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礼的精神 [复制链接]

16#

        “礼”其实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礼”之精神其实就是自觉遵循它以规范社会生活和自身行为。这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因此,对长辈、对他人、对师长的恭敬之礼,并非体现了心,起立鞠躬更是每天都在重复的事情,生活在儒学发源地的我们,岂不汗颜?
        究其原因,无非是太执着于自身的利益,太以自我为中心,光等别人来行礼,自己却不主动先行礼。而反观古代先哲,他们都以宏观的角度讨论整个群体,不仅关心自己而且关心别人;不仅关乎现在而且关乎未来,这才是“礼”之精神体现,现在也没有过时。
        由此可见,传统礼仪除去等级性质和繁文缛节,依旧存在着大智慧,有所扬弃是必要的,但其本质精神是经久不衰的。
TOP
17#

礼,有6种基本含义
1.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
2. 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
3. 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
4. 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金。献~。
5. 古书名,《礼记》的简称。
6. 姓
TOP
18#

   礼的精神实质是仁,礼的表现形式是义,礼的社会功能是和,“现实中人性非善”正是礼存在的必要性,礼的存在意义是个体生命的安身立命,体现了最高的道德--中和--的精神。而“人性在本源处本善”是礼能使人性向善的最终根据。礼体现了“中庸”的精神--不偏不倚地适中处理本然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圆融精神。礼起源于人类的自然情感,但又对此自然情感进行合理的调适与人文的安顿,故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TOP
19#

学习礼仪首先是个人的需要,因为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个人素质,人人都学习礼仪,掌握礼仪,自觉执行礼仪规范,就容易沟通感情,使人际交往获取成功,进而有助于人们所从事得各种事业顺利发展并取得成功。其次,学习礼仪是社会需要,文明的社会是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人人重视礼仪,遵守社会公德,注意遵守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礼貌准则,社会就会更加和谐和安定。掌握规范的社交礼仪,能为交往创造出和谐融洽的气氛,建立、保持、改善人际关系。通过礼仪教育,可以让当代师范院校大学生们认识到应该积极适应社会,自觉参与社会活动,改造、变革社会环境,促使社会发展进步,同时改造、发展和实现自我。
TOP
20#

随着时代的发展,礼节规范也进一步进入道德品质范畴。礼的作用越来越强性化,越来越规范化。礼节也成为社会等级的化分。用礼调和人与之间的矛盾。用礼事感化敌对情绪化干戈为玉帛,用礼来引导人们向善达到和谐的境界,社会在进化,礼也随着进化,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业中。礼在调和社会秩序的同时,也被封建意识,极权专制利用。形成吃人的封建礼教,铸就了请客送礼忧患。腐蚀了正常的社会道德品质,传承为今天的官场腐败。婚礼讲排场,丧葬搞奢侈。把“礼” 用邪 了。有子在这里要点就是,用礼 来处理人际关系,既要和和气气,又要坚持原则。不能搞庸俗的一团和气。用礼来维持社会秩序,用礼来调解社会矛盾,用礼来构建社会和谐。用礼来完善社会道德标准。这就是礼的正当用途。
TOP
21#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符合礼的精神而践行礼的行为,在不同的时代都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以达到立身治国,维持社会关系,加强个人修养的目的。
TOP
22#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富有优良的文明礼貌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礼仪。礼仪是一个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标志。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礼仪看作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体现,把文明礼貌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是否发达的标志之一;对个人而言,则是衡量道德水准和有无教养的尺度。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将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
TOP
23#

如今的礼简化为礼貌,然何为礼貌,我认为这与论语中礼的定义相似,尊重他人,行为规范,举止得当。纵使现在的我们无法做到如古代君子般温文尔雅,我们也必须若若大方,行为举止得当,并且尊重他人,才不会被他人觉得没有教养。
TOP
24#

       如今的礼简化为礼貌,然何为礼貌,我认为这与论语中礼的定义相似,尊重他人,行为规范,举止得当。纵使现在的我们无法做到如古代君子般温文尔雅,我们也必须若若大方,行为举止得当,并且尊重他人,才不会被他人觉得没有教养。
TOP
25#

中国不仅是一个文化大国,还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国古代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中也有仁爱,礼尚往来,宽厚待人,仁慈友爱,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我家乡,每家每户都会有机会办酒(喜酒、丧酒、满月酒都是当地人自己办),因为地处农村,每家都不是很富有,所以就出现了喝喜酒要出份子钱,也相当于帮这家人暂时度过一个难关。下一次轮到其人家时,这家也会做相应的事帮助,这也是一种大众的仁爱。
TOP
26#

礼指的是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那么什么样才叫有礼呢?
首先要恭敬。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意思就是说,居于上位不宽厚待人,不恭敬的行礼,在丧礼中不悲哀,我怎么看得下去呢?”这描摹的就是一个无礼之人。
还有一点是要仁爱。“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谈得上乐呢?礼的精神是自己谦卑,尊重他人。
TOP
27#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TOP
28#

礼是中国的一种行为规范,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对礼制的要求更为森严。礼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达到精神影响的效果。随着中国的发展,封建社会的瓦解,近代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中国的礼制观念逐渐被淡化,优秀的传统和陈旧迂腐的观念好像同时消失了,这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遗憾。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人民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每个人血液中都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因此使优秀的文化礼制复兴也成为了我们的首要任务。有很多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教小孩子学习古文和中国古代的礼仪,实践了传统文化的复兴。
TOP
29#

礼是指道德的行为规范、审美的行为规范、有序的行为规范。一方面讲,礼代表着恭敬,既包含下级对上级的恭敬,也包括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另一方面,礼还代表着仁爱,孔融让梨、举案齐眉的典故,夫妻间的相敬如宾,为学时的尊师重道,都是通过礼节来渗透着对对方的爱慕与景仰。无论是恭敬还是仁爱,礼仪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美好品德。中国自古以来被称作礼仪之邦,自然礼仪也是无数华夏子孙所流淌着的生生不息的血脉。
TOP
30#

为何要学礼重礼呢?《礼记·曲礼》有云:“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总的意思就是:人与禽兽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礼仪道德的规范约束,社会遵守礼仪道德就安宁祥和,否则就很危险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