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121#

                                               宽容的力量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孔子曰:“宽则得众”。宽以待人受到众人的欢迎。与人交往,难免有些小摩擦。只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主动承认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当然,宽容同“方以律己,圆以待人”是不矛盾的。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而是懦夫。“圆以待人”,也是先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丧尽天良的人,则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门学问。

TOP
12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

天地万物都要讲究和谐,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中国古语云“家和万事兴”,小家如此、大家亦然,

人与人和谐相处,家庭才会和睦,

国家与国家能和谐同行,才能兴旺发达,稳步发展。

[em44][em44]
TOP
123#

和: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124#

姓名:曹珊珊         学号:201005002925       班级:新国10-1        学院:传媒学院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例如: 有一个未知数X,怎么知道它是多少呢?我们都知道要解方程。方程在哪里?方程就在和谐当中,我们依据和谐去列方程。也就是说根据和谐的原则能找到这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必须符合和谐才能存在。 和谐也是制约的条件,有一个未知数就有一个制约的条件,有两个未知数就有两个制约的条件,形成一个方程组,然后去解方程。有哪些和谐的条件呢?比如:事物必须符合拉普拉斯方程,事物必须符合最小功能原理,事物必须符合边界条件,有了这些和谐事物得以确定。

TOP
125#


“和谐”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一种世界观,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和谐属于一种社会范畴,首先表现在天人关系,崇尚人与自然的核心,即“天人合一”,天 ,地,人是和谐的最高境界.其次表现在群人关系,以和谐的价值理念处理好社会各阶层以及家庭,兄弟,友朋之间的关系,以便于人人和睦相处,形成井然良好的社会秩序.第三表现在身心关系,崇尚人自身的和谐,儒家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典范,以诚信,宽容,仁爱为处世原则.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标志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体现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为贵"是美的追求,是人类理想的体现.
TOP
126#

[分享]

中国人喜欢“君子和而不同”这个朴素的至理名言,是因为其提倡和谐的主张,体现了一种哲学的美感,让人享受到“草异色而同芳”的自然和谐的芬芳世界的美好。人,生而平等,每个人的人格是等高的。各种思维方式的共存,是社会昌明的体现。各种思维方式和光同尘,是一个社会充满勃勃生机,是社会大有希望的征兆。
TOP
127#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
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
本质。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
和谐才是它的本质。为什么要解方程?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和谐才能解决问题,和谐就是条件。
斗争只是手段。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达到和谐,双方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更高的和谐,斗争更微妙复杂。
就象两个球队。这就象比赛,两个球队。有人看球赛,就是看输嬴。有人则不然,他们欣赏的是和谐。比赛,激烈的拼抢,有时还大打出手,他们不和谐吗?
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合谐的。他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
合谐包含着斗争,与此同时也有妥协。合谐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
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有阴有阳,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物质的本质,物质不灭定律。

                    
				    
TOP
128#

大千世界,知知甚少,不知太多.---思而可进,进而可取.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志士,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探索.为了生存和发展,在追求.人与自然同行,人需要有一点精神和希望.不言而语,精神也是力量.和谐才是根本.此时,我不由自主的想起那”生之有梦,直到永远.家和万事兴,人和有发展.”的理念.在实践中感知,和谐是时代的主旋.
TOP
129#

从仁爱的精神出发,我国古人又主张“和为贵”,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作为中国人,应在对外关系中也要秉承强不执弱,众不累寡,富不侮贫的精神。无论身处何地,始终都要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建立起和谐有爱的人际关系。让这个社会真的和谐起来。
TOP
130#

和,汉语言里一个最美的词语,人类内心深处最崇高的愿景。

五音各不雷同,但出色的乐师却可以演奏出悦耳的曲子,是为和也;五色各自迥异,但杰出的画家却能够勾勒出斑斓的丹青,是亦和也;五味各有千秋,但高超的厨师却轻松调试出可口的佳肴,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和呢?

首先应该承认,我们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智力,体力活能力上),但君子能够做到和而不同,将矛盾处理得游刃有余,不着磕碰的痕迹。

《联合国宪章》中就曾经说道,全人类应该和睦相处,无论种族,肤色,地域,信仰与性别。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民和犹太人民渴望和睦,南亚次大陆的印度人民和巴基斯坦人民渴望和睦,非洲草原上的黑人兄弟们一样渴望着难得的和睦。

大至世界与社会,小到家庭与个人都呼吁和谐。有一位婚姻经营专家曾经说,爱情的字典里没有一百分的两个人,只有五十分的两个人拼凑出一段完美的家庭。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啊,如果夫妻,子女,兄弟,妯娌之间多一份谅解与克制,少一份猜忌与怀疑,我们是有能力构建出一个和谐的家庭啊!

TOP
131#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想必大家都知道,即使一个再聪明的人,把握不好“和”的道理,说不定也会败在一群愚笨的人手下。既然我们不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又为何不吸收别人的智慧,争取获得别人的支持呢?
TOP
132#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意是:社会的制度、规范、名分、秩序等等,本是为了别异而设的。但是运用起来,应以调和为上。先王之道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此。我们应该从心底对别人真心友好,这个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同一。

和谐是一切事物的原则,工作、学习、生活、文章,条例,它们内在必须是和谐的,和其它事物的关系必须是和谐的。如果不和谐就不可能存在,一点的变化,必然引起其它的变化,所以是不可阻挡,因为它们有内在的联系,有和谐的本质。所以,一个谎言,为了掩盖它,必须编造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一个扭曲,会造成另一个更大的扭曲。斗争,只是现象,和谐才是它的本质。为什么要解方程?为了解决问题。只有和谐才能解决问题,和谐就是条件。斗争只是手段。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迫不得已,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为了达到和谐,双方的利益,不得已而为之。为了更高的和谐,斗争更微妙复杂。就象两个球队。这就象比赛,两个球队。有人看球赛,就是看输嬴。有人则不然,他们欣赏的是和谐。比赛,激烈的拼抢,有时还大打出手,他们不和谐吗?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合谐的。他们表面上势不两立,其实,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那就是达到观众的满意。自己技艺纯熟,更希望对方有好的表现。合谐包含着斗争,与此同时也有妥协。合谐包含着严格,也有宽容,和谐包含着一分为二,也包含着合二为一。有阴有阳,方方面面都能存在,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物质的本质,物质不灭定律。

有一条运行了两三千年且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古老真理,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真理者,在经历了最近八十年的严酷拷问后,终于又恢复了名誉,得到了尊崇,并被奉为国策。它的名字叫“和谐”。  
      关于和谐,目前的情况是,不仅无时无处不在有人谈论,而且还扎扎实实地见诸行动,到处有人在构建和谐区域,树立和谐形象。这当然是一大好事。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从哲理上根本地说清楚和谐之所以然的文章,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而如果忽视这一点,我们的观念仍然受缚于斗争哲学和二分方法,在那个套子里谈论和谐构建和谐,那只能叫做缘木求鱼,叫做问道于盲,最终必将是劳而无功、一事无成。
      其实,我们的祖先在提出种种和谐的要求和谐的准则时,本是有其哲理上的论证的,只不过不那么系统而已;而此乃中国哲学的特点,是一种表达方式,不仅无可厚非,而且是需要我们善于面对的。
TOP
133#

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虽屡受摧残而不绝,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而不衰,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无论是小家还是国家,每个人都在为“和平相处”而努力着。邻居与邻居之间,邻国与邻国之间,都要尊崇和平才能保证一个稳定的家庭,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稳定的世界。

TOP
134#

任何现象都有对立的方面,有对立的方面必定产生相反的作用,产生相反的作用就造成仇恨,有了仇恨最终要和解。

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的度之内存在。我们要保持某事物的存在,就必须使它存在于上限度和下限度之间,这叫“中”。如果某一事物达不到该类事物的下限度,就叫做“不及”;如果某一事物超过了该类事物的上限度,就叫做“过”。存在着“过”与“不及”这两个极端,去除这两个极端,才能使事物存在于恰当的度之中。

TOP
13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髓和核心。“和谐”在中国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思想发展史的各个时期和各家各派之中,积淀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生生不息,历久弥新,不仅闪烁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显示出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在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