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910111213141516»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 九、行仁之方 [复制链接]

181#

        孔子行“仁”的方法之一就是“求诸已”,具体做法,就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攻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等。换句话来说,就是与人相处时,不断反省自己是否达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标准,从而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而不把一己之私强加于人;当别人尚未“己知”时,不断反省自己是否达到了“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论语•卫灵公》)的标准,从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颜渊》),“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当自己被误解时,不断反省自己是否达到了“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的标准,从而既“不怨天”,也“不尤人”(《论语•宪问》)。
        当然,除了内在的自觉反省,还可用周围的人来督促,正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由此,内外合一,达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的境界。孔子的学生曾子继承并发扬了这点,"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最后也成“仁”者模范,位列七十二贤。可见此法之切实可行也。
        其实,不光是个人需要反省,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政党也都需要反省。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经过不断反省,纠正了党内各种“左倾”和“右倾”错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我党经过全面反思,纠正了“反右”和“文革”等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总之,古往今来,成功总是伴随着反省而诞生,仁人志士当以此为重焉。
TOP
182#

实际上,孔子也罢,庄子也罢,陶渊明、苏东坡直至泰戈尔,古今中外圣贤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用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总结出一些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的道理。

  这些道理不是那些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吃力地去参悟一辈子。

  真正的圣贤不会端着架子、板着面孔说话。他们把活泼泼的人生经验,穿越沧桑,传递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暖;而他们在千古之前,缄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看我们仍然在他们的言论中受益而已。
TOP
183#

“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TOP
184#

       仁之道,首先在于思仁,在于自我修养的培养,然后才能去行仁。否则,仁也就成了空壳,也就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毫无现实意义。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其实就在向我们传达这种道理,心中有仁,仁便在我们身边。纸上谈兵的故事也告诉了我们另一个道理,有想法不实践,终会因此而失败。仁便也是如此,思仁、心中           有仁之后,一定要行仁,仁才能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传承下去。否则,只知仁,无人行仁,仁也就可有可无。
           在现在,“金钱至上”已经在狠狠侵占着人们的内心,此时,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澄澈的心,不断鞭笞自己,思己过,行仁行。古代的仁是以怜己子而到人之子,体父母至人之父母,而今天的仁应该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以怜己而到怜他人,以体他人至天下人。
TOP
185#

仁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境界,而为了实现仁,需要付出很多实际行动。而这些行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总体来说,就是贯彻对他人的爱,发自内心为他人着想,自然就会推己及人,仁爱待人。不仅仅是儒家,佛家也曾有,将心比心,便是佛心的说法。所有的恶行归根结底都源于人的自私和利己,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不考虑他人。故而行仁之方,贵在利人。
TOP
186#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假如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主张的话,那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可以看作为“仁”的途径,积极为人和推己及人两方面结合起来,形成实践仁德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忠恕”之道。“能近取譬”也是指从此心出发,将心比心,“己所不欲”,推知人亦不欲;我之所欲,人亦所欲。“忠恕”之道是实现“仁”的方法和途径,也就是“为仁之方”。
TOP
187#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以说是论语中仁的最高境界。为人者,并不只是先考虑他人,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考虑他人,几乎完全忘记自己。这才是真正的无私。
TOP
188#

       佛语有云,你眼中看到的就是你心中所想的。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夫子心中想着仁,仁自然就来到了。若想要做到仁,那就要时时想着仁,时时明白践行仁的做法,这样才能做到有仁德,才可以把仁表现出来。
TOP
189#

何为行仁之方?孔子说心里想做到仁,仁就来了。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心存仁爱,才能处处行善。古代君王若能施政为民,那就可以称之为仁君。正如我们国家所坚持的“以人为本”的准则,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就是仁爱的现代化表现,也是我们国家的行仁之方。孔子的行仁之方也时刻渗透着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即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同时我认为,若想要行仁之方,仍要坚持良知,坚持自己的本心,做最真实的自己,象花言巧语,伪善献媚这样的人,是缺乏仁德的,更不用提施行仁爱了。因此,我们要做到行仁,就必须与良知相结合,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
TOP
19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甚施于人。很喜欢这句话,也一直奉为人生准则。拿孔融让梨的故事来说,体现的是谦让,亦是仁的表现,孔融将自己喜欢的大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正所谓己所欲,甚施于人,而把大家都不想要的小梨留给了自己,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到别人的身上。同样,在生活中,你不想做的那些繁重的工作,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也同样如此,若能坚持做到这一点,也便离仁更进了一步。
TOP
191#

仁心仁术,谓有仁爱之心,方能有济世之术。称颂医生医术高明。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大医精诚》一文出自中国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
医德发展是与医术一起发展,传承至今。纵观古今中医各家,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德艺双馨之医家,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卫者医道尊严。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每年感染数亿人,并导致几百万人死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世界数亿人因此受益。目前,一种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屠呦呦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党和政府关心中医药、重视中医药、支持中医药发展取得的结果;是举国体制、针对中医药工作全国一盘棋取得的胜利,是全国科技工作者、科学家群体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中医药为人类做出的新的贡献。
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德艺双馨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践行仁爱之心的成果,只怀天地心,以天性善良、地德忠厚的心来为人处事,即有博爱心、包容心,自会产生仁爱心。这正是古代儒家提倡的仁爱之道!
TOP
192#

行仁有方。1929至1933,在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总统采用以工代赈的方法救济灾民,为他们提供了工作岗位,从而解决了温饱问题。同时,也大力兴修公共事业,为后民造福。这既是行仁的智慧,也是为政的智慧。
TOP
193#

孔子的仁学思想是:(1)孝悌之爱 (2) 忠恕之爱 (3)惠民之爱。在孔子看来,只有在家敬(孝)父母,出门敬(悌)兄长,才能把“仁”这种主观思想的精神境界的人,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才能“泛爱众”。而现实社会中,全社会都在构建和谐之音。
TOP
194#

行仁之方,便是要把仁传播给其他的人,时刻怀有仁爱之心丝毫无所怠慢,这便是真正的做到了仁。在传播仁爱方面我想到了很多的践行仁的大家,他们将自己对于仁的见解传播给其他人,这便是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让更多的人来认识以及重视孔子实行的仁,如果靠着这样持之以恒的努力,对于未来的中国有什么不能期望的呢?
TOP
195#

常听人说“杀身以成仁”。我认为当成仁的意义大于杀身并且成仁的意义是正向的时候,我们才应该杀身。杀身成仁不是我们懦弱的挡箭牌,不是我们无知借口,而是在国家受到威胁的时候一身军转,而是在长大的时候以脊梁挺起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