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271#

仁者爱人,仅仅有仁的思想还不够,还需要通过实践来践行“仁”。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见到身边的好事要加以学习,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做到。尽管当今社会上存在一些不“仁”的做法,但社会整体风气是正的,我们需要对社会充满希望。而我们新一代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我们更加需要以实际践行“仁”,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形成一个“仁”的风气。发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
TOP
272#

践行仁道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也不是靠嘴上说说而不付出实际行动。践行仁道也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仁道,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提升个人品质,也能改善不良的社会风气。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自觉践行仁道,社会会更加美好。
TOP
273#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如果能够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对待别人能尽心尽力,仁爱宽厚,那他就是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一个怀着仁爱之心的人,当他在生活中见到弱者、处于不幸之中者,会对他们表现出真诚的悲悯和同情。
TOP
274#

仁不是空口谈谈而已的东西,他需要长年累月地坚持,事实上任何一种品质都是如此。
TOP
27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TOP
276#

儒家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
TOP
277#

        仁即爱人,真正的仁人不是将仁字挂在嘴边的,而是将仁付诸于实际行动。现代社会实现了空前的发展,但人们之间的关系仿佛越来越疏远和冷漠,比如当看到路边的乞丐时,大多数人选择了漠视。一个只有物质的社会是不完整的,精神也需要进步,也就需要践行仁。践行仁,其实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比如作为大学生,我们可以成为志愿者,去做社会公益,服务于社会。我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去践行孔子的仁思想,我们会生活在一个很美好的世界。
TOP
278#

仁,要以己仁及其彼仁。对自己,我们要自尊自爱,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其次,我们要爱亲人,以亲爱之心对待自己亲人,以爱惜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亲人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最应该爱护的人,人应以孝为先。然后,要爱人民,墨子曾经说过: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四海之内,互敬互爱,只要是人就应该去爱,爱其所有,爱自己所拥有。最后我们要爱大自然,是大自然给与了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没有大自然无私的奉献,我们一无所有,天地与我一起生长,万物与我融为一体。
TOP
279#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仁“不单单只是一个口号,是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其价值的。它体现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中,是言行的准则。建设和谐社会不能只求经济发展,仁道精神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TOP
280#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TOP
281#

孔夫子的仁道非常人可信的仁道。 不懂佛的人侍奉佛。 不懂孔子的自然膜拜他。     “仁者必有勇”是孟轲说的。  孔子说的仁道就如他所说的“爱”一样对众人按照亲疏所付出的不同。 其实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方式。 孔孟如丞相 。 老庄如帝王 。 管韩如爪牙。  孔子的仁单方面的剖析来看无非就是自己做好无论他人怎么看并将之推广这么做的人越多越好有利于社会稳定
TOP
282#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要践行仁道,首先不能做出违背仁义道德的事情,万钟不辨礼义而收之,万鈡与我何加焉?其次内心也要坚持仁道,虽然即使对圣贤来说也是很难做到的。
TOP
283#

孔子说:“立志于大道,遵从道德准则,依从于仁道,游身于六艺之中。”
富和贵是人们所需要的,不通过正当的途径,即便有了富贵,也不能安处;贫和贱是人们所嫌弃的,不通过正当途径,即便处于贫贱之中,也不自我嫌弃。
君子离开了仁,怎么成就名声呢?君子任何时候都不违背仁,匆忙急迫中必定如此,颠沛流离时也必定如此。
TOP
284#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孔子认为人要做到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才能拥有仁爱之心,然而孔子又说道:当仁,不让于师。就是仁爱是第一位,虽然孔子提倡尊师重道,可是在仁爱问题上就是老师也不能想让,我想子张若不同意孔子关于仁爱所提出的五个词语,孔子必定也会欣然接受的,因为这就是孔子的仁爱,也就是所谓的仁者爱人。
TOP
285#

仁道非人道
人道主义与仁道主义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体系,前者是反集权、反君主专制主义的;后者是调和君民矛盾,维护君主专制主义的根本利益的。“人道主义“是舶来品,它始至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作为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产物,人道主义的正解是“自由、平等、博爱”,以人为中心,仁道与人道的区别不在“博爱”,而在“平等”。“仁道”是中国由奴隶制转型封建制时期的道德指南,是到的家孔子对“君与臣”、“子与父”、“夫与妻”的伦理总结,以君主为中心,可以说,受教孔子“仁道”之人,是“被驯化的奴”,而非“平等的人”。儒家的“三纲五常”,“三纲”无“人”,“五常”无“勇”,所谓“仁道”,那是圣人为他们“坐稳奴隶主”着想,被此洗脑的人,不会“犯上作乱”。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