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4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中华十大义理 [复制链接]

361#

陈杰思的《中华十大义理》确立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十大主题,这每一个义理都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悠久历史和文化。书中汇集历代经典语句,让古人自己站出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 其内容条理清楚,思想深刻,更关键的是只有我们都认同的才会深入人心。
TOP
362#

中华美德源远流长,现在我们的着装虽然西化,但中华名族的传统仍在。相信只要名族文化不被摧毁,中华名族的复兴是必然的。
TOP
363#

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传统道德、人生哲学、生存智慧、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称为中华义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十大主题。国学经典于我们不仅仅是背诵,更是要去理解,并努力践行。让“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植根于我们心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才无德的孩子是危险品、是毒品。”作为华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品读国学经典,践行中华义理。让我们优秀的品行在我们的校园中、家庭里、社会上发光放彩。
TOP
364#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需要传播给更多青少年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对孝的理解感触较多,我在外求学,半年回一次家。在外的一两年时常给家里打电话,父母对我的关心和温暖让我思家之心甚浓。现在大三,学业正忙,渐渐地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有时父母打电话过来时,我正忙于做实验或者其他事情,没有跟父母好好的聊聊天。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我觉得孝不在于物质的好,而在于陪伴。毕竟亲情不是物质能够衡量的。所以,无论多忙,跟家人聊聊天,将来陪在家人身边,当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TOP
365#

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义理是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也需要传播给更多青少年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对孝的理解感触较多,我在外求学,半年回一次家。在外的一两年时常给家里打电话,父母对我的关心和温暖让我思家之心甚浓。现在大三,学业正忙,渐渐地很少给家里打电话,有时父母打电话过来时,我正忙于做实验或者其他事情,没有跟父母好好的聊聊天。孝是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我觉得孝不在于物质的好,而在于陪伴。毕竟亲情不是物质能够衡量的。所以,无论多忙,跟家人聊聊天,将来陪在家人身边,当是世上最幸福的事。
TOP
366#

亲民之心与爱人之行起于何处?起于性体之自律性,此自律性内涵真、善、美三类创造规律与运行法则。儒家偏重其道德行为和道德创造之律则。此道德律为性体之无上命令与绝对命令,依循此无上命令,对内得心安,得解脱,得永恒,得圆满,得(先验)智慧;对外实现一切道德创造,成就一切道德行为。人生之价值,生命之意义,合赖此道德创造与道德行为得以成立,得以实现。此价值为人生之终极价值,此意义为生命之究竟意义。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后朱子发扬之曰:“此儒者之学,必至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也。”(《白鹿洞志》)“赞”具三义:①帮助、辅佐义:如赞助、赞成等;②主持义:如古之“赞礼”;③夸奖、称扬义:如赞叹、称赞等。“赞天地之化育”即辅助、主持、称扬天地之化育,就是将我们内在的心体、性体自发而出的道德之创造,与天地之化育(创造)贯通相应,融合为一。天地之化育与个人之道德创造本来即一。心体、性体在天地间,即表现为生化养育万物;心体、性体在人际间,即表现为一切道德创造和道德行为。故吾人之道德创造与道德行为,本来就是天地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一部分。在儒家,道德秩序即是天地秩序,天地秩序即是道德秩序(天地是依循着道德法则而化育万有的)。

“参”者,三也。意为如此之人,可与天与地,鼎足而三。天地为化育创造之源,与天地鼎足而三的人,同样是化育创造之源。“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之“可以”二字为假设语,意为如果我们对内在的心性不限,不束,不塞,不离,反而时刻扩充之,彰显之,显扬之,贞定之,如此则可以达至“参天地,赞化育”之圣贤化境,以圆满地实现亲民爱人之道德创造与道德行为。

亲民即化民。此“化”字有教化、转化、通化、感化、以及化境之化。教化者,以古圣先贤之思想和德行,教导民众,令民众生有所由,死有所归,言行有则,创造有源。所谓化民成俗者也。若此,则民风归厚,文明畅达。转化者,将一切世间不平、气质之偏、本能兽性(生物性)、物欲之私、自我无明、虚假幻妄、暴戾邪魔等,皆正之以心性之光明而扭转之,化除之。通化者,将一切身心痈疽病患、社会颠倒混乱、天地晦暗失常,皆以心性之自然、自律、自明、自足、自生等之力而畅达调适之。感化者,“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周易·系辞(下)》)寂然不动者,心性为体;感而遂通天下者,心性为用。心性即为体亦为用,心性全用为体,全体为用。圣贤者,心性之化身也。圣贤以心性之自然、自律、自明、自足、自生等之力,于内而为形体精神、言行举止,于外则感物化民。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孟子·尽心(上)》)意为,儒家之君子或圣贤,其为道德之化身、心性之化身,他们的思想言行所被之处,身形举止所致之处,一切人与物,无不感应而转化。虽千万里之外,或千百年之后,随感赴应,无远弗届。佛家称此心性之自然、自律、自明、自足、自生等之力,为佛力,为法力,为般若力,为三昧力,为大悲力,此力最为不可思议,神鬼莫测。佛家又称此力为“加持力”,加持力通俗地讲,就是影响力、感化力。在此加持力之影响下,一切不正之事物,悉皆归正;一切贪嗔痴,在此加持力感化下,悉皆转化为戒定慧。

  

在止于至善
TOP
367#

对中华文化理解得越深入,就越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情在里面。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我每次几乎都是喟叹继而惋惜,为她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而感动。高中时期,上政治课的时候不停背这两句,但真的只有理解了,才能明白这两个词意味着什么。很骄傲,这么长这么久她都没有丢,很惋惜,因为我们现在一不小心就会丢。
TOP
368#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会活动中,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礼仪一旦形成,就有一种相对独立性。我们今天的礼仪形式就是从昨天的历史中继承下来的,有不少优秀的还要继续传承下去,而那些封建糟粕,则会逐渐被抛弃。
TOP
369#

阅读完了这篇中华十大义理,我回想起了不久之前,学校组织的一次教授演讲。那是一次让我影响深刻的演讲——我还记得那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教授,带着眼镜,慈眉善目。在演讲之中,他反复给我们讲授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他呼吁现在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要过早的扎入社会经济利益的洪流中,要多把时间花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探究之中。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当时的演讲会场顿时活跃了起来,兴致昂扬中,老教授即兴唱起了传统的曲目,让久在现代社会环境包围下的我们接受了传统文艺的洗礼。可见传统文化有他独特的魅力。中华传统道德义理更是能引导我们树立良好的三观,三观正了,作为现代青年,才更能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TOP
370#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统领。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被称为“汉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TOP
371#

正如有人所说:“于丹在“百家讲坛”上讲《论语》心得,是用现代化、大众化的表达
方式,以个性化极强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论语》。陈杰思所著《中华
十大义理》一书,则是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让历代圣贤自己站出来讲
述他们的思想,将他们关于十大主题的种种看法,直接呈现出来,或许更
真实、更全面、更有思想的深度,将学术性与普及性统一起来。"
TOP
372#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指引作用是永远长存的,孔老夫子的经典值得我们去认真钻研学习
TOP
373#

经典教育应当以儒家经典为主,其它诸子的经典为辅;圣贤经典为主,诗文经典为辅;中华经典为主,外国经典为辅。一个人首先要读儒家经典,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之后,有了分辨能力和抽象思考的能力之后,再去读道家经典、佛家经典。因为,道家经典及佛家经典讲的是一些奥妙高深的道理,儿童时期难于理解,或者容易走偏。况且,道家经典及佛家经典的一些观点同儒家经典是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让儿童面对不同的观点,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所适从,难于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圣贤经典与诗文经典相比较,圣贤经典是本,诗文经典是末。必须以圣贤经典为重,如果只背诵诗文经典而不诵读圣贤经典,则是弃本逐末的行为。诵读圣贤经典,体悟圣贤之道,才能理解并体会诗文经典中所蕴含的义理。否则,只能停留在表面文字层面,而不能体悟诗文中的精神。中华经典与外国经典表达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但是,中华经典因同中华具体的人文环境与历史传统相联系,也与中国人的意识与潜意识相应,因此,学习中华经典效率最高。
TOP
374#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国人素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著称于世。点个赞!
TOP
375#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读了作者的文章才真正知道何为中华十大义理,自己平时对传统文化一点都不关心,看来真的要好好学习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本应该传承并发扬光大,但我们却将其伤害的变体鳞伤,今天我们的社会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个人中心主义”,人们只为自己的利益或家庭的利益而不顾社会、国家的利益,如今我们常说人心冷漠与当今社会“仁”、“义”的缺失不无联系,我们难道不能互帮互助,爱己爱人吗?我们要建一个和谐社会,不从个人出发怎么能行。所以我们对别人要以微笑来相待,要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让那份纯真再回人间。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