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223242526272829»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376#

当今,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的时代,“文以载道”,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就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经典,离不开“文”。离开传统经典来空谈民族精神,又如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因其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与道德素质,这对于培养民族道德素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诵读学习经典,普及经典教育就至关重要了。只有少数人诵读经典的话,难以代代相传,深入大众,走向民间,开展经典教育普及就可以避免这些缺点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经典书籍很多很多,那么我们就要以身作则,多多诵读经典,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这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当积极去行动的!
TOP
377#

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价值主要存在于经典中,它是本民族共同心理、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中华文化经典诵读训练首要就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它构成民族之传统,成为作家们创作的源头活水,成为人们做事的行为准则。经典阅读的意义,本不是一个需要反复论证的问题。但因为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不断收窄人的精神空间,加以资讯的泛滥和网络的挤占,遂使其重要性不再像早先那样为人认知。让我们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塑造我们健全的人格,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用中华经典文化滋养出一方精神绿洲。
TOP
378#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看了陈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触颇深。身处泱泱传统文明古国的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优势,可对经典文化的摒弃和排挤,让人们越来越丧失了道德素质的注重与培养。经典文化的学习刻不容缓,从我们做起,继承与弘扬传统经典,学习经典文化,提高自我修养,带动身边人共同努力,重建文明文化大国。
TOP
379#

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中华民族丧失了传统文化教养。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因此国家要重视整个民族的教育,我们自身也要重视教育。
TOP
380#

正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没有经典教育的传承和对人们的精神洗礼,就如同民族没有了灵魂的支撑一样。因此,我认为让经典国学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努力增强文化底蕴,主动学习国学经典文化,提高人文素养,为传播和发展经典教育贡献一份心力。
TOP
381#

学习中华传统经典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现在青少年十分缺乏对中华经典的了解,甚至许多家长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不重视。传统文化是做人的根本,离开了传统文化,比如孝道,比如仁义,就离开了做人的根本。这个教育对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青少年。正所谓,弟子规,人必为;苟不为,人籍没。不学习传统文化,人就做不了。受教育者是这样,教育者也是这样。自己不是人,拿什么去教育人?所以目前最关键的是教育者自身要学好传统文化。
TOP
382#

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创造在于教育,一个国家的经典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而现在我国的经典教育危在旦夕,面临网络,社会等的方面的威胁,经典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中国现代教育缺乏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教育,这正是经典教育未来改革的方向。
TOP
383#

经典教育是智慧的凝结,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由于其不具有强烈的趣味性、娱乐性,因而很难得到人们的选择。但其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作为青年,我们应该提高个人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习中华经典来实现。
TOP
384#

被误解的中华经典
每当与周边的人谈及中华经典著作,总能听到些极为负面的评价,以四书五经为最甚。一些人对中华经典的学习仅仅限于中学课本,对中华经典只有些许表面的了解,不免存在误解,如同陈先生所说的,这还可能是由现代人对古文的隔阂和对网络文化的偏爱导致的。中华义理是中华民族精神之体现,一个民族不可无精神,亦不可无经典,精神是力量之魂,中华经典是自信之源。要想凝聚中华力量,重建中华自信,学习真正的中华义理、让大众重新认识中华义理是至关重要的。
TOP
385#

一个民族要有传统,传统使我们获得了有别于他人的特殊品质,构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使我们成为我们而不是旁人。它把我们和本民族久远的历史连接起来,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一棵有根的大树上长出来的叶子,而不是现代化潮流之上的浮萍,全球化列车上的齿轮。
只有民族共同延续和尊奉的传统,才能使我们获得生存的意义,获得尊严。拥有自己的传统,并为自己的传统而自豪,这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得以生长的根。
保护我们的传统,就是保护我们的未来,保护我们作为自己而不是作为别人的未来。
TOP
386#

学习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曾在一篇文章中读过这样极富哲理又震撼人心的话语:现在到了一个谈文化的时代,要以文化的执着,文化的担当,文化的自觉,文化的尊重,传承文化的精华。我们正需要有着这样一种觉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TOP
387#

我以前从来没有仔细的观察或者思考过自己所属的中华民族,直到看到了陈先生所说的没有经典的民族所包含的种种不良现象,的确,这些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惊人的重合。从小开始接受教育时,我们便被要求学习英语和奥赛数学这种父母认为对我们未来有利的科目,而中华民族真正的核心真正的经典却因不具备功利性而被忽视。人之初性本善,正是在不断地追求功利的途中忘记了初心。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若是没有明确的根基,就容易在浮躁社会中失去了大方向。先辈留下来的经典的东西,只有经过人才能一辈一辈的流传下去,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人,当人承载了这些经典也就成了圆满的人。看到“没有经典教育的民族,是‘无教’的民族”这句话,心里不由得鼓掌赞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经典教育,就难于培养民族的共同意识,也就丧失了民族的灵魂。我了解的历史诸如犹太民族,自古罗马入侵,整个民族开始长达数千年的流浪生活,然而他们经典教育并未随着国家的灭亡而消逝,他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以至于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一道奇观,一个流浪数千年的民族依旧持续不断的为人类文明添砖加瓦,最终他们也成功重建了自己的国家。至今,正是靠着篝火相传的经典教育,犹太民族是世界上人均年读书量最多的民族,共同意识最强的民族。
TOP
388#

“将圣贤的教诲融入自己生命成长的历程,积极地去参与历史文化的大创造,努力做到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参。”我们要敢于创造,敢与冒险,因为在我们的血液里,已经沉积下了所有做人的最佳准则,这是我们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下来的最有用的东西!现在只差有一个火星其点燃它,而教育就承担了这个伟大的责任,在老师的带动下,在学校的气氛之下,我们必将会把祖先的优良道德传统都融会贯通,那样,我们民族,我们人类,将又是一次伟大的进步!所以现在中华经典的教育就显得紧迫了,这可是关乎我们国家,甚至是全人类的未来!
TOP
389#

社会在进步,可素质却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强盛起来,必须得从教育抓起。简简单单的应试教育,可谓影响甚微,只有人们发自内心去学习中华经典教育,弘扬,传承,经典教育作为我们的文化支柱,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此,才能提高国民素质。
TOP
390#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其中不乏国学补习班,但有些学术平平之人 也假冒成国学大师,在家长的眼皮地下为孩子教授着所谓的“国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对国学的无知,现在我国教育部门已经重视起了自己的母语教育,但我认为还是不够。我们应该在初中阶段就为学生们构建起对国学的整体认识框架,在高中继续补充,而在大学应该至少安排一到两个学期的语文必修课。国学蕴含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们应该全面地了解,系统地学习之。如此,我们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取精华,融汇创新,将其发扬光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