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376#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中华十大义理,不仅仅只与学生相关,对中华民族各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我们需要坚守这十大准则,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讲义气、有礼貌、重教育、讲诚信、守忠贞、有孝心、重清廉、有毅力、懂合作的人,这不仅是对自己自身的磨练与洗礼,更是为他人为民族做出贡献。世界上多一个坚守着十大义理的人存在,民族就多一分强盛的未来。同时,我们更需要传承这些义理,给我们的家人,朋友各种各样的人,我们不仅仅受益于这些准则,更发扬了它们的魅力,中华民族也将跟着受益。
TOP
37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广大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实践出来的,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个人的生命实践和道德实践。
TOP
378#

长久以来中国人就注重于修身养性,“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作为经典的儒家文化核心,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个做人修身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愿意与自身修养好的人交谈或相交,欲使人尊重你,内在修养必不可少。不仅是自己做好这些,而且还要宣传这些,因为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TOP
379#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仁爱、义气、礼节、智慧、忠诚、孝顺、廉洁、毅力、和谐。这是我对这十个字的理解。区区十个字,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现代教育的缺失,一味的给孩子做题,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品德的教育。我不能说这十个字我都做到了,但我一定对努力把这些记在脑海中,并不断提醒自己。而我还想说一点,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我还认为,己所欲勿强加于人。
TOP
380#

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是广大劳动人民实践的成果,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就直接体现出民族的核心价值。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以身作则,在生活的点滴中展现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价值观;一点就是要让民众接受教育,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经典结合在一起,把单纯的学习与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融合在一起,让每一个人都去靠近,去领悟优秀的传统核心价值,去除糟粕,取其精华,并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现代核心价值体系。
TOP
381#

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义理更是中华名族的人文精神,传统道德,人生哲学,生存智慧,名族精神,价值观念的有机整体。从王阳明到曾文正公,中华义理其实离我们的生活也并不遥远。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剧作者都在潜移默化的向我们灌输着中华义理,比如《琅琊榜》中对于王阳明心学的体现,又比如《北平无战事》中建丰同志心心念念的曾文正公。
中华义理有待传承,由此切入点更可衍生兴趣引发深入研究。
TOP
382#

中华民族十大精神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出的最基本的道德理念。这或许只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就算是圣人也不可能完全遵守,但却需要我们不段的向其靠拢,因为这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心有所向,有所敬畏才不至于糊涂的走一遭。
TOP
383#

从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看,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和活动空间,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
在千万年以前,追溯到生物的进化,从单细胞动物开始,到直立行走的人类。最初的人类,因为对万物的不确定,内心里谨慎而迟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他们祭神、占卜,做各种事情来探视自然的心意。渐渐地,人类走向文明,也拥有了更多盲目的勇气,开始探索自然、了解自然,自以为熟知自然,掌握自然,于是越来越不把自然放在眼里,征服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强烈。为了自身,越来越不理会地球的死活。而当遭遇了自然的报复,发现环境的恶化,才开始亡羊补牢,却也是本末倒置地,以为自己掌握着自然的命运。
TOP
384#

。管仲有“四维”之说,包括礼、义、廉、耻,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基本范畴,董仲舒有“五常”之说,包括仁、义、礼、智、信,宋代有“八德”之说,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ersonName ProductID="孙中山" w:st="on">孙中山ersonName>先生提出“新八德”,包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通过对中华文化的解读,通过对中华民族生命实践的考察,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笔者认为十大范畴,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可以全面、系统、完整地表达中华民族精神。
TOP
385#

义理十大,不仅囊括了中华传承的核心思想与精神,也是天下人立身之本。但是弃义理而趋从考据、训诂者古而有之。
义理一学,更重于思想和精神,以文字概述,则难以贯彻始终,也无法在对错之间泾渭分明。天下义理无论何时都是相对的,站在不同立场,各自分别。
泓水之战,毛泽东论宋襄公是蠢猪一样的仁义道德。但是抛开战争,宋襄公可谓仁义,不失诚信,有君子之风。然而涉及战争,宋襄公又偏离了孙子“兵者诡道”的思想。那么到底什么才算是义理的真谛,义理在某些地方的使用到底是对是错?
这就免不了“白马非马”。
我想立足义理,必定需要一个根本,那么根本是什么?
在说到“信”的时候,想到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有一句“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我觉得形容地非常好。仁义道德在自身建设中是必然重要的,也能感染身边的人,但是固执于其中,则势必过于极端。要在明义理和用义理之间做权衡,我觉得金庸先生的一句话很值得搬上来——“为国为民,侠之大者”,那么我的总结是义理是立身之本,但是若为了大义家国,可弃义理乃至舍身而成大道。
最后编辑刘晓彤 最后编辑于 2015-12-10 16:52:10
TOP
386#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个字,深藏着中华民族无尽的文化底蕴。感觉自己即使明白这十个字的意思,却也难以做到。会觉得学习中华义理是一种享受。这些哲学不仅值得我们一生的学习,更值得我们沉淀到血液里去,融入到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生于中华,我们自当散发中国人的涵养,自当有中国人的骄傲。
TOP
387#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华义理作为中华名族伟大的精神灵魂,积淀着中华儿女亿万生命践行的成果,在历代圣贤之士不断地践行和完善下,逐步形成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遗产。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不仅有四大发明的科技成果,也有中华十大义理的人文成果。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TOP
388#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十个字恰恰道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光辉灿烂的发展历史,在这一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正是这种源远流长、历久弥坚的中华民族精神,才使中华民族能饱经沧桑而不倒,历经磨难而不亡,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以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只有正确理解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长期相互交流、融合,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民族心理,凝聚成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仅表现在各民族之间平等交往、共同发展,而且表现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和平共处、友好往来上。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不仅是陶冶性情、磨砺人格的重要环节,而且是立身、持家、治国的根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精神的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是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开拓创新的不竭精神力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四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个主题。
TOP
389#

“仁”是古代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因为儒家的发展而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人格境界及哲学概念。“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
TOP
390#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