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和谐原理 [复制链接]

271#

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TOP
272#

有了不愉快就要和解.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善良,不贪图自己的利益
TOP
273#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在我的世界观里和谐就是不给别人找麻烦,每个人都友好的相处
TOP
274#

对一些事物能够得到宽容。并且要学会宽容别人,这也是体现和的表现。“和”并不一定要体现在一些大的方面也可以从一些小事体现出来。有事忍让别人也是一种和。则在双方有误会冲突时也能用和来解决。
TOP
275#

和谐,便是一切事情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和气生财,和谐共荣便是对和字含义的进一步诠释,所以,我们的社会不能缺少和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TOP
276#

和谐之美在于宽容。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因为拥有宽容才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中的种子,她能在人类的心灵这片净土上扎根发芽,再爱的保护下茁壮的成长。宽容之心是多么伟大的,她能够熄灭怒火,她能感化邪恶播散善良,她能够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她让我们享受阳光一般的温暖。雨珠一般的滋润——宽容之和谐,竟妙不可言。 诚信是一颗珍贵的钻石,是和谐之美的结晶。诚信好过一支玫瑰,在花园之中,她是最美的,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美得高尚;美得完美无瑕。有了诚信之后,和谐的美足以体现了! 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只有淡泊名利才可以称为和谐之美。老鹰是为了搏击长空而在天空自由翱翔,而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无限的天空赐予了它自由快乐的空间;风帆只为乘风破浪而在海中搏击风雨,而不是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浩瀚的大海给予了它豪壮宽阔的乐园。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用一颗平凡的心去看待,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群! 有一种美,给生命带来温暖,和谐之美——无时无刻与我们现在,只是没有人留意到,而我却在无意中有所发现。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话:“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TOP
277#

道生阴阳,为一亦为二。
和是我们对于宇宙规则的认识。处于和的状态就像是置身于由“一”分化而成的多维度规则范围内,看到的每一个位面都是对于规则的认识。经历的越多,对于限制“和”的维度的认识越深刻,且认识到这些位面相互对立的属性,比如“善”与“恶”,强与弱,长与短,刚与柔……  
为人处世,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恭敬的心态,情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为中和,中是人的常态,就像是将睡未睡,将醒未醒之时的状态。一旦清醒时,丝丝缕缕的欲望开始纠缠着我们。情之即发,便不再是中。唯有追求和的状态,就是发而皆中节。什么是节呢?我的理解是节制。就像孔子所言:“先难而后获”中的难。曾经以为节制就是一种限制,而在经历一些事情之后才会明白,节制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懂得节制便不会有大错。中与和都是修养啊!
TOP
278#

和是一种不杀不刹的状态,与人和,则俱荣,与人争,则俱损。
TOP
279#

看网上的评论说,和的核心便是:心灵清静、三际托空、物我两忘、持敬收敛、意识专一、清静之用,这绝不是迷信也不是西方宗教。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处于浮躁的状态,缺乏平和的心态;只有当我们静下心来时,平和的看待人生的起落成功就在不远处。
TOP
280#

“和”是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发生的规律,存在的常态,功能的佳境。如前引史伯“和实生物”、即为“和”的最高审美义蕴提出了哲学依据。其中“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物错杂以成“文”等论点,对“和”发展为审美范畴影响尤大。而道家(老子》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更从宇宙本体论、生化论层面,阐释了“和”是阴阳二气矛盾统一,是生成万物的内在依据或存在状态。而《庄子·天道》篇称“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和、人和,即是顺应自然,而不要人为地干扰,甚至破坏自然,这是万物之美所以产生的哲学根据。
TOP
281#

怨在不舍小过,患在不预定谋。福在积善,祸在积恶。饥在贱农,寒在堕织。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来,贫在弃时。上无常操,下多疑心。轻上生罪,侮下无亲。近臣不重,远臣轻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无正友,曲上无直下。危国无贤人,乱政无善人。爱人深者求贤急,乐得贤者养人厚。国将霸者士皆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山峭者崩,泽满者溢。弃玉取石者盲,羊质虎皮者柔。衣不举领者倒,走不视地者颠。柱弱者屋坏,辅弱者国倾。足寒伤心,人怨伤国。山将崩者下先隳,国将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国残。与覆车同轨者倾,与亡国同事者灭。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
TOP
282#

和谐是一种治国方略。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在我国历史上,从古代的孔子、墨子、孟子,一直到近代以来的洪秀全、康有为等,对构建社会和谐有过不少描述。在西方,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欧文,也对社会和谐有过美好的憧憬。和谐社会理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
TOP
283#

内心和谐,就能够做到在任何场合都泰然处之,但是,知道是一会事,但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就拿我来说,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说出一句话或者有什么举动时,自己都会想,我怎么会说出这样愚蠢的话,或者做出这样不可思议的举动。
TOP
28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儿时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背诵的时候也经常会想大同社会中的人和事。
“家和万事兴。”国由家组成,家和才能国和,国和才有大同社会。我向往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社会,只有在这种社会中,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和学术的交流,才会激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和价值非凡的创造力。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都有权利用自己的努力赢得自己的尊严,都会得到付出后应有的回报。
“和”可以理解成“和平”,和平是“和”的底线,在和平的基础上才慢慢衍生出了人与人的“和”;人与自然的“和”;人与宗教的“和”,人与社会的和“和”。和平是个大环境,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大环境。和平的对立面是战争。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大环境中,因此才会产生不同思想的汇集交流。和平年代来之不易,我们有幸处于这个时代,有责任维护世界和平,保护人类精神财富。我认为和平不是永恒的,他只是战争之间的间隔。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小部分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牺牲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安稳生活,他们的自私是战争的导火线,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比如说南京大屠杀,比如说纳粹党疯狂屠杀犹太人… …这些都是人性的扭曲,是兽性,暴露了人性中最黑暗最残酷的一面。“以史为鉴”,我们坚持道义,用“和”来警醒人民,不让违背道德违背人性的事情再次发生。
在“和平”的前提下,还要做到“和谐”。中医讲究阴阳相合。身体阴虚的人要补充阳气,但在补充阳气的同时也要注意与阴调和;《周易》中也讲乾坤和谐,天地平衡。由是观之,万事万物最终的状态总是要归于平衡,这是自然界的规则,也应当是社会人生的规律。
这是我对“和”的看法。
TOP
285#

        作为“和”德的直接体现,和谐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时代的主流。早在2007年,《大众日报》的《和谐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时代内容》一文,就已经作出了详细阐释,具体如下:
        和谐文化是中华文化与现时代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融合的体现。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充分吸收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支撑。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中华文明素来注重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以人为本始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团结包容的伦理准则。尊重差异,主张包容,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人生态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尊重社会差异和对立,不断增强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包容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化解一切消极因素,充分激发社会活力,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民主法制的现代理念。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普遍理念,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和谐统一的政治追求。我国有着“和合”文化传统,从很早的时候起,中华民族的先民就提出“大同”的政治理想,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精神源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仍然是衡量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尺度。
        创新求变的进取精神。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大力增强全民族的自强自尊精神。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增强不懈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信心和勇气。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理性务实的科学精神。理性务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建设和谐社会,要树立理性务实的科学精神,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