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132333435363738»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511#

学习完陈教授的中国十大义理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的内容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这甚至让我怀疑人性。因为这十大义哪怕是《水浒传》里的108位好汉也不能够做的齐全。人人心里都明白道德素质的重要性,都知道要做一个心地善良,仁爱、讲义气、懂礼貌、重诚信、有忠义、懂孝顺、知廉耻、有毅力、促和气的人。这样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就可以利国利民,强国强民。可是基本都被现实打破了,我这样分析了一番,心地善良的人被讲义气的人欺负了,懂礼貌的人就觉得不公平了。当重诚信的人被怀疑忠心,和气就伤了。懂孝顺的不灵光,廉耻就开始不稳定,那股子毅力就被埋在了人们的心底,最终成为了人们只知道需要做一个有“义”的人,而到底怎么做,悄无声息。其实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不过我想做全不了十大义,那每一项都有点儿,其中几项突出点吧!就拿我个人来说,仁和义那是先天应有的,但是这得分人,对恶人,仁、义那会促使恶人更恶。算为第二道线。礼和廉,是一种基本,待人礼貌不但给别人好印象,对自己也是一种素养。廉同样有给人好印象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保护自己。这两者应该形成基础底线。忠和孝则是千百年来首谈的话题了,为人忠孝天经地义,可是我看了《都挺好》后感觉,忠孝一定要建立在家和基础上,否则再天经地义,也会徒增悲哀。故而算作第三道线。智和信,则是后天去培养的,在这便不多说了,我将它算为第四道线。最后就是毅,这一项代表了我的自控力,及坚强力,它虽然在底线里很容易被打破,可是它的存在就如精神一般,永远在,打破后的恢复力也是最强的,因此我将它排在第一道线上。总的来说,我给十大义理根据自身重新排位为:“礼、廉、仁、义、和、忠、孝、智、信、毅”,我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不忘初心,与道德前进,与素养作伴,追求十大义理!
TOP
51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看了这篇文章后,猛然发现过去的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了,竟然只知道仁爱礼智信,还以为是孔子提出来的,没想到是董仲舒!若在此之前别人问我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我想我肯定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不出,就算勉强说了,也不过是毫无逻辑的泛泛之谈。我想身边很多人也竟是如此,然而,中华精神早已不再仅仅浮于言语,它早已融入了千百年来华夏人民的方方面面,在乎一言一行之间,在乎一书一典之间。刻入灵魂的东西是无法忘记的,只有自己忽视不在意的。因此我认为当下大兴中华义理教育,主要是为了唤醒人们灵魂深处的中华精神,加强其对当代青年的影响。这里整理的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就十分全面系统,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兴趣,也十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同胞们加入义理学习中来,志同道合,同行中华义理!
TOP
513#

        从“义理”二字来看,义字,善也。义,从我,从羊,我向上呈现美;理,《说文解字》说:“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所以,理字,有物之规律、纹路的意思在。两者结合起来,可见,义理是十分美好的东西,它本身是美的,故君子“喻于义”;义理是人须遵循的规律、准则,就如同人要行走于路上;义理,是内在的,我们秉持义理需要由内而外,充实自身,故而,面对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我们不仅要明白它们的概念,更需要洞察它们的结构,这样才能整体性的把握到它们,知其一贯性,才不会将之支离、分割,才能更加清晰地明了它们。
TOP
514#

“仁义礼智信”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兼备了个人心性品德与人伦关系规范的双重特点。孟子最初提出了“仁、义、礼、智”四个基本德目,到西汉董仲舒把它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十大义理中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个范畴,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精神。十大义理为我们处理残酷、不公、野蛮、愚昧、欺诈、背叛、忤逆、贪腐、软弱、冲突等大多数社会弊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指导,大有借鉴价值。它是经历数千年的考验,并由历代圣贤表达出来,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作为中华民族的共有的道德精神与价值观,作为统一的社会意识规范,它成为我们实际生活中,行为上、思想上的向导,终将我们导向和谐、文明。
TOP
515#

中华十大义理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可以说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很好的总结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如文中所言,“可以全面、系统、完整地表达中华民族精神。".中华经典典籍数不胜数,而我们通过对这十大义理的学习,就能基本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内涵,对于我们的人生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TOP
516#

《论语·里仁》里,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大道至简,用“忠恕”二字高度概括夫子之道,且“一以贯之”,真已经简之又简。

及到《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里的“一言”,只剩下一个字,那就是“恕”,而且不是曾子的转述,是孔子自己说的。

恕什么?

恕辱。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对于辱,佛教六度的教导是“忍”。而“恕”,我觉得是比忍更进一步,是精进了知万物、禅定观照无常、般若产生慈悲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

恕己。

假如辱来自于外界、来自于不可控的他人和命运,那么还需要宽恕的,是自己。宽恕自己只是凡夫俗子,宽恕自己胸无大志,宽恕自己技不如人,宽恕自己小富即安,宽恕自己只想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说到底,恕一切可恕之人事,而一切人事皆可恕。

通读《论语》,是喧桐布置的作业。这次通读,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个字。然而就是这一个字,值得一以贯之、终身行之。
TOP
51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质朴,即人类先天的本性,人类先天的本性是自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但人不能总是停留在质朴层面,与不进化的原始社会一样粗野无礼;文,是人类不断积累的文化,经过人类的加工和修饰,是千百年知识经验的积累,而过度重文,便易虚伪不实。我们应学会先质后文,即绘事后素。当你的温暖纯良邂逅才华横溢,那才是最美丽的遇见。
TOP
518#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在我看来是高度凝练了历代智慧的箴言。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和谐。十大义理在日常生活中的践行,有利于个人品质的培养。比如十大义理的第一条,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孔子明确指出行“仁”之方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当今社会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某一些不良的违背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道德滑坡,风气日下。倡导“仁”的精神,可以养成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重良知、重道德的优良品格。学习中华十大义理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相切合的。我们每一个人应学习并以自身的行动去践行这种优良传统文化。
TOP
519#

对于中华十大义理,我之前不甚了解,看完陈老师详尽的解释之后,我认识到这十大义理是中华民族千年来形成的十大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每一个都对我们为人处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些精神,从个人到国家再到民族,世代传承,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不断发展强大。
TOP
520#

在本帖中对中华十大义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阐释了它们对于现在社会的积极意义,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十大义理,可以全面、系统、完整地表达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它与我们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我们更有着积极的探索意义,儒家等经典作品的精华被提取出来,我们应该积极去探索学习,通过经典教育来领悟中华民族传统核心价值。
TOP
521#

中华十大义理,是从传统文化中传承下来,并与新世代结合,全面、系统、完整地表达中华民族精神的十大范畴。旧瓶是从中国古代一直流传沉淀下来的精粹,是人民实践中得出的精神价值,到如今仍有其实用性;新酒是到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民族精神有了新的内涵,人民有了新的需要,我们紧跟时代的脚步,让传统精神文化与时代结合,产生了一些符合现代文明的新内容。旧瓶装新酒,中华十大义理应该被学习传扬。
TOP
522#

今天我来谈谈中华十大义理中的“仁”学,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孔学又被称为仁学。一般儒学研究者都以为,仁之核心体现在下面这句话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一种克己的功夫,也就是内修的功夫,所以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的仁是本体的爱,这种爱的体现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勇不是指孔武有力,不是不怕死的勇敢,而是指见义而为的勇气。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如果一个人有勇无义,那么他必然是一个莽夫,有道德修养的莽夫会给社会带来混乱,无道德修养的莽夫会以盗为生,为害社会。这是孔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子路的问题时说的:“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按照儒家的理解,义与利相对,利是指个人的事,相反,义就是指众人的事,或者说是对众人有利的事,所谓“义者宜也”。所以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义是需要学习才能了解的,因此好勇必须好学,因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TOP
523#

中华义理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仁。“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
TOP
52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十大义理》确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十大主题,就各主题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并正确区分出其精华和糟粕。同时,从上百部文化经典中选择经典语句,按一定顺序进行编排,并加以解释。主题鲜明,取材广泛,结构合理,系统全面,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条认知中华文化精华的捷径。于丹讲《论语》心得,是用大众化的表达方式,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解读《论语》,而《中华十大义理》一书则是让历代圣贤自己站出来讲述他们的思想,把他们的种种看法直接呈现出来。
TOP
525#

回复 511楼代雨婷的帖子

《中华十大义理》确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十大主题,就各主题的内涵作了系统阐释,并正确区分出其精华和糟粕。同时,从上百部文化经典中选择经典语句,按一定顺序进行编排,并加以解释。面对中华十大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我们不仅要明白它们的概念,更需要洞察它们的结构,这样才能整体性的把握到它们,知其一贯性,才不会将之支离、分割,才能更加清晰地明了它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