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211#

  “德”字的使用溯源: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但孔子“德”的含义是什么呢?在孔子的观念中,“闻道”难,“知德”不易。《卫灵公》记载: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孔子既然说“知德者鲜矣”,可知,孔子是把“德”的范畴当作一个高、难、深的学问看待的。“德”字在《尚书》中频繁出现,至春秋时代使用仍相当普遍。但孔子认为,真正“知德者”很少,这就说明,孔子之所谓“德”与当时该字的普遍使用义有所不同。由于学者们的学术思想不同,“德”的使用义常常不同,在春秋时代已有许多种。即便是最善于“正名”的孔子,因语言环境不同,在使用“德”字时也有内含义和外延义的区别;如“小人之德草”中的“德”是无褒义的,而“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中的“德”则是指具有褒义的美德。
TOP
212#

  仁,众德之本。仁也是孔老夫子思想内涵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仁”,不仅是最基本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讲“仁爱”,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中国人至今仍视为有德者为“仁人”,无德者为“不仁”。“仁爱”思想,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主要价值取向和道德要求,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品质。在今天,讲仁、爱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践价值,仁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TOP
213#

“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德行,每个地方都在宣扬,人人也都懂得,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寥寥数几。德行德行,做到有德之行方为仁。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庄重的态度,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表情姿态、服饰装扮都应该存有一种庄重的仪态。为人宽厚,待人真诚,也会得到他人的拥护。勤奋踏实肯干也就会取得成就。我们都想成为我们自己所崇拜的优秀人物 ,真正优秀的人不只是外表的光鲜亮丽,更有内心的沉淀。我们要以德为本,不忘初心,成为真正值得尊敬的优秀人物。
TOP
21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自古以来都有不同的的说法,不同的人对仁有不同的看法,当不同的弟子向孔子问仁,孔子用了不同的回答,说明了仁的多样性。仁有多样并不是说明仁有很多,相反,仁是唯一的,多样性表现的只是它表现的形式,但其内在的本质却始终不变,即使每个人对他的说法不一样,但是我们心里依然对它有一个相同的判断。我们不该关心什么叫做仁,而是心里应该明了什么是仁。
TOP
215#

"仁"一个被说了被教育了无数遍的字,很空洞,不能一味的用理论来教育,尤其是对小孩子,在价值观养成时期,更要注重用行动的教育,不管要做言语的巨人还要做行动的巨人。
TOP
216#

我认为,“仁”与基督教的“博爱”精神,以及一般社会所提倡的对弱势团体、人士的慈善精神,是完全相贯通的,是每一个懂得中文的人所应该认识,并且身体力行的优良价值观.。这应该也是仁的现代意义吧。
TOP
217#

上述材料让我不由想起一类独特的人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是是当今环境下精英人才中的畸形产物,其突出特点是忽略了其应当追求的人生价值与人格完整。他们能够认知外部所有知识性世界,却唯一不能认识到内心的情感诉求。他们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应有的德性品质,这种缺乏导致了他们多重人格产生。而德性应是人优秀品质中的一种,是由理智或智慧在正确道德观念的前提下根据有利于具有者和他活动于其中的共同体及其成员更好生存的根本要求培育的德性是一种自古以来社会要求人们养成的优秀道德品质。中国古人便有“九德”之说。《尚书·虞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中国传统德性与核心价值观本质上具有相通性,弘扬传统德性也有助于扼制“精致的利己主义”在人群中的蔓延。
TOP
218#

仁,是一个非常广泛的范畴,从仁与礼的关系上看,孔子认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礼的内在的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互为依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仁和爱上来看,仁是中心,爱是延伸,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如:泛爱众而亲仁。仁是一切的基础,也成为的众德之本。中华传统美德无不能从仁中找到解释。仁也是我们应该去努力实现的,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仁义礼智信,仁在首也就理所当然了。
TOP
219#

“仁者其言也讱”。本质上,“仁”不是一个要讨论的问题,而是践行的问题。“仁”是德性的统称。孔子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
TOP
220#

要做到恭、宽、信、敏、惠,平时恭敬,办事认真,对人保持忠诚。做人不能丢弃这些原则,要保持良好的品质,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重德重义,就是讲道德、有情义、重品行,体现的是吉商为人忠厚、处事诚信的道德品格。
TOP
221#

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各种道德的总和。仁包括个体修养、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如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他说: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刚毅木讷近仁” (《子路》)。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 (《子罕》)。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宪问》)。总之,仁是各种品德的集合体,仁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格体现。
TOP
222#

从仁与礼的关系上看,孔丘认为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是礼的内在的主导因素,礼是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互为依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孔丘看来,礼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对人的外在约束;仁则是人的本质,是修已。爱人的内在自觉性。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则人的行为完全成为外在强制的结果,不仅会使人失去人之所以为人的特点,也会使礼变成僵化的东西,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则人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社会就不会有正常的秩序和安定的环境,社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就不会正常地运行下去。因此外与内,礼与仁必须统一起来,以礼的准则行仁,以仁的自觉执行礼。
所以,孔丘在《论语》中,一再强调那些不合人道的事情,如杀人殉葬、贵畜贱人以及不合仁政的昏君独裁、肆意聚敛、贪冒无厌、奢侈骄泰等等,都是不合礼的东西,应当予以摒弃。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意谓不仁的人是谈不上什么礼和乐的。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这是再次强调仁是礼的思想基础,认为没有仁的思想内容,仅有玉帛、钟鼓等礼的形式,是不能叫作礼的。总之,孔丘是要用仁的原则来改造旧礼,引仁入礼,创立新礼,发挥仁的积极作用,这才是“克已复礼”的真正意义。
TOP
223#

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TOP
224#

孔子在这里阐述的仁问题中“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推及到当今反映的社会问题是对我们的华夏子孙在国外的行为的思考。老师时常举我们中国人在国旅游的例子。在国外景区中国人兴奋异常,在景区经常做出一些滑稽让外国人耻笑的行为,而仁要求的不仅仅是外在国内知书达理,在国外更要求我们的行为庄重,宽厚,诚实,慈惠。身为一名中国人,在国内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国外更应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的形象。这就要求我们时时刻刻规范我们的行为,能做到这点也就必定要内心“仁”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一定境界。这也恰恰体现出个人"修身"的要求。
TOP
225#

天地对待万物,一视同仁,给每一种生物,即使是最卑微的微生物,都提供了不同的生存环境。所以,正直的人要遵守宇宙之法则,做到仁、智、勇,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