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思想上溯先秦,横贯中华文明发展史,影响着代代中国人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在其形成过程中,至少有三个节点和三个人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有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大儒“董仲舒”,也从这开始,中国对于君子和仁人志士的培养和评判有了客观的标准。
儒家“五常”思想源自儒家鼻祖孔子,在面临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他提出了“克己复礼”,“为政以德”的思想,明确了“仁”和“礼”的思想,同时认为“仁”和“义”相辅相成,故而“五常”雏形便因此形成。
孟子作为孔子思想精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进一步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并提出富有性善色彩的“四端”之说,孟子认为,人心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四端扩而充之就足以天下太平,反之,连父母也无法侍奉。孟子在论述四端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四心与四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 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端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不学而能”不虑自知”的,具有先验特性,“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认为,亲亲为仁,敬兄为义,并且这种“良知”“良能”是“孩提之童”生而具有的,并将这种“本心”视为“本性”,使得这种“善”为“性”获得永恒和先验的意义,体现出孟子的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