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829303132333435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 [复制链接]

451#

回复 2楼陈杰思的帖子

       现在这个社会发展是极快的,大家总是忙忙碌碌,这样的氛围也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变化——浮躁,一昧追求世俗名利。在帖中提到一点:中华民族曾经是礼仪之邦,是呀,可是现在中国人民在国际上似乎早已丧失了这个荣誉称号。通过全民阅读经典陶冶心性,进而提高全民的素质,重建礼乐制度。
       互联网迅速发展,大家越来越倾向于简短的话语,单句的使用。这样就忽略了中国汉字,古文的发展。社会节奏过快,大家都没有耐心坐下认真研读一篇文章,认真思考道德问题,这也是极其重要危险的。
       现在大家都很喜欢现代化,喜欢科技,喜欢新鲜稀奇,这似乎就和中华经典有点分道。但这其实是因为大家对于经典有所狭隘理解。大家很喜欢与时俱进,其实经典也是要随时代不断发展才能焕发光彩的,在研读的时候还是要结合实际生活的,进而才能将它展现于日常。每个民族、国家都需要奠定牢靠的文化根基,因此拯救文化根基中华民族迫在眉睫。
TOP
45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华经典教育对国民基本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最为关键。就人生意义与价值的层面来说,《四书》等国学经典表达的是“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是中国历代志士仁人与普通老百姓的日用常行之道,人们就是按此信念而生活的。来自中国经典的精神,通过蒙学读物、民间谚语与故事、戏文、连环画、家训、家礼、善书等,通过家教与民间社会生活与信仰,渗透到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成为“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言行轨范。
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一代又一代民众的养育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中国实际。国家的兴盛与国学的复兴是“一体两面”的事情。国学是软实力。在文化小传统中,勤俭、敬业、和谐、互信、日新、进取的观念,无疑是经济发展过程的文化资本。“诚敬”“忠信”思想有助于整顿商业秩序,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并改善外部形象,提高效率,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儒释道三教的价值观、义利观和人格修养论,有助于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坑蒙拐骗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经典中有当代价值。
TOP
453#

关于当前的道德教学,本人有几点浅薄的看法。一则政治教育更为迫切需要。政治教育取代道德教学固然不对,但两者在现实中均被专业教育挤压地体无完肤,思想政治教育较经典道德教育更能建立青年对党、国家和民族的认同,党团史教育能让青年体悟革命先辈的种种优良民族精神,亦能起到部分道德教育的功效。道德还有法律兜底,政治思想总不能还用武力吧,现今世界从未真正和平,巩固统治保证和平安稳的内环境相比之更为重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TOP
454#

二则生活上的道德教学更亦操作。经典道德教育需大量阅读古文翻译文言,受教者需付出较长时间研读,常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没有老师的教导、亲身的实践,想要理解并践行较为困难,国家刚刚全面小康,中西部及山区,尚且师资薄弱,有怎会为了部分人更好的教育而延缓或者放弃天下众多人民呢,现在不就是仁的第三层体现吗?社会中的世俗观念、消极思想是很难突然改变的,终归要放青年融入社会,分辨是非,个人认为在即便如何纯净甘甜的水进入污水之中,如若没有自我分辨自我净化的能力终归会变得浑浊,而在学校通过对身边对社会发生的真实案例的分析以及树立榜样等等,能帮助青年明辨是非不同流合污,也能带起一片晴空。
TOP
455#

三则道德教育在改进的路上。国家德育建设仍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并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改进,经典道德教育最大的用处是给予道德行为以理论依据,使每个人更有理由有信念去如此做。经典文化教育亦能增强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其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与民族精神。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诸如国学课等课程以供学习,各级语文课本能虽无系统的义理知识,但仍然蕴含大量的经典,并近些年持续增加。孔子曾删定六经,今日古代经典亦是浩如烟海,对大多数青年尤其是中小学生学习极具挑战,文法不通随能背诵却难以理解,不知今人能否有重新修订推广者。
相信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经典义理亦能大放光彩。
TOP
456#

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从文明诞生之初,就强调了连续、整体、互补,今天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密切向相连,文化的自信与自觉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我们应结合现代社会的教育资源和传播手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知、认同,进而得到认真的践行,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效果。
TOP
457#

弘扬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能够生存发展乃至繁荣昌盛的必要条件。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的展示形式,也是这个民族物质生活的秩序本身,包含着民族的精神血统、心理基因和历史记忆。文化本身就有育人的作用,一个民族中的成员,无论其受到什么层次的教育,都会平等的在本民族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和浸染;无论他天性如何,终究会被文化所“整合”,个体之所以成为整体的一员,从长期来讲,是因为融入了整体的文化氛围。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就要重视中华经典教育,要做好中华经典教育,就要改良教育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基于当前中华经典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彼此脱节的弊端,提出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对此,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第一,以中华经典教育的理论构建为突破口,以高校作为行动主体进行示范牵引,采用不同类型和学段的学校联合攻关、不同专业优势互补的工程学方式,努力在理论上探讨中华经典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如中华经典的概念、中华经典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中华经典教育的价值目标、有效实施路径等。第二,从事中华经典教育理论探索的学者、专家亲自参与中华经典教育实践活动,将其理论研究成果真正融入大中小学校的中华经典教育实践,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是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两结合”,即从中华经典的历史性与现实性特点出发,注重传统经典与红色经典的结合,在历史/现实的维度中建立一种精神平衡,并自觉地利用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推行中华红色经典教育,使红色经典的种子在青少年学生中生根发芽。
TOP
458#

一个民族的团结与发展离不开民众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现代生活中的各方面都能看到我们所传承下来的民族生活习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接受熏陶,培养修齐治平精神对于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而在传统文化中,先了解儒家的经典知识内容更有助个人的发展,就像刘若兮、张梓欣在《写给未来的你》一样,我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始终能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热爱和平,坚持正义,不断奋斗为社会创造价值。相比较于老庄的经典知识,在儿童尚未思想成熟之时,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观。
TOP
459#

回复 2楼陈杰思的帖子

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尊孔读经,以崇敬之心对待经典,同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分清主次,以中国经典为主,外国经典为辅,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民族精神,增加民族认同感,维护内部和谐稳定,穿凿文化认同,血统认同,传承传承美德,阅读经典时不能以消极观念来看待,而要从小抓起,从小养成经典诵读的习惯,养成重视经典传承经典的意识与习惯,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并将这份工作终身化。改良社会风气,是中华民族重回“礼仪之邦”,将经典语句贯穿于社会生活中,潜移默化启发人,教育人。提高现代汉语水平,也可以通过诵读中华经典做到,眼口耳心脑并用,体会中华语言之美,文字之美,声韵之美。当下由于电脑普及,很多人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还有很多字是大部分人根本不认识的,在网络上发言时还会出现很多错别字现象,比如“在、再”不分,这些现象的出现更需要加大汉语教育和学习力度,更要回头注重中华经典。也有很多小孩出口成章,七八岁的年纪书法造诣很高,这是家长有意识培养的结果,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练字也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会指引一个人正确的价值观的塑造。
TOP
460#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华民族经由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的、具有影响并可以继承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坚实基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继承与发展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进步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在我看来,应该从小通过道德评价,增强学生区分真善美与假丑恶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养成能力,从而培养道德自觉性和持久性,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TOP
461#

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习传统经典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这会让我们在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更好地走向未来之路。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大肆宣扬要学习经典文化,又有多少人能够真切地感知经典的魅力,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学习中华经典?我非常赞同这篇文章中提出的学习经典能够为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即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传承传统美德、提高人文素质、改良社会风气、提高汉语水平。相信只有真正的领悟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才能提升我国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TOP
462#

中华经典教育的现代价值恰恰是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被我们所抛弃的、不满的一种感性思维,一种万物有灵式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具体表现出来是圆融的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点在当下的人如何回归自身,而不是把自身异化并割裂开来的时代命题上仍是一个寻找答案的出路,但这种复归不是简简单单的回到过去,而是类似于马克思的辩证法一样的,利用当下之思想价值,进一步对这种“圆融精神”进行思想内涵上的丰富后的更搞层面的复归,而如何利用好传统思维中的这种积极因素才是当下应该把握的。
TOP
463#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具风格的教育原则,这些教育思想体现了古代教育家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正确认识。这不仅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也是对世界教育思想宝库的重大贡献。今天,知识经济
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拥有智力资源的是人才,而人才来源于教育。当今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因此,我国古代无比丰富的教育成果,依旧是当代中国发展现代教育的宝贵思想资源。
TOP
464#

回复 2楼陈杰思的帖子

中华经典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适意义。中华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不竭精神源泉,中华经典教育在今天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随着科技发展智能给人带来便利,电脑手机等设备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我们通过键盘打字和语音通话的交流方式越来越普遍大于书写文字,教育也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如同现在许多大学生以“无纸化学习”代替曾经的纸和笔,这为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一种“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是中华经典的重要部分,是我们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础,科技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到文化的传承问题,我们应该解决“提笔忘字”问题,注重中华经典教育。
TOP
465#

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当代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众所周知,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国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对人类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不仅是我们道德的指明灯,更是我们思想的净化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