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526272829303132»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复制链接]

421#

中华经典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中华经典教育有六个方面的意义: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平。这六个方面的意义只有通过对经典的学习才能得到更为合理的阐释和发挥,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中华经典教育,
TOP
422#

    孔子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精神导师,是十大义理的奠基人。《论语》一书建立了十大义理的基本框架,历代圣贤为之添砖加瓦。管仲有“四维”之说,包括礼、义、廉、耻。董仲舒有“五常”之说,包括仁、义、礼、智、信。宋代有“八德”之说,包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孙中山先生提出“新八德”,包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以十大义理为核心的中华道统代代相传,以致永远。
    中华经典教育在当今社会是必不可少的。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TOP
423#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学习经典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存在方式就是以文字形态存在于经典中,学习经典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中华经典中承载着许多中华传统美德,学习中华经典,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学习经典,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
TOP
424#


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没有这一环中国不可能有新的文化建设,因为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强大的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未来的中国是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所以,弘扬传承中国的国学文化其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今天就国学的当代价值及意义,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第一,重振国学必然对唤起文化自觉,恢复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民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民族,并不在于这个民族的地域、肤色等等先天的因素,也不在于这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后天因素,而是主要在于这个民族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造就了中国人,是中华民族的根本之所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第二,重振国学对挖掘国学的当代价值,提高国人的道德水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提高国民的精神生活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一向重视人的培养和规范,目的是把人训练成为有良心,有道德,有思想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庭有责任感和义务感的人并由此形成一系列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这是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历代优秀的儒家都把理想人格作为自己修身的首要追求。
TOP
425#

回复 61楼武科大刘志勇的帖子

倡导国学经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比较有价值、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历史文化。学习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复古,而是它关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TOP
426#

回复 2楼陈杰思的帖子

倡导国学经典,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西方有位学者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谁都希望自己幸福,可谁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无庸置疑的是,我们都认可童年对于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呢?我们在众多的教育内容中提倡国学经典教育,这是因为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是比较有价值、优质的教育,是奠定他一生幸福的根本。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经典历史文化。学习国学课程并不是要复古,而是它关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
TOP
427#

中华经典古诗词内容博大精深,诵读经典古诗文,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因,拔剑起蒿菜”,陆游的“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作品所体现出为国家、民族前途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感染学生的心灵。
TOP
428#

中华经典教育其实本来就是应当作为现代甚至是在以后不断发展中的时代学习要求。中华经典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见证了中华文化随时代不断发展的纪录片,是文化发展史上的活化石,也是一种介绍中华文化为什么、是什么的导语——最终的作用是教我们新一代对未来当下的中华文化怎么办。而为什么我们一直还要强调大家重视中华经典的教育问题呢?根本原因是不重视和没有兴趣。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文化经典的作用和价值的,他们只会看吸不吸引。而面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就只有从大家的接受方面入手,使中华经典以一种大众的、丰富多彩的、使人从开始了解便深深了解其作用的形式出现。
TOP
429#

论儒家思想与中国人气质
因为儒家思想诞生于中国早期奴隶社会时期,在百家争鸣之中脱颖而出,且在整个古代社会时期成为一种主导性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繁衍的一代代的中国人便也具备了儒家思想的影子。由此观之,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气质的形成是具有巨大影响的。
  那么,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气质都有什么呢?首先我认为在道德上便是遵守制度和法律,重视孝道和德行,有等级观念,重生恶死等。因为儒家思想中格外强调道德教育,尤其强调“君子”这一形象典型的作用,所以人们在这种影响下逐渐也具备了讲求礼节,哪怕是繁文缛节的特点;
  其次,儒家思想使得中国人的集体意识格外浓烈。中国自古以来便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强烈的集体意识是中国能够在古今无数次重大危难之中存留下来的重要因素。正是这种团结的力量使中国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团结的性格,纵然有例外,在面对外来矛盾的时候,中国人也会抛却内部矛盾一致对外,以期解决危难。
  最后,我们也不得不说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气质也有负面影响,它们也曾经或至今依然影响着中国人,但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其桎梏。总的来说,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基本溶于中国人的血肉灵魂之中,无论何时,它都是中国人不可磨灭的民族气质。
TOP
430#

中华传统经典教育对现代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是人们良性、健康、和谐发展的不竭精神源泉。我认为它的现代价值还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涵养心性、和睦人际的伦理价值,我国传统社会是“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国”是扩大了的“家”,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可见孝之于人的重要性。《大学》中也提出欲治国、平天下,必先修其身、齐其家。倘若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修身养性,遵守社会伦理规范,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行,那么人际关系将会越来越和睦。中华经典教导人们友爱他人、与人为善、磨砺意志、历练操行、开阔心胸……这些传统美德虽历经千年,但仍像珍珠般闪烁于历史长河中,激励后世,照亮后人前行之路。
二是启迪智慧、明晓事理的启智价值,传统经典能够开拓我们的思维,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道家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从中蕴藏着观察世界、洞悉宇宙、为人处事的大智慧,教会人们顺其自然,超然豁达,不贪婪苛求,不锱铢必较,不为凡俗所累的道理。道家辩证法思想中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则体现出高明的处世哲学。儒家经典《礼记》、《论语》等书中提出的一些教学方法对今天的教育仍然具有启发作用,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可以说,所有中华传统经典是古人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现代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是愉悦身心、陶冶性情的审美价值。在大众文化日益崛起的今天,人们的审美趣味随之出现了庸俗化、低俗化、快餐化的趋势。不少人对崇高而质朴的传统文化不屑一顾,而去追求那些世俗的、肤浅的、纯粹的感官享乐,导致书店里高雅严肃的传统经典渐渐受到冷落。王财贵教授曾明确指出中华经典教育对中国人的重要性,其实,当我们细细品读经典作品的语句篇章,用心咀嚼其字里行间隐藏的微妙情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那些典雅精致、简练含蓄的文字所吸引,与已逝的古圣先贤们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产生情感的共鸣,得以在浮躁的社会中洗净铅华,回归本真。我相信掩卷之后获得的不仅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和持久深刻的审美体验,更是对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
TOP
431#

        熊十力先生讲:“经为常道不可不读”,可见经书之中包含着不变的道理。这些道理可能是孝,可能是仁,可能是义,可能是礼......这些道理都能在人之身展现出来。由此亦可见,经书之中蕴含的道理是切己的,是能学习和秉持的。我们从阅读经典,一方面能进入优秀的传统世界中,获得知识,以由此让经学文化焕发新的活力。“经学之根本精神,与其蕴义之大全,或思想体系,实无所探究,无有精思力践。”即经学之中蕴含着大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在读经时若采用“精思”的态度用力读经,自然因心中熟读其义,行之自然也能符合大义。在深入把握古人的思想、与古人所说所述产生同感,以此能够获得新的思想与感受。秉持让古人的精神和知识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另一方面,在经书中感受中华民族道德智慧,以提升个人的涵养与智慧。个人的生命比起漫长的历史河流,显得太短暂,由此一个人若是不去学习,其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是十分少的。在学习经书时,我们能看见古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姿态,我们能读到古人的所思所想。徜徉在经书中,我们便能一一洞见这些,由此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们亦能慢慢获得这些道理,自身的涵养与文化也会逐渐提升。所以经有常道,不可不读,更不可不学。
TOP
43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诸多的经典书籍。后人孜孜以求,不断地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价值,为自己的人生架起一座精神的桥梁,通向理想的人生。从先秦诸子百家蜂拥而起,为中华文明种下了精神的种子,到先秦两汉的经学,魏晋时期的玄学,隋唐时期的佛学,再到宋明时期的理学,清代的朴学,它们在不同的时期竞放异彩,不仅为当时的社会和人们所接受学习,而且也在不断地发展、传播、成熟。不同的思想学派大都留下来不同的代表书籍,这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不仅是追溯过往,去了解古人,而且也是通过去阅读经典书籍的同时,进行思索、批判、扬弃,为我所用,为现代的社会所用,“人能弘道,道不远人”,通过经典的学习来彰显它的现代价值。
TOP
433#

回复 2楼陈杰思的帖子

经典并不代表着古板与陈腐,恰恰相反,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无数的先人通过实践与思考总结出来的,经过长久的时光打磨却仍然闪光的经验与道理。我们反对恪守古板,但我们不能反对经典当中的人性普世的价值,这些东西为我们的行为提供了依据。
TOP
434#

       在上文讲:“欲复兴中华文化,就必须推行中华经典教育”,正如熊十力先生讲:“经为常道不可不读”,亦正如王阳明所讲:“《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徙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籥籥然以为是《六经》矣。”可见,经书里蕴含着丰富的道理,正如我们本心所具足的善性,读经典能够发明我们的本心,澄明我们的本心,使我们去除内心私欲,使心光明澄亮。读经典之书,我们知道需要“吾日三省吾身”,能够去记得去关照自己的内心,能够不断提醒我们去多多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务外遗内”,在外在世界中过分追逐利益、权利等从而忘记关怀自己的本心。读过经典,我们会知道“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在经历困难挫折时不能一昧抱怨外在,而是保持积极乐观,继续往前行走。
TOP
435#

国学经典中有丰富的当代价值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民教育、中小学教育对一代代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我们现在最缺乏的是生动活泼的、适合不同学龄孩子的性情教育与生命教育,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价值观、做人做事底线,以及人的生活目的的教育,而这对于国家民族的长久利益,对现代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的建构,意义十分重大。 就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说,梁启超说过,《论语》《孟子》等经典,“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我们既做这社会的一分子,总要彻底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生隔阂。”这就是说,《四书》等国学经典表达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志士仁人与普通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是打通了的,国学具有平民化与草根性的特点。中国的民间流传着的谚语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些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通过蒙学读物、民间谚语与故事、戏文、连环画、家训、家礼、善书等,通过家教与民间社会生活与信仰,渗透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养育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中国实际。国家的兴盛与国学的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国学是软实力。在文化小传统中,勤俭、重教、敬业、乐群、和谐、互信、日新、进取的观念,无疑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资本。“诚敬”“忠信”思想有助于整顿商业秩序,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并改善外部形象,提高效率,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释道三教的价值观、义利观和人格修养论,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坑蒙拐骗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中有当代价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