“义”有个诠释,孔子所说的“义”是“忠义”、“大义”、“道义”、“仁义”。,正是不能全面理解“义”的内涵所产生的后果。因此,理论工作者向社会传达“义”的信息时,有义务诠释“义”的真实而全面的含义,才不会误人子弟。)
  读后感: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做事,不怨天尤人,自强不息,走自己的路。
(读后感:我的体会是,易教授的体会“超凡脱俗,比经典还经典”。对全面弘扬国学和东西方道德观价值观的交融都是有益的。对思想文化不能“独尊”。“独尊”就会堵死。就会变成死水一潭,中国历史正是从汉朝起,独尊儒家之术,造成社会两千年的周而复始的停滞不前。今天已经开放,应该允许多种思想文化并存。把思想堵死,社会就不能进步)。
TOP
207#

仁”其价值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运用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仁”教导我们绝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仍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巨大的价值。

正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仁义之事,是不求任何回报的,已经作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当某种特殊危机发生的瞬间,人们都是会自觉不自觉的伸出援助之手,在那个时候我想没有人会在那种状况下想着之后要有什么回报或者好处之类的,这就是仁义的表现,这就是仁义之事。所以仁义之价值并不能用任何金钱或物品所衡量的……

TOP
208#

自尊自爱是仁的一个内容,那么什么是自尊自爱,自尊自爱有什么好处呢?我就粗浅的说说我的认识吧:自尊自爱就是要肯定自己,认同自己。就是要告诉自己我能行,就是要表现出自信;自尊自爱就是要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古之圣人,其出人也亦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人留下的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风气,我们不能丢,这是在肯定自己后的必要补充,能保证我们取得成绩后,在鲜花与赞美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会迷失方向;自尊自爱就是要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超越自我,给我们以动力去战胜困难,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做我自己,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美德。它让你明白,自己很平凡,也很优秀;自尊自爱就是要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每个人都希望受人尊重,但受尊重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受人尊重是一种幸福。 所以,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尊;要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自爱!

TOP
209#

在诸子百家中,我之所以偏爱儒家,多半是因为儒家是最完备地阐述了爱的哲学,其仁爱思想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爱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那些和我们相隔千年,未曾谋面的古圣贤同样也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爱也是可以像接力棒一般,一棒再传递给下一棒,直到永远。如果真能那样,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副如何安乐和谐的理想状态!

感谢儒家的大师们,是他们的热爱文化浸润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你,让我们懂得爱是一路走过,情是点点滴滴。

我们学习“仁”的精神,一言以蔽之,就是重视对人性的终极关怀。让我们常怀一份悲悯情怀,去关爱这个值得我们关爱的世界,以及那些需要我们关爱的人们吧!

TOP
210#

 孔子的人学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与人格完善问题的学问。孔子的人学思想是继承殷周以来神人关系、天人关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这一层面而言,孔子的这一思想实质上就是实践性的人学。"仁"的学说,构成了孔子人学乃至整个儒家人学思想的价值核心,它既是一种道德原则,又是一种认识方法,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境界和价值目标,在孔子"仁"的思想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命运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而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