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021222324252627» / 3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四、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性 [复制链接]

346#

我国的无数经典文献都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四书五经中蕴含了学习和做人的道理,还对义理有深刻的研究,其中所包含的知识是其他书籍所无法替代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去学习。
TOP
347#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在商场的实力派,还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当然要把这种文化发扬出去。现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想法,付出要有好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很自豪的。不仅在学校,在社会里也要这样,将传统发扬广大。
TOP
348#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风云变幻的朝代更替中,能经得起时间的淘洗,留下的必然是精粹。就像酿酒一样,酒糠被剔除,留下的就是陈年佳酿,令人沉醉,令人心醉。徜徉于其中,用心去感受,每个人都能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
TOP
349#

我们常说引经据典,如果没有了中国经典教育,那词语的意义何存。也许我们不关注一个词的意义如何,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如果不进行经典传承的教育,那么历史终会随着时间淹没。当今的教育出现了些许偏差,这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华经典的教育应该从小进行,培养儿童的传承意识,这样的教育也更加有效率。大学生中,能进行经典传承,但是思想已经初具雏形的我们,很难去进行改变,所以我认为经典的传承最好从小进行,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配合下营造学习经典的氛围。任务艰巨,但努力总会有结果的,我相信经典的传承能够取得成功,在大家的共同合作下。
TOP
350#

儒家经典确实是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的瑰宝,在这个快餐文化时代里,需要我们重视国学经典,身为大学生,对四书五经知之甚少,实在汗颜
TOP
351#

想起初高中语文课学习国学,在老师的指引下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和底蕴;现在我们没有了这层被动的督促,仍然应该通过网络和书籍的方式,更加深入的学习国学经典。
TOP
352#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认识到了在大学里,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做一个在商场的实力派,还要学好中华传统文化,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当然要把这种文化发扬出去。现代的人大多数都是这样的想法,付出要有好处,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这样做是有好处的,而且是很自豪的。不仅在学校,在社会里也要这样,将传统发扬广大。
TOP
353#

大概是因为我们国家民族被剥削压迫的那段历史太过沉痛,部分文人和政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其中经典教育也没能躲过这种全盘否定。然而这种全盘否定未免太过武断,冲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但也有精华!更何况经典是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被历史筛选留下的,这就说明经典教育是有它的过人之处,值得且急需被重新开展的。回想小的时候,因为受教育程度不高,对历史等了解不够全面,我曾经也认为经典有些封建,它过时,它无趣无用。现在想来那时的我是多么无知呀,传统经典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不能等同于落后保守的封建文化。
另外,在西方起到培养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宗教文化在我国并不十分受追捧,然而我国几千年来仍正常繁衍生息。我以为这与传统经典的教育传播不无关系,传统经典教育过去培养了人文素养,道德素养,而在近代我们却要对它全盘否定,我国新一代的人文道德素养怎么办?抛弃经典传统的我们民族该怎么办?反观现在坑蒙拐骗吸毒赌博的事件不胜其数,这与传统经典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
如今重建传统经典教育实在是迫在眉睫啊!
TOP
354#

就拿“四书”而言,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好多大学生连四书是什么都不知道,可知对于中华经典教育的迫切!!!!
TOP
355#

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即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诵读中华经典诗文的教育活动。简单地说是对学生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也有人称之为中华文化断层重整工程的教育活动。此项教育活动是现行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传承中华文明,提升人文素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举措
TOP
356#

经典教育刻不容缓! 法律虽然能约束人,但法律也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一步一步修订。教育的作用就是防患于未然,在法律无法触及或者还未触及的地方约束自身。
就拿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校园欺凌现象来说,幼小的孩子心中却埋藏着那么多的仇恨,视他人的生命如草芥,心中全无仁爱之心。让人不禁开始认为 人性果然是本恶的,通过教化才能祛除恶念,我相信从小如果学习四书五经,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等经典文化,人也不会如此恶。
TOP
357#

中国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大国,也可以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但最根本的是,中国要成为一个文化强国。对于民族经典的传承和创新是我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石,广泛开展中华经典教育是必经之路。教育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中需要脚踏实地的发展, 大众文化和网络文化不能忽视,同样,传承千年的中华经典也需要更广泛的接受和传播。
TOP
358#

每个国家与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与教育体系,这也是每个国家独特性的基础。在我国历史上,传统经典教育也经历过许多瓶颈,尤其是近现代,在面临社会改革的时候,总会有那样的传统教育思想被认为是阻碍了进步,包括五四时期,也包括文革时期。当我们现在重温经典,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它们的理解与思考,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证性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对我们人生的启迪,然后推己及大,不是单纯的赞同或者反对。
TOP
35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所作报告中强调:“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应当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中华经典教育承载着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任务。
TOP
360#

《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扬子法言》中也有:“玉不雕,玙璠不作器。言不文,典谟不作经。”由此可知,经典是经过历史大浪淘沙却始终保有其价值与光芒的文本,岁月并不能像模糊记忆一般使得经典有所磨损和销蚀,反而会使得经典愈发显示出其未被发掘和参透的别样魅力,让人更加爱不释手,心心念念地不可自拔。经典教育始终是各国各民族致力的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只因为经典本身所具有的值得深究与回味的知识与智慧,更因为经典流传中积淀的厚重的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