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16#

追求、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和谐与对称、简单与统一,在科学史上始终是激发自然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和美学因素;和谐原理揭示的自然界本质特性和其丰富内容也成为人类科学认识和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数学的形式美表现了自然界高度的和谐对称。人类的科学认识总是表现为通过和谐对称中的差异即不和谐、不对称而到达新的和谐、对称,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在越来越普遍的层次上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在更高层次上使这种认识得到统一。例如,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不仅在揭示着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和宏观、微观、宇观诸层次的和谐统一;还揭示着自然界4种基本的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以求自然、社会和思维之间更大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和谐原理具有的科学意义

TOP
17#

包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是一种修养。宽恕是心灵的解脱。你宽恕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怒就没有了。宽恕是消除怨恨、责怪和愤怒的良药。宽恕就能包容,包容就能获胜。用宽恕包容和原谅取代埋怨责怪和嫉恨。"有容乃大"。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宽容才能解放自己。宽容是博大的"自私"。
TOP
18#

    我们都知道,只要做到内心的和谐,就能够做到在任何场合都泰然处之,但是,知道是一会事,但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就拿我来说,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说出一句话或者有什么举动时,自己都会想,我怎么会说出这样愚蠢的话,或者做出这样不可思议的举动。不知你们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不过我也想,不管怎样说决不能故意说做蠢事说傻话,如果无心说出来的或者无心做的,那么还是应该客观看待,总不能自卑或自负。

TOP
19#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包容也是一种“和”,包容能使社会更和谐,包容能使家庭更和睦,包容能使友谊之树长青。

宁可多一个朋友也不要多一个敌人,仇,其实也就是自己不能跨越自己的思想防线,换一种思考方式也许就会完全改变局面。

周恩来总理提出过“求同存异”,矛盾处处存在,要达到和谐就得广泛吸收意见,从而寻找问题的最终归宿。

当前提倡的“节能减排”,也就是在抑制工业化国家过多排放二氧化碳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TOP
20#

儒家认为“仁”的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爱自己的亲人上面,《郭店楚简》中说:“亲而笃之,爱也;爱父,其继之爱人,仁也。”对自己亲人爱到极点,那也只能叫“爱”;爱自己的父亲,扩大到爱别人,这才叫作“仁”。所以儒家认为“亲亲”必须扩大到“仁民”,要对老百姓行“仁政”。《孟子》讲“仁政”非常之多,最重要的就是“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就是要使老百姓都能够有固定的产业,这样才会有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所以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
TOP
21#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讲究“和”,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讲究“和”。很久以来,我们似乎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人类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不停的破坏着大自然,这无疑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人与自然不和,人类只想着去改造自然,最终这种改造导致大自然的反扑,人类将承受痛苦的后果,大自然用狂风,暴雪,沙漠,疾病高温来证明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人与自然最理想的存在模式。我们要学会尊重大自然,让人与自然间形成一种平衡。

TOP
22#


人与人,国与国之间讲究“和”,人与自然之间也应讲究“和”。很久以来,我们似乎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人类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不停的破坏着大自然,这无疑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人与自然不和,人类只想着去改造自然,最终这种改造导致大自然的反扑,人类将承受痛苦的后果,大自然用狂风,暴雪,沙漠,疾病高温来证明了这一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人与自然最理想的存在模式。我们要学会尊重大自然,让人与自然间形成一种平衡。

TOP
23#

“和”是儒家文化特别强调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

  和谐原理包括:宽恕包容、仇必和解、中庸之道、适度存在、和而不同、抑强扶弱、和实生物、阴阳和谐、均衡互制、各安其位。

  在现代社会中,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必须以“和”为中心,俗话说:“天时有利不如地理有利,地理有利不如人与人和谐。”所以要建设和谐社会。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面对全球化推进现代化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需要研究中华民族“和的道德精神推进时代发展,以确立新的主流价值意识和道德建设标杆,造就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时代新人。

  在实践中要注意避免出现投机、世故、圆滑、不敢坚持原则等问题。倡导“和”的精神,可以养成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团结友爱、维护统一的民族品格。
TOP
24#

自然辩证法原理之一。是对各门自然科学反映的自然界物质系统和运动过程各种和谐、统一的普遍性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揭示了自然界整体的协调、一致、对称、统一的本质特性。和谐反映的整体各部分、要素、因素组成的协调、一致、统一是以其差异、多样为前提,即差异中的协调,多样中的统一,而非僵死的、凝固的、抽象的同一。“自然界……总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古希腊罗马哲学》第19页);而且,其差异多样不仅指量的属性也指质的属性。可见,和谐原理不过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和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界的具体体现或具体化。和谐本身包含着多方面的含义,因而和谐原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谐是整体上的和谐,组成整体的孤立的各部分、要素、因素或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能构成或等于和谐。只有部分、要素的有机组合即整体性才表现为和谐,并且只有整体在功能上才显出新的特点和最优化,即系统。只有对称、对应的和谐才制约和表现系统各要素的一致性、不变性、普遍性和绝对。和谐包含着合理的结构和协调的比例,使和谐成为内在的和谐,这正是和谐的本质。和谐表现为变化和发展的有序过程,因此,它包含规律性,是有序而合乎规律的动态过程。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和谐表明各物质系统及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性、共同性。和谐原理包含整体性、对称性、结构性、规律性和相似性,它们统一地反映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和运动过程的和谐是丰富多样与简单一致的统一,这又体现了和谐的完善性与简单性。和谐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身的和谐,即和谐的客观性,这又是和谐性与真理性的统一。追求、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和谐与对称、简单与统一,在科学史上始终是激发自然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和美学因素;和谐原理揭示的自然界本质特性和其丰富内容也成为人类科学认识和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数学的形式美表现了自然界高度的和谐对称。人类的科学认识总是表现为通过和谐对称中的差异即不和谐、不对称而到达新的和谐、对称,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在越来越普遍的层次上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在更高层次上使这种认识得到统一。例如,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不仅在揭示着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和宏观、微观、宇观诸层次的和谐统一;还揭示着自然界4种基本的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以求自然、社会和思维之间更大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和谐原理具有的科学意义。

TOP
25#

任何事物,都是多方面因素的结合。有时是相反的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事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属性,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和功能,由此而构成多样化、多元化的和谐世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译:君子讲求和谐,但不必和别人完全相同;小人讲求同别人完全相同,但不追求和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译:万物共同生长而不互相侵害;各种道理共存而不互相冲突。

和谐有十个方面的解释,一,良性斗争。二,仇必和解。三,中庸之道。四,适度存在。五,和而不同。六,抑强扶弱。七,和实生物。 八,阴阳和谐。 九,均衡互制。十,各安其位。

一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都离不开一个“和”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讲究和谐的民族。

TOP
26#

人生之舟,不堪重负,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敏相跟。但失去了诚信呢?失去诚信,你所拥有一切:金钱、荣誉、才学、机敏……就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云烟,终会随风而逝。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TOP
27#

物竞天择,优胜劣汰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孩上山林里去玩。他看到树上一只猴子拿着一顶很好看的帽子。他很想要那顶帽子,便蹲下来捡起一块石头抛了出去。猴子看到了,也学着孩子的动作把帽子抛了出去。孩子高兴的拿到了帽子。

几十年过去了。有一天,还是一个小孩在同样的地方看到了一只手里拿着帽子的猴子,他想得到帽子,就蹲下来捡起一块石头抛了出去。可是猴子却没有学着他抛下帽子。他奇怪的问猴子:你为什么不学着我抛石头呢?我爷爷告诉我,猴子会学着人做动作的呀?猴子得意地笑了,说道:难道只有你有爷爷吗?

是呀!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社会是在不断的变革发展进步的。社会在变,环境在变,观念在变,事物也在变,原地不动就要落后。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法则,也同样是人类社会的法则。是我们去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而不是瞬息万变的社会来适应一成不变的我们。尽管这条铁律有多么的残酷,有多么的不太符合人类的道德伦理,但积极的心态必然胜过偏安的心态。现在社会上的人普遍存在一种偏安的心理.特别是竞争不太激烈的地方,很多人忘记学习新的知识来补充自己,只把自己沉浸在吃喝玩乐中,如果还不清醒的话,将来如何来适应竞争越来越残酷的社会?要放弃旧观念,接受新观念,要不断学习进步,才能跟上时代,跟上社会,才能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才能与时俱进。

TOP
28#

心理学中解释道:所谓的嫉妒,就是来源于与自己与同类之比较。乞丐很少去嫉妒富翁,而经常嫉妒那些比他们乞讨的多的乞丐……

对于和谐,是否可以这样考虑:少了一些比较与嫉妒,多了一些均等与宽容。

和谐针对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整个群体,整个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分阶段、有层次的。需要全体公民长期奋斗、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

TOP
29#

使社会和谐的原理有很多,其中我认为“政、教、法三合一”的原理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有保证的。

政治是用以保障阶级的有序性,民众对命令的高度服从性等。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存在着以皇帝为首的内廷和以宰相为首的外朝之间的某种权力制衡,形成这种政治格局的目的在于维护最高统治者内部的关系和谐;古代信息与交通不发达,舆论也不发达,但统治体制内的言官制度以及士大夫的“清议”风俗发挥着一定的舆论监督功能,采用这种政治举措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和谐等等。政治在现代社会中同样对社会的和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宏观调控以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减轻农税以确保农民的生计;医保制度以增强国民的身体素质……如果没有政治,这些举措就会因为不同阶级的利益纠纷而夭折。

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欲望和利益的存在会产生激烈的纷争。欲望和利益是不可能被消灭的,但可以通过约束人的欲望和追利心以缓和欲望和减少利益冲突。这就要靠教育了。教育使得人具有羞耻心、良知、荣辱观、宽容心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金银珠宝,人人渴望。看见别人拥有,自己心头也痒痒,但羞耻心会警告我们,要想也拥有,不能靠偷,要靠努力。因为偷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再有,教育能使人具有高尚的人品,例如宽容待人、尊老爱幼、谦虚礼让等。如果人人都懂得这些做人的道理,社会也就和谐了。

法律是以共同的标准维护着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既包括皇亲国戚,也包括布衣百姓。如此就会极大地减轻人的不公平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靠法律的途径解决矛盾,那么坏人就会少一些放肆,好人就会多一些保障,人心坦然,社会自然和谐。

政治以权力保障社会和谐,教育以人性保障社会和谐,法律以公正保障社会和谐,三者缺一不可。相互的制约和依存关系,共同紧紧的维护着社会的和谐。

TOP
30#

和谐原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谐是整体上的和谐,组成整体的孤立的各部分、要素、因素或它们之间的差异并不能构成或等于和谐。只有部分、要素的有机组合即整体性才表现为和谐,并且只有整体在功能上才显出新的特点和最优化,即系统。只有对称、对应的和谐才制约和表现系统各要素的一致性、不变性、普遍性和绝对。和谐包含着合理的结构和协调的比例,使和谐成为内在的和谐,这正是和谐的本质。和谐表现为变化和发展的有序过程,因此,它包含规律性,是有序而合乎规律的动态过程。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和谐表明各物质系统及它们之间具有相似性、共同性。和谐原理包含整体性、对称性、结构性、规律性和相似性,它们统一地反映了自然界物质系统和运动过程的和谐是丰富多样与简单一致的统一,这又体现了和谐的完善性与简单性。和谐归根结底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身的和谐,即和谐的客观性,这又是和谐性与真理性的统一。 追求、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的和谐与对称、简单与统一,在科学史上始终是激发自然科学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学和美学因素;和谐原理揭示的自然界本质特性和其丰富内容也成为人类科学认识和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数学的形式美表现了自然界高度的和谐对称。人类的科学认识总是表现为通过和谐对称中的差异即不和谐、不对称而到达新的和谐、对称,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从而在越来越普遍的层次上深化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并在更高层次上使这种认识得到统一。例如,当代自然科学发展不仅在揭示着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和宏观、微观、宇观诸层次的和谐统一;还揭示着自然界4种基本的相互作用的和谐统一,以求自然、社会和思维之间更大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和谐原理具有的科学意义。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