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106#

孔子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思想结构,“仁者爱人”,宽容的对待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仁”不止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每一个人,都可以对别人做到“仁”,“平时恭敬,办事认真,对人保持忠诚”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些,也就做到了“仁”。
TOP
107#

孔子在这里阐述的仁问题中“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推及到当今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对我们的华夏子孙在国外的行为的思考。老师时常举我们中国人在国旅游的例子。在国外景区中国人兴奋异常,在景区经常做出一些滑稽让外国人耻笑的行为,而仁要求的不仅仅是外在国内知书达理,在国外更要求我们的行为庄重,宽厚,诚实,慈惠。身为一名中国人,在国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国外更应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规范我们的行为,能做到这点也就必定要内心“仁”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一定境界。这也恰恰体现出个人"修身"的要求。

TOP
108#

: “仁者必有勇是孟轲说的。  孔子说的仁道就如他所说的一样对众人按照亲疏所付出的不同。 其实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方式。
 孔孟如丞相  老庄如帝王  管韩如爪牙。  孔子的仁单方面的剖析来看无非就是自己做好无论他人怎么看并将之推广这么做的人越多越好有利于社会稳定。
TOP
109#

仁,是一种博爱,是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的集合体。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的传家宝,是治国的立世之本,也是众德之首、万善之源。正如古人所说:"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TOP
110#

孔子以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来解释仁的内涵,其实回望中国历史,那些永垂青史的智者们都是将这些思想作为他们做人处事的准则。从小在课堂里学习着,渐渐从生活中感受到这些精神的重要性,并认真完善自己,让仁的精神渗透进自己的血液。作为一名女生,庄重、慈惠是十分重要的,我看重内在的美,认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女生会散发出别样的魅力。作为一名学生,成熟、勤奋、宽厚更是需要学习的,在现代社会,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同时看重自己的内心,尤其对于女生来说是重要的,以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TOP
111#

  仁是众德之总名,亦是众德之根本

TOP
112#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TOP
113#

最近很多负面的事件让很多人对社会失去了信心,对人性也不再抱着信任的态度。认为我国目前的人性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很多人因为那次“好心人扶老人,反被赔钱”而不敢再扶摔倒的老人了。因为这个道德的悲剧,更是造成了整个社会更多的悲剧;小悦悦出车祸后,在她急需帮助的时候,多少辆车从她身边走过,可最后却是同样的弱者救了她……我们很多人在看到这样的事件时,除了同情受害者,更多的是在指责那些没有扶老人的,没有救小悦悦的人……  我们这样做就可以改变这些悲剧了吗?  就可以让悲剧不再重演了吗? 我们为何不反思一下自己呢。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切?   我认为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不能忽视的是:我们是否真正的具备了做一个仁人的条件?我国是礼仪之邦,但我们的仁性行为在哪?仁者是如何爱人的?他又是如何成仁的?一个仁人,他具备这样的品质:忠恕之道,一以贯之;仁者,正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能行恭、宽、信、敏、惠之者,于天下为仁。那我们如何成仁呢?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相信当我们都参透了这些,仁性不再只是春秋战国时的,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施行的,社会将变得更美好,和谐的笑脸将会更多…
TOP
114#

一般都说,孔子的“仁”是要求人们去“爱人”。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爱”呢?墨家也讲“兼爱”,可是作为孔子后学的孟子,严厉地批判了墨家的“爱”是盲目的“爱”。因为天下人都要爱,那么岂不是自己的族亲和外人无亲疏之分了么?所以孟子骂墨子是“无父”,可见儒家的“爱”要从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扩充到其他人,即“等差的爱”。在判断人们的行为是否合乎“义”的标准时,孔子往往贯穿了他的“仁”(爱人)的精神。如弟子曾问孔子,当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儿子是否应该告发父亲的时候,孔子的回答是“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才合乎“爱有等差”的“仁”的精神。在此情况下,大义灭亲的事正不合儒家的原则。
TOP
115#

“仁”的精神具体贯彻于行动,就是“忠恕”之道。“一以贯之”的“贯”即“行事”的意思,所以孔子强调实践“仁”比了解“仁”更重要。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所以“仁”的精神之客观化的体现,就在于“忠”“恕”之道了。所谓“忠”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的,也就是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自己想要的事情,也希望别人能够拥有。所谓“恕”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说的,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强迫别人接受。这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规定,实际上决定了人们的伦理规范。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考虑一个行为是否合乎社会正义的时候,其实就是应用这两个标准。当然今天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潮更能够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消极的标准,但是儒家所要求的是更积极地改变世界,而不是独自享有“幸福”,要兼善天下,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一面,也很重要。
TOP
116#

孔子认为人的主观努力才是实现“仁”的最终动力。“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就是说,人只有主观努力了,“大道”才能实现。之所以如此,在于人是道德自觉的主体,即人本质上是道德的人。古代讲“天命”,“天命”何以能贯注于人,主要在于自己的主观修养,所以君子要“敬德不已”,以获得天的青睐。孔子告诫弟子,“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也就是说从每个人的潜力来说,人都是道德的人,只要主观努力发挥出人的道德本性,作到“仁”的要求就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与其将获得“大道”的希望寄托于等待“上天”的旨意,不如转向关注自身的努力。这样孔子进一步弘扬了人的主体性,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天命观”。

TOP
117#

“仁”的精神的实现不在于高高在上的“天”,并不意味着“仁”的实现就是现成的,人们随随便便就可以达到的。实际上,孔子将“仁”的实现纳入自己主体努力的范围,同时又把它树立为了人们努力的最终目标,而达到“仁”的境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古代的圣王,如尧舜禹,大概才是孔子心目中实现了“仁”的精神的代表。所以,在与弟子的讨论中,孔子从来不承认自己是“圣人”,也从不许称自己已经达到了“仁”的要求。称孔子为“圣人”,是到了汉代才有的事。孔子在他的时代进行的是一种“君子”的教育,“君子”,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向“圣人”努力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所以在理解“仁”时,我们要注意,孔子是在为人们的道德努力定立了一个最终的目标,也就是为我们实现“仁”定立了意志的方向。而在定立了向“仁”努力的方向以后,我们的不断进取、按照“仁”的要求来规范行为,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以“达成”义来理解“仁”,而必须以“过程”义来体会“仁”。也就是,避免把“仁”理解为“静态”的,而应该把它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明代许多人把“仁“的实现理解为“现成良知”,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人们那个不断努力向“仁”的过程,而认为“仁”的境界很容易就实现了。
TOP
118#

在向“仁”努力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充满了选择。因此,可以做符合“仁”标准的事,也可能选择做违背“仁”的事情。儒家要求定立成为一个道德的人(“成德”)的方向的同时,并不排除人有可能在现实选择中,有时背离“仁”的要求。所以,人们总会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就看你是否能定立住自己“成德”的意志。人对这种意志力的追求,就象人们都喜欢美的东西,厌恶丑的东西那样,所以时时刻刻“向仁”,就好像大家的味觉都倾向于好吃的东西一样。君子就是要追求“仁”的,所以说“君子去仁,何乎成名?”又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要时时刻刻象喜欢美食那样,去追求“仁”的理想。可见 ,即使今日此时达到了“仁”的要求,或许明日他时,便违背了“仁”的要求了。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颜渊,他恐怕是得到了《论语》里孔子最高的评价,也不过说颜渊“三月而不违仁”,其他时间则显而易见,都有未能按照“仁”的要求来行事的。所以,《论语》中记载了许多孔门弟子问“仁”话,孔子很少给于正面回答,总是反问这似乎还达不到“仁”的要求吧?可见,一时达到“仁”的要求似乎并不难,难得是人们必须要不断地用“仁”的要求来同自己可能违背“仁”的行为做斗争,正是在这种艰难的“成仁”还是“违仁”的选择中,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才凸显了出来。
TOP
119#

儒家仁道精神包括人与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共生等多方面道德准则,在仁道、忠恕、理欲、天人合一思想中都显现出一种价值取向。仁道精神虽产生于过去,却对广泛关注发展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有利于维持国与国之间的和平,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仁道精神是儒学的核心和特质。由于它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所以后人可以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开发心智,认识自然,治理社会。儒家的仁道精神尊崇仁爱,利于融洽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TOP
120#

儒家仁道精神的超越意识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也就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任何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儒家认为个人命运是和群体命运、社会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人要爱自己就必须得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一个人既要铸造自己的理想人格,也要培养他人的道德情操,还要优化社会的风俗习气。孔子为实现自己的儒学理想而孜孜以求,孟子终身宣扬仁政主张,他们都是尽力将个人思想上、生活中的仁道原则推广于各个方面,力求建造出理想的仁道社会。对他们来说,成人与成己、造就社会与造就个人同样重要。《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三纲”为目标,同样也是突出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儒家仁道精神的这种社会责任意识对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启迪我们要超越自我,胸怀人类,思考未来,要将自己当作是现实社会和谐的生力军,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同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在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成就个人的事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