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一:和: 主题题解 [复制链接]

166#

《圣经》里说:“爱是无尽的忍耐”。实际上,就是教导我们万事以和为贵,以和去爱别人,去忍受。而我始终以为,“和”是一种风采,“和”是一种美丽。
人与人之间的“和”是一种美。卡夫卡说:“每个人所拥有的,不是一具躯壳,而是一串成长的过程 。”这一串成长的过程不需要人与人之间友善,和平的相处去获得。生命不仅是一声旅程,更是一首赞歌,需要以“和”去谱写,需要我们以“和”去传唱。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友爱是一种美丽,可以折射出人性的光辉,这样一种美丽,就是“扶持旁人,同时自己也获得重心和支点。”孔繁森,郑培民们以自己友爱之心与人民友好地走到了一起,受到万民敬仰,而胡长清,成克杰们,驾驭于人民之上,摒弃了“和”最终只能受到法律的严惩。
人与社会之间的“和”也是一种美。人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动物。大自然给予我们阳光,土地和水,而“和”则是播种,让社会长满长青之树,也许在社会中我们会遭受挫折,会失意,但以“和”去看待,心灵有会失业,真诚不会下岗。
“乌台诗案”将苏轼推到痛苦的顶峰,但他却淡然处之,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桂疏桐之夜,看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如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他不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扬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苏轼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到一丝平衡,他以一种“和”的心态去面对,笑谈人生,在与社会的和好相处之中,他探寻到其中的美,找到生命的价值。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更是一种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样地,一国一利益。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利益,能够在利益与利益之间寻求到平衡,以和相处,这是一种更为深远,更为难得的美。“二战”结束后,中国没有向日本索赔,1972年,又同日本关系正常化,这就是以一种“和”去获取友爱,这样的美,不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吗?亚洲杯决赛上,中国球迷打出了标语;“足球是世界的,钓鱼岛是我们的。”这其实也是以一种“和”。 与世界相处。
佛教导我们:“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这也是在教我们不要过分看重自我,要与他人和平相处。因为”和”是一种美丽,一种不同于寻常的美丽。 把握住“和”,把握美丽。
TOP
167#

和”有协调、和谐、适中、合作等含义。孔子的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的精神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兼容并包的精神,也有人类同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精神。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具体的内涵及实现途径是厚德载物、良性竞争、仇必和解、中庸之道、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和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等。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坚持在建立和谐关系时必须坚持道义原则。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倡导“和”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
TOP
168#

天下大同就是和的最全面的解释,和,强调和谐兼爱,包容。俗话说,“礼之用和为贵”。和也是儒家重点强调的精神。大家和气,社会就会少一些纷争
TOP
169#

和有协调、和谐共处之意,也就是不同的成分合理的配合在一起,不同,但却不冲突。《论语·子路》记载: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各有各的不同,但能和谐的共处,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中受益;小人品性相同,却无法和平共处。可见和并非是相同而和,而是不同之中的和。
TOP
170#

提到和第一反应就是和谐社会。和谐是世界人伟大的梦想。与自然和睦相处,与邻居和睦相处,国与国的和睦相处都是融合的过程。和并不代表圆滑,而是内心深处与世界一切友好的呼声。作为一个大学生,首先做到的应该就是与同学、舍友、老师相处和谐。然后与自然和谐,与社会相称。我们可以标新立异,但要在和的范围内。
TOP
171#

和”是作品创造的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这一审美特征备受传统诗论家的推崇。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悄))孔安国注:“乐不至淫,哀不全伤,言其和也”就在春秋时期,孔子已为诗歌之“和”定下基调,认为“和”是诗的最高境界。但孔了同时又强调“诗··…可以怨”(《论语·阳货》)。可见其“和”的艺术高境,即包含了社会人生的矛盾统一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否定诗歌文学揭露黑暗、讽刺时政的现实性。而发展到汉儒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则其所谓“和”,强调同,而淡化矛盾,削弱了文学对现实的批判作用。
这一观点,为明清儒家正统诗论所发挥,于是出现了追求温厚和平、含蓄委婉为审美极致的理论倾向。其特点是把思想规范与审美追求合二为一,如清沈德潜等即是。而张谦宜则反之,其《茧斋诗谈》卷一云:“人多谓诗贵和平,只要不伤触人。其实(三百篇)中有骂人极狠者,如‘胡不遗死’,…盖骂其所当骂,如敲朴加诸盗贼,正是人情中节处,故谓之和。”
TOP
172#

《国语·周语下》云:“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刘姆《文心雕龙》则将“和”的理论(艺术论)直接引人文学创作,《养气)篇云:“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雍滞。”创作之时,诗人的身心调畅清和,是保证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销钎精胆,迫促和气”,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这说明审美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和谐,是其审美创造能力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内在基础。
TOP
173#

在我看来,和就是为人要和善,朋友之间相处和谐快乐,家人之间和睦和乐,国家和平美好 。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TOP
174#

      《论语》中说“理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孟子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更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但是,和,不一定指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等等都要有和,我们现在面临的环境问题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和现象,所以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看出,“和”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以和为美。
TOP
175#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讲究温良恭俭让,以和为贵。然而如今,这一美好品德逐渐失去。大学生宿舍矛盾,邻里矛盾越来越多。复旦大学投毒事件一审再审,马加爵案让人深思。人们斤斤计较,追逐利益,似乎遗忘了什么叫和。然而,从长远来看,和,才是人生之最大利益。天时、地利、人和,人和才是事成之关键所在。
TOP
176#

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的是一种“和”的生活,“和”的意义非常广泛,有和平之意,即国家与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人民生活安定和平,有和谐之意,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和乐,友好,街坊邻里笑面相迎,有和顺之意,即学业上顺顺利利,事业上顺顺利利,婚姻上顺顺利利。中国有句古语叫“家和万事兴”,这也体现了家人之间一定要团结在一起,相互不分离。总之和即是一种安定的生活,平和的心境,周围的一切没有矛盾与冲突,事物呈现出一种令人舒适的和谐之美,这便是我理解中的和的意义。
TOP
177#

        对于生态文明而言,“和”的概念是必需的,而且也是最为本质的,它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就像人们通常所知道的那样,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应包括万物内部以及万物之间的和谐。
        关于“和”,儒学素有精深的思考,《国语》倡导“同则不济,和实生物”,《论语》讲“和而不同”,《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宋明理学家讲“理一分殊”等。这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精神。
        和既是对个体生命的肯认,也是对他者的尊重,是一种主张多样性共存、共荣、共进的关系描述和生命境界。“和”用传统文化的话语讲就是“各正性命”(《易经》),即每一个个体都有其尽己之性以至于命的权利,也都有自己所受于天的职分,之间相互协调、补充、共进,便是宇宙的大和谐。学者们也都从不同侧面对这一精神进行了强调和阐发。林乐昌教授从张载的哲学入手,认为张载的“太和”之道强调宇宙自然本身是一个有秩序的、不断变化的持续过程。
        这一道理昭示人们,人类及其活动必须尊重自然秩序,使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有序,越来越友好。因此,应当首先转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斗争”“征服”自然的心态,逐渐转变为以自然万物为伙伴、为朋友的心态。同时,以“太和”之道的思考方式化解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冲突,积极谋求人类与自然的相互补充、相互和谐,从而使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不断趋近于平衡的境地。
        李勇强博士认为,“和”字,当是天、地、人关系最完美的描述,并通过对董仲舒思想的深刻分析,认为在董仲舒的理想化治理模式下,不仅要求“民和”(《春秋繁露》),还希望“德润草木,泽流四海”(《春秋繁露》),实现“万物之美”(《春秋繁露》),人和天地万物都各得其所、各畅其性,呈现天地人和的理想境界。天地生人,以和而生;人于天地,以和为本;天地人和,各得其正。
        冯琳博士从王船山的哲学入手,认为基于“太和”观念,王船山认为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是先定的、动态的、平衡的,宇宙万物具有动态的原生态的和谐模式。王船山提出的以仁爱之心礼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实践观,对我们解决现时代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生态危机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
        总之,学者们注重从传统儒学中汲取营养以应对当下的生态问题,这既是儒学入世精神的承续,也体现了当代学者的担当。他们所提出的观念的、理论的、具体的文化方案和解决措施,未必就是有效的,但他们对当下主流文明的反思,不仅对当下的生态问题,也对挺立民族文化主体精神多有裨益。
TOP
178#

    以上来自段海宝先生的《面对生态危机,儒学能够贡献什么?》
TOP
179#

“和”是自然社会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其中所称“乐”和,因为先秦时代诗、乐、舞三者合一,常以“乐”表示艺术总称,因而其论“和乐”,即通于文艺美学。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和”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要义有以下几方面:一、“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二、“和’,是创作主体的生理机能、行为态度以及精神境界的最佳状态和理想规范。如《国语·周语下》云:“单穆公曰:··…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刘姆《文心雕龙》则将“和”的理论(艺术论)直接引人文学创作,《养气)篇云:“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雍滞。”创作之时,诗人的身心调畅清和,是保证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如果是“销钎精胆,迫促和气”,必然导致创作的失败这说明审美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和谐,是其审美创造能力正常发挥乃至超常发挥的内在基础。三、“和”是作品创造的雅正和平、含蕴深厚的艺术境界,这一审美特征备受传统诗论家的推崇。孔子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悄))孔安国注:“乐不至淫,哀不全伤,言其和也”就在春秋时期,孔子已为诗歌之“和”定下基调,认为“和”是诗的最高境界。但孔了同时又强调“诗··…可以怨”(《论语·阳货》)。可见其“和”的艺术高境,即包含了社会人生的矛盾统一的内容,并没有完全否定诗歌文学揭露黑暗、讽刺时政的现实性。而发展到汉儒的“温柔敦厚”的诗教,主张“发乎情,止乎礼义”,则其所谓“和”,强调同,而淡化矛盾,削弱了文学对现实的批判作用。这一观点,为明清儒家正统诗论所发挥,于是出现了追求温厚和平、含蓄委婉为审美极致的理论倾向。其特点是把思想规范与审美追求合二为一,如清沈德潜等即是。而张谦宜则反之,其《茧斋诗谈》卷一云:“人多谓诗贵和平,只要不伤触人。其实(三百篇)中有骂人极狠者,如‘胡不遗死’,…盖骂其所当骂,如敲朴加诸盗贼,正是人情中节处,故谓之和。”四、“和”是艺术辩证法的适宜度量和最佳境界。如《左传·昭公二十年)云:“声亦如味,·…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人、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也应追求“和”。如(文心雕龙·声律)云:“是以声画妍蛋,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五、“和”作为中国古代杂文学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范畴,其义蕴中还包括了文学作品调节社会矛盾、改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及调节平衡身心健康的作用。如《荀子·乐论)所称君臣上下一同听乐而“莫不和敬”,强调“乐者审一以定和”。《礼记·乐记》又据此加以发挥。但是汉以后的文论家,又多有强调“和”的审美功能而要求超越功利,其旨趣之异,不难分辨。
TOP
180#

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难,而世界上总有一少部分人为了登上权力的顶峰不惜牺牲他人的性命甚至国家的命运。在人类的历史上,爱恨生死,本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世界上不存在永久的和平,也不存在永久的战争。和平仅仅作为战争的间隔而存在。战争的破坏力极大,生命尚不能保全,更不用说科学和文学的发展。因此战争是反人类的,它使人类发展的进程倒退,人们甚至丧失了追求幸福的权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有权利用自己的努力获得自己的尊严,有权利得到付出后应有的回报。
追根溯源,是什么导致了战争的发生?政治、经济或者是权利。但这仅仅是战争的导火索。我认为,战争的根源是缺少爱,缺少普度众生的爱。比如希特勒,有人为他作传,说他是一个及其“冷静”的人。这个词形容得好啊,冷静的中心在“冷”,冷了自然就静了。希特勒的“冷”体现在他性格中的每一方面,他的心中没有爱。而爱的缺失无疑是战争形成的最隐秘又最关键的因素。
就拿二战来说,这场持续数年的战争先后卷入61个国家和地区,有20亿以上的人口受到伤害,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造成了4万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希特勒只是一狂热偏执的煽动者,但民众在狂热中迷失,在浑浑噩噩中追随他崇拜他,才使他最终稳固了自己的地位。战争给人们成的伤害很难被修复。勃兰特总理下跪忏悔本国的罪行,德国追加赔款,这都是对战争反思后最理性的选择。相比于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的日本,不但不忏悔所犯下的罪行,反而想篡改历史。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前在一日本幼儿园,一群孩子围着老师,老师发东西给孩子们吃,孩子吃完很高兴。老师问孩子们,“东西好吃吗?”“好吃。”“玩具好玩吗?”“好玩。”“这是中国生产的,那都是你们的。你们好好学习,将来抢过来。”当孩子们坐着椅子、扶着桌子时,老师问“中国的桌椅好吗?”,“好”,“这些都是中国森林里的木头做的,那些都应该是咱们的。”日本坚持不认错,诋毁历史从娃娃抓起,不承认过错的民族怎么可能有未来。
对于经历过劫难的民族,我们应该反思自己。何以让三个日本兵压着几千人逐一开枪打死?有人说他们手里有枪。用仅有的两支枪就能打死几千个人吗?中国人太聪明了,谁都知道要反抗,都知道如果反抗一定会打死日本兵,可没人愿意当第一个冲上去的人。道理很简单啊,谁先上谁先死,当然没人愿意先去。所以就任人宰割,所以就看着自己的兄弟姐妹被一个个斩首,血溅在他们脸上,又腥又粘。
中国人厌恶战争,而且并不善于战争,更不会从战争中得到经验。我们敝帚自珍,以为闭上眼就是天黑,不虚心学习好的东西,以为中国无所不有,安然地生活在自己臆想的世界里。在日本开始向西方各国学习科学技术的时候,我们还在纠结于为什么西方使臣见了皇帝不下跪。战争是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抗。因此战争不是偶然,事情的发生必然有其发生的原因。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战争给人类身体和心灵上造成的伤害永远无法抚平。“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