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3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复制链接]

166#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重要的 儒家仁学思想对当今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和启示意义。孔子指出这是一种最具普遍性的人性本质。在《论语》就有这样的话,“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典型体现了关心人,爱护人的具有普遍性的仁爱精神。故郭沫若把孔子的仁学称为“人的发现”。它告诉我们要把人当作与己一样的类来看待,即以人为人,当然也只有具有这种仁爱精神的人他自己才是人。 后之孟子不仅也主张仁即爱人,还扩大了仁的对象和范围,从爱人扩大到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种由近及远由人及物的仁爱学说,既有等差原则,又有极大的普遍性。这对今天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资源和启示意义在于这种仁爱精神可以化解人际间的各种矛盾,也可以消除庸俗的人际关系和走味的人际关系,充满仁爱就能待人以仁,待人以心,尊重他人,给人以尊严,如此就会珍爱生命,乐群贵和。

总之,怀有仁爱之心,持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交往原则,能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毫无疑问的。
TOP
167#

道德首出,仁为根本。同时要求正心诚意、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修己安人、仁民爱物。
TOP
168#


道德首出,仁为根本。同时要求我们正心诚意、正己正人、成己成物、修己安人、仁民爱物。在新时代也要积极践行“仁”,将“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
TOP
169#

我们通过经典学习,对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们如何去践行仁呢?我觉得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仁以爱人,先要学会爱自己,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真心去帮助别人,宽容别人。
TOP
17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要求我们将道德心(品德)与道德行为和道德智慧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美好的道德心(仁慈爱人之心)、美好的道德行为(仁慈爱人的行为)、美好的道德智慧(仁慈爱人的方法和艺术)三者必须统一起来。美好的道德心是基础,美好的道德行为是目的,美好的道德智慧是桥梁。三者缺一不可。

TOP
171#

孔子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提高国家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为人民服务。但是有很多官员拿着国家的钱,去满足自己的私欲,处处作威作福,从而使得现在社会上很多老百姓认为成为国家干部就是一条稳定的致富之路,对国家干部也没有什么信任感。实现一个国家的人们对他们的掌权者失去了信任,那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该怎样稳步实施。同时也有一批批优秀的国家干部,致力于为人民谋福祉,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在人民的心中,这才是中国的好官。为政者要表里如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TOP
172#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的一生都在亲身践行着他的仁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华儿女应该铭记并传承的。中国现在飞速发展着,但我却时常感觉到,太多对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精神,现在的中国人忘了。只是盲目的向往西方文化,中国人的生活渐渐充斥着咖啡、牛排、情人节.....可是对我来说,最应记住的是那些几千年被我们的祖先视为生命的仁爱礼义观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肩负起将这些珍贵的信念传承下去的重任。以仁爱律己,以仁爱济世。

TOP
173#

中华十大义理学习心得

学院名称: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    别:人文学部

年    级:2011级

专    业:文  秘

姓    名:王珈佳

学    号:11311002

时    间:2012年4月25日

电    话:18206739479


   “仁” 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又是道的一种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孔子的儒家思想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仁,就是二个人字,从这个字的形我们看到了这个意思。古人的意思显而易见,这便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的简写。同样这句话中两次使用二人组合,也就是仁的意思了。同时,仁是来自于人天然的善良本性的。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故仁又有仁爱之说。仁也就是仁义,仁义由爱而生,《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也就这个意思。“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做:“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解释。“仁”,指人心,人皆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所以仁是爱的根本,爱应该是建立在仁慈品质之上的。仁与爱是相互统一的、无法分割的,仁是品性,爱是情感。一个人的仁慈品质不只有在道德行为中能够体现,在爱的情感中更能显现无遗。  

    仁的对象无非就是自己、亲人、民众和自然。首先是对自我的自尊自爱,其次是对亲人的孝悌之爱,再次是对待万民的仁义之爱,最后是对待自然万物的博然之爱。刘备曾礼贤下士,凭仁义笼络众人心,使诸葛亮、关羽等文人武将感激涕零,一生为之所用。同时他的仁义又使得樊城百姓心甘情愿地跟他渡江弃城,东迁西迁。因而刘备是因其仁义得到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能曹操、孙权抗衡一时。反之,萨达姆唯我独尊得实行独裁政策,用残酷的手段去控制百姓,可见不讲仁义是其政权的倒塌的根源。所以, 对待朋友,对带天下黎民百姓,我们应该讲仁义,但对待敌人我们却不能讲仁义。正当楚军渡水前来交战之际宋国之仁使之交败,宋军战败的根本就在于其对敌人的仁义。    

    因为小家的幸福和平安需要在大家的平安和幸福中得以实现,所以,要想获得个人的平安和幸福,就必须保证家庭的平安和幸福;要想保证家庭的平安和幸福,就必须让他人也平安和幸福。然而这都需要有人性本质的仁才能完成。“仁”思想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理论渊源和它的基本构成要素。保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法制和宏观调控等制约市场经济的非市场经济因素之间必要的张力、寻求二者的平衡是社会主义中国健康发展重要条件。同时仁也是国家能够生存和谐;人类能够繁衍生息   ;家庭能够幸福和睦的思想根基。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仁”作为一种传统的品质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们在铭记的同时更要仁智统一,把行仁道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如何实行仁义,并把其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的实践中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德性、理性、感性在心灵中的统一。使我们从内心到行为不断的成熟富足;使各家庭到个人更加幸福和睦;使大家到各小家繁荣进步;使整个世界和平发展。

TOP
174#

[经典学习]  八、践行仁道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TOP
175#

真正仁义者,心系国家、心系百姓。要想践行仁义就得从全民做起。再者,在践行仁义的过程中,就不得论及贫富。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困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对仁的见地很是明显,只有做到了才能是真正的仁,没有足不出户的仁者。恭、宽、信、敏、惠,放到我们今天这个不断为金钱名利争夺者的社会,卸下了伪善的面具以后,我们真正做到是又只有哪些?我们对上司是谄媚;对地痞流氓是忍气吞声,去我们的邻居却斤斤计较;平日里听说德国人的时间观便注意着与他们的约定却忘记带那个父母的晚饭;勤敏是为了加薪,是在向女友献殷情;惠,不是有托与人就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合同,获得更多的利益......

怎样做到仁?我们有着先人的指导,我们并不迷茫。可我们有是怎么去实践的?我想起另一句话: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是否真当我们不再对我们的世界要求太多的利益时,我们才能更好地去实践仁!

TOP
176#

孔子所谓的践行于仁道,需要立志于大道,遵从于道德准则,依从于仁道,游身于六艺之中。我觉得是需要在人生的旅途中遵从道德的要求不断践行自己的仁德,要达到仁需要的是不断的的德性磨练啊,在磨练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式各样的考验但是只要你经得住考验你就是成功的。人的一生中总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尝变酸甜苦辣才算是真正的体验过人生,为了生存我们只是要不停的忙碌奔波,当我们满足了自己的物质生活以后我们就需要来考虑自己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才不会显得空虚,就像现在的非诚勿扰里面的女生,她们都喜欢有房有车有家底的男生,对于一个男生的个人努力却不看在眼里,只是注重物质方面,忽视了精神方面的追求,看人总是很势力,对于仁德的践行还有待提高。一个人如果你只是通过一些不道德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一些本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那么最后你只能变得一无所有,而且还会遭人非议。君子的品德在当今社会来提昌,大家反而会觉得多少有些虚假的充分在里面,人们的道德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道德变得商业化,变得利益化,丧失了原本的真性,我们只有不断的践行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我们才能够真正懂得什么是仁。
TOP
177#

孔子曰:“仁者,爱人”,仁者,要做到爱人,那才算是真正的仁者。仁者,即人的最真的性情的流露,并把这份真情推己及人,人人都能享受爱。孔子的“仁”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观点,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如果爱人没有建立在“礼”的基础上,那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子曰:“空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恶,勇而无礼则乱,之而无礼则绞”学仁即学礼。照孔子的说法,人们的行为处事要合乎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要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只有人们遵从了这个最基本的规范,才能成事。爱自己,然后爱他人,在礼的基础上,我们永远会获得幸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够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人。

TOP
178#

孔子曰:“仁者,爱人”,仁者,要做到爱人,那才算是真正的仁者。仁者,即人的最真的性情的流露,并把这份真情推己及人,人人都能享受爱。孔子的“仁”是建立在“礼”的基础上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的观点,不要强加在别人的身上。如果爱人没有建立在“礼”的基础上,那就失去了其最本质的意义。子曰:“空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恶,勇而无礼则乱,之而无礼则绞”学仁即学礼。照孔子的说法,人们的行为处事要合乎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要合乎一定的礼仪规范。只有人们遵从了这个最基本的规范,才能成事。爱自己,然后爱他人,在礼的基础上,我们永远会获得幸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我们才能够把自己的爱传递给他人。

TOP
179#

“践行仁道”,这对那些利益熏心的人来说是必要的。在利益面前,他们忘记了什么是良知,忘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忘记了他们作为公民,作为领导,作为商人所应该履行的职责。坑蒙拐骗,贪污腐败,问题食品的事件屡禁不止,这是谁的问题呢?归根结底,是人心出了问题,人心被蒙上了灰尘,它辨别不了是非,它只会去衡量利益的高低。如果人人都践行仁道,我相信人民的幸福指数都会上升,人们的寿命都会增长。反之,不践行仁道,终将会触碰到道德的底线,这个时候迎接你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TOP
180#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富和贵是人们所需要的,然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获取利益时也要事先想想“道”是否合法。为使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在今天却成了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孔夫子教育我们,在“仁”与不当的富裕中要以仁为重,即使身处贫困也不能违背仁的要求,在今天,情况似乎相反了,很多人在面临这二者的选择中毫不犹豫的会选择后者,因此才会有“三鹿奶粉”事件、“毒胶囊”事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