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三、天人合一(上) [复制链接]

16#

      天人合一,天并非不可亲近的,原来象天的高峰也是可以攀登的。“圣学必可学而至”王阳明用事实阐释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踮起脚尖就会靠近阳光,一切就有可能。人生,有人的生活才是人生,单一个人活着,跟天道,人到密不可分。好好理解,对人的好处也是很大。
TOP
17#

                                                        和——上善若水的哲学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和”的哲学我很难把它定义到唯心主义中,同时也很难把它放到唯物主义中。因为它既不承

认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也不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

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是说“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

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和”究竟是什么?我举个例子吧,如果把仁、义、礼、智、信等等放到一块木板上,然后用

一个指头把木板顶起来,这时,有那么一个点可以使木板保持平衡,那就是和的位置。如果中

国文化是由仁、义、礼、智、信……构成的话,那么和便是连接这些东西的纽带。
“和”就是中庸之道。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中庸之道是“和”的一部分思想,我们先来看看这一

部分思想说了什么。
说道理吧,我说着困难,你也不容易理解,我还是举个例子吧。
“孝”在中国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我就拿它说事吧,最主要的是用这个好理解,言归正传

,我们假设有这样一对父子,父亲是一个音乐家,一生追逐音乐的最高峰,儿子怎样做到最孝

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是继承父业,完成父亲的理想,这样确实很好,没有任何问题倘

若父亲是一个十恶不赦的魔头呢?继承父业自然是孝顺的表现,但是……说到这大家应该明白

了吧。
中国传统文化好吗?当然好,但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怀疑过它?问题还是这个,这次我说“忠

”吧,面对一个明君“忠”自然是流芳百世,如果是一个昏君呢?我们骂他愚忠,更狠一点说

“狗腿子”。
在这我就不得不说古人两句了,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是理想主义者,三纲五常只能在理想社会

中应用,自己的理想被统治者作为舒服人们的工具,估计他们是很难受吧,不过接下来的可以

让他们痛哭了,后人把统治者推倒以后把一切的罪过加在古老的思想家头上,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找到“和”在这些思想中的平衡点,说白了就是放在木板上的文化全撒了、崩溃

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人意识到没有文化是不行的于是把撒了的文化全捡起来。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必须找到这个平衡点。我相信没人愿意再听二十四孝中恐怖的、扭曲的

孝的故事。
“和”的第一层意思是包容文化,协调文化,就是让文化与文化之间好好相处不要打架,这在

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尤为重要,因为“和”的思想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还有外来的宗教、

快餐文化……
我们现在来看看“和”的另一个表现,中国古代对人才的要求是什么?琴、棋、书、画样样精

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说明了什么?我个人觉得这是在信息不发达时作出的正确选择。

现在我们可以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可以分工合作。古代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这样要求也不过

分,还有就是发展兴趣爱好,注重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当然了,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出很多

伟人的技能都是“一超多强”的。事实证明了“和”的思想在个人发展上的作用。还是举例吧

,我们学过高等数学、复变积分、概率统计……同样是数学但是解决问题的方向是不同的。现

在的世界要求多学科的综合才能解决问题。这依旧体现了“和”的思想。倘若不“和”的话可

能做出成果吗?
最后我们来谈谈期待已久的“天人合一”。其实“天人合一”原本不能做到。什么是“天人合

一”?它就是指该吃饭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一切符合自然规律。但是人们把它升华到了一

个极高的境界,这个要做便困难了,我不想说什么“消除我同万象万物之间的界限,泯除主体

与客体之间的对立,让万象万物作为心象出没于我的心灵中,充养着我的心灵生命;让自己的

精神流注到万象万物中,感受万物的生命律动,让自己的生命精神同万象万物的生命精神交融

在一起,互相贯通,这就是‘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我用“禅”来说吧,有个老

禅师说过,禅的第一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

境界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在我看来“天人合一”就是自然,把一切做到自然就是“天人合一”。当然这是第一境界,之

后的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了。我个人认为第二境界是包容,或者说是博爱。以温和的方式或者

说是双赢的方式处理问题,也就是吃亏是福的思想吧。至于第三境界我猜测可能是庄子所谓的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吧。

TOP
18#

     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儒家"天人合一"观念,无论是与古代朝鲜半岛本土文化相比,还是与中国的道家相较,都有其特质,并由其特质而显出超出其它学说之上的现代价值。

TOP
19#

看到“天人和一”就让我不由的想起“王”字。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是人。天地以人为贵。所以人把三者给连在了一起。当人能和谐的处理天地人的关系时,人便是天地万物的王,但如果不能合理的解决他们的关系,那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了。现如今,环境恶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都趋向于低碳生活,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处理天地人的关系。怪就怪曾今的人们没有把天地人统一起来看,他们忽略了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至于造成今天这样的后果。在哥本哈根环境峰会上我们看到了天地人再不合一的恐怖一面——全球气候变暖,无法逆转。
TOP
20#

“天人合一”究竟是人“合”天,还是天“合”人呢?道家主张“合”到“天”即大自然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自然中心论”的理念,有的往往把“人”理解为“自然人”;儒家主张“合”到“人”那里去,据此形成“以人为本”或“人类中心论”的理念,有的把“自然”理解为与人合一的“自然”,有的则理解为与人对立的“自然”。儒家对处于本位和中心地位的“人”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孔子所说的人指抽象的泛爱的“仁人”,而他的一些传人们又多半把这种“仁人”加以改制,蜕变为“官人”,“天人合一”即要“合”到“天子”、“君主”或“皇帝”那里去,所谓“朕即国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解和处理天人关系问题上,强调“以人为本”,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考虑到环境的伦理原则,并不意味着“屈服自然”和“回归自然”,而正是为了人民的福祉,遵照自然生态的规律,更加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自然,以免由于对自然的横征暴敛,受到自然的惩罚。“以人为本”既不是以抽象的所谓“仁人”为本,更不是以“官人”为本,而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为了抵制和消除长期封建宗法制社会“官本位”的思想和体制的流弊和影响,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理解和处理“人”与“官”的问题上,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鲜明地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重要原则,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历史、人与人的关系都需要和谐文化。人民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为了人民。为人民创造和谐文化,一定给人民带来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程度相适应的自由、幸福和解放。

TOP
21#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
TOP
22#

             我认为:“天人合一”中的“天”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
TOP
23#

      我认为“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TOP
24#

和谐是世界的本质!例如: 有一个未知数X,怎么知道它是多少呢?我们都知道要解方程。方程在哪里?方程就在和谐当中,我们依据和谐去列方程。也就是说根据和谐的原则能找到这个未知数。这个未知数必须符合和谐才能存在。 和谐也是制约的条件,有一个未知数就有一个制约的条件,有两个未知数就有两个制约的条件,形成一个方程组,然后去解方程。有哪些和谐的条件呢?比如:事物必须符合拉普拉斯方程,事物必须符合最小功能原理,事物必须符合边界条件,有了这些和谐事物得以确定。
TOP
25#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经过了宗教化、哲学化的演变过程,最终形成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是中国古代先贤们对于天人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主流答案,究其理论实质而言,是关于人与自然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到现在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TOP
26#

人——调和

资源——整合

家庭——和顺

邻里——和睦

社会——和谐

世界——和平    

TOP
27#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天人合一的含义是把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来的思想核心与精神实质。它首先指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其次表明,人类生生不息、则天、希天、求天、同天的完美主义和进取精神;第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思维模式的全面性和自新性。
TOP
28#

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是儒家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既然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人类理应善待自然,就更应尊重自然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什么是天?春夏秋冬皆按照规律运行,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便生息不至。儒家认为“天”即自然界有着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荀子在《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忘。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荀子·天论》)。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的一种最基本的态度。《礼记·中庸》指出:“惟天下至诚,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人遵循天地自然规律以助天地之变化,则可以与天地和谐并立。道教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就是“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这就清楚地说明,人和万物是平等的、人并不比其他万物具有更高的地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它反映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道法自然”的和谐原则。“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就提了出来,认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了宇宙包括人本身,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破坏或违抗大自然的意志就会受到惩罚。“道法自然”说就是主张天、地、人三者之间自然共生,共同遵循“自然”法则的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以及生生不息的流行规律。道”又通过“德”的外化作用,把天地间这些包罗万象的事物的属性完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提出了“与天为一”观点,他认为,“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庄子·达生》,就是要求人抛却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黄帝阴符经》称:“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可见,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是天道自然的法则,自然则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不仅是人类社会今天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而且应该是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的精神和理念。“天人合一”的命题实质上就是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如“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和“网开三面”、“里革断罟”等典故都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至今价值不减。宋明理学也很看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认为这是全部人生和谐的现实基础,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与境界。他们以物我和谐为目标,以人我和谐为手段,以自我和谐为基础,十分重视并强调物我一体、人我一体,追求个人与宇宙万物、人类社会的交融合一、协调发展。宋代大儒张载在其著作中首阐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公平善待每一个人和天地万物的思想。宋明理学将先秦儒、释、道各学派的和谐理论,整合为一个体用结合、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从而完成了对和谐思想理论体系的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如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除了儒道之外,中国古代其他思想流派也有各具特色的“天人协调”思想,如《吕氏春秋》主张善用资源,反对“竭泽而渔”,《齐民要术》提出“顺天时,量地理,则少用力而减功多”。
TOP
29#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阐述的最高境界。

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也类似。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反思,人类究竟是最聪明的动物还是最笨的生物?我们想方设法征服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满足自己,满足一切欲望,甚至是寻找新的东西,不断去探索揭秘。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生态平衡一定程度上遭到了破坏。甚至整个家园被糟蹋的不堪一击。人们在研究高科技,研究克隆,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只能机器人。科幻电影都有一定的预见性,我们不敢设想。人们甚至想控制生命,掌握大自然。然而,生死是生物的必然规律。我们在征服所有之前,会不会被自己毁灭。我们都不知...

但我们也不用止步不前,我们应该做的是探索跟适合我们生存的环境,创造更有利生态平衡的环境,而不应该在不必的事情上花费心机。我们追求的应该永远是我们人类的生生不息。。。。

TOP
30#

"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

"天人合一"观念的哲学基础,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主客合一,其二是天人合德。


在关于儒家"天人合一"观念的诸多探讨中,一种主流意见认为西方哲学(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在思维方式上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即"主客二分",而中国的传统哲学则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合一,即"主客合一"。这种观点总体上流于模糊,在细部上仍有斟酌的必要。


在相关的讨论中,赞同者认为儒学中仅仅存在"主客合一"而否认"主客二分",否定者则以中国哲学中否有"主客二分"而贬斥"天人合一"的思想价值。然而,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建立在对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观念的误解之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