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314151617181920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六、众德之本 [复制链接]

226#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遵循孔子之道,仁之道,方能定国平天下
TOP
227#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TOP
228#

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庄重就不会导致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勤奋就会有成就,慈惠就能够使唤人。仁是道德的根本,没有仁,道德就无从谈起。往往仁与智慧是联系在一起的,懂得仁的人往往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往往又是仁慈的,有时候仁就是一种智慧,智慧又是一种仁。
TOP
229#


我们传统的“经”,精华,是我们的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断代和失传只能让我们成为民族的罪人、历史的罪人。我们的教科书常常拿历代的英雄人物教育我们的孩子,却从不问英雄当年读了什么样的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活水源头来”,而源头水于渠水,更甚于自来水。为什么我们弃源头水之甘甜而奔向渠水和自来水
TOP
230#

关于仁,是否是个艰深的话题,孔子解释说很简单。做人保持自己的基本原则,诚实可靠,勤奋,宽厚,做到一些基本的品质,并注意随时保持,坚守自己的原则,就能做到仁道了。
TOP
231#

儒家仁道精神的超越意识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有着强烈的担当意识,也就是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任何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儒家认为个人命运是和群体命运、社会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的,人要爱自己就必须得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一个人既要铸造自己的理想人格,也要培养他人的道德情操,还要优化社会的风俗习气。孔子为实现自己的儒学理想而孜孜以求,孟子终身宣扬仁政主张,他们都是尽力将个人思想上、生活中的仁道原则推广于各个方面,力求建造出理想的仁道社会。对他们来说,成人与成己、造就社会与造就个人同样重要。《大学》以“明明德”、“亲民”、“止於至善”“三纲”为目标,同样也是突出了这样的价值取向。儒家仁道精神的这种社会责任意识对培养现代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它启迪我们要超越自我,胸怀人类,思考未来,要将自己当作是现实社会和谐的生力军,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同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在为人类谋幸福、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成就个人的事业,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TOP
232#

仁意味着庄重,宽厚,诚实,勤奋,慈惠,这些确实都是人类的美德,作为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够具备这些自然好。但是如果认为具备了这些美德就一定能有怎样的好处,那就不很妥当了,甚至也是非常靠不住的。比如,一个人庄重固然可以避免受到庄重的人侮辱,但却不一定能避免受到不庄重的人的侮辱。一个人诚信,自然会比不诚信的人优先受到任用,但是诚信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仅仅做到诚信还是远远不能满足被任用的要求的,被任用的主要因素还是要有才能。至于做到慈惠,原本是做人的本份。如果是为了方便使唤人才去故意慈惠,那未免失去了慈惠的本意。
TOP
233#

孔子曾和颜渊谈到“仁”的问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就是说,我们追求“仁”的过程,其实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存天理灭人欲,让自己的身心符合正确的社会规范,如果全天下的人民们都能这样去做,那么也就达到“天下归仁”境地,恢复唐虞三代的先王之治的盛世了。并且,对“仁”的追求完全是由自己个人所决定的,此事不关乎他人,一个人如果对“仁”有着热切的追求,那么不管环境如何、不管他人如何看待,都可以有所进步;相反,如果本身并非真正地追求“仁”,那么即使获得别人的支持,也是没有意义的。
TOP
234#

读了这么多,关于仁者何为,其实我周围的同学,包括我自己,对于这个问题,都不敢妄下定论。但《论语》里的一些解答,却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子张》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闻强记,善于质疑,结合实际。若能够做到这些,就不知不觉进入到“仁”的境界了。
《雍也》里,“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能够从身边的人与事来谈仁,是实行仁的有效方法。而《论语集注》里也解释道:“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状仁之体,莫切于此。”
《述而》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孔子自己也不称自己为“圣仁”,只是将之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追求的境界。
由此观之,中国哲学所传输给我们的,不外乎是这些概念:做圣人很难,但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圣人。这种积极的济世观念,直到现在都在深刻地影响着我。
TOP
235#

  这一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仁和智的统一.
.《艺文志诸子》中有一段:及鄙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意,而不知别亲疏。这里虽本言墨家,在此也适用。实际上也间接说明仁脱离不了智,智同样也离不开仁的道理。虽然《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本意并不是说像孝顺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别人的父母长辈,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关爱别人的孩子,而是在强调赡养孝敬自己长辈为前提然后不应忘记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同理,在抚养关爱自己孩子的同时,不该忘记关心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孩子。孟子是在重点强调爱自己老,幼的前提,之后要记得别人的老,幼。这是有亲疏关系,前后次序的。
  仁不是泛泛地爱便是仁,而是用智引导的有次序的爱。
  况且,我们对亲友的天然的亲近和依赖也是天性之所为之,智之所导向,只讲仁,而忘乎智,大概是与人心相悖,与天性相背的吧!
TOP
236#

仁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TOP
237#

陆贾所提供的治国方针以“仁义”为主,以“无为”为最高理想。陆贾认为仁义是拯救危乱的方法:“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他还以仁义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陆贾认为,政治的最高理想是无为:“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何以言之?昔虞舜治天下,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谟如无忧民之心,然天下治。”陆贾赞扬无为,就是企图把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糅合在一起。
TOP
238#

善的内在对道德是至关重要的。孟子曾在与告子的辩论中比喻“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水虽然无所谓东流溪流,但是会向下流。而人性之善,就如水之向下。体现了一种善内在于人的思想。“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同前),在“杞柳之辩”中,孟子强调仁义是人内在的性质,而因为仁义又包含在“四端”之中,于是我们不难推出“善是内在于人的”的结论。
TOP
239#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仁”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原则,有没有实施“仁”,问自己最清楚,“仁”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唯一的观众只有自己,所以有人在场无人在场对于“仁”是实施没有影响,不会增多一份也不会减少一分。康德说,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一生,一是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仁”的思想与之何其相似,“仁”,是准则,是对自己的约束,处理体现在对思想的影响,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里。对自己怀有美好的品质要求,始终严于律己,对它人能设身处地的考虑事情,在困境时不颓废堕落,在顺境时不自大或目中无人,抱有“仁”的思想,处事不惊,温润如玉,却又让人有一种无法忽视的能力。
TOP
240#

        仁,是一种道德修养,一种人们应该通过道德内化而培养形成的为人准则。只有符合仁的素养才是君子,仁是君子作为的源泉和归宿。在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情形下,儒家的仁学思想体系作为人类共同的伦理道德基础,对人类文明的共同和持续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