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91#

佛法中没有鼓励过人们去追求享乐、追求长生,而是说修行的目的是自我对什么是正确的享乐、什么是正常的生命得到理解和认识,而后以自我的智慧觉悟来获得心性的解脱。这样,生或者死,不过是色身不同的表现,生死与涅盘,不过是心性不同的运用。所以佛经中说:不乐涅盘,不住生死。也有大师说:涅盘与生死不二。
TOP
92#

佛家讲生死轮回,而儒家则重现世。其实从本质上讲,他们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就是让人获得幸福而超越生死。所谓超越不是无视,相反的,为了责任和身边的人,我们更加看重生命。将生死的规律完全理解,不勉强不违背,随顺规律的活着才是幸福的人。这也便是立志也好,求一心也罢,让我们认识生死,超越生死。
TOP
93#

生死是人生的根本问题,是每个人都得独自去面对和解决的,在面对生死的境遇里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斗士,都得独自去思索和承担。诚如阳明先生所言:“生死从本根上带来,故不易去”,人生的诸多困惑烦恼,归根到底无非生死,死的无尽虚空使人无法承受,所以作为在世的人生就必须使之充满意义,如此之人生才是充实完满的,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生总是在对抗死亡中走向死亡,这也许是生命本身的悲剧,然而生命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轰轰烈烈,这也正是生命的雄浑。所谓超越死亡只是在走向死亡的途中实现了生命本身的悲剧性壮烈,故《易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命正是在自强不息的进程中实现了生的意义,也同时超越了死亡,使生命本身的张力尽显,从而浑然与天地同在。
TOP
94#

无论是勘破生死还是超越生死,都是需要对生死的问题有清楚的认识和体会的。人固有一死,古往今来,从未有人能例外。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小民,都必然面对和思考关于这个问题。生只有一次,如何生?死也只有一回,如何死?面对生死,是应该坦然应对,还是畏惧逃避?君子有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气节,因为人格尊严比苟且偷生更重要。凡夫俗子也应该以此为追求。
TOP
95#

一个生命的诞生与消亡都是自然界的规律,无法人为干预。但是作为一个人类,纵然生命的长度有限但是生命的宽度却由我们自己控制。人究竟什么时候会死?是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吗?不是。而是被世人遗忘的时候。一个对社会作出伟大贡献,名字被铭刻在历史丰碑上的人,他的精神会永远被人称道,他永远是一代又一代人谈论的话题。这样的人,生命已经超越生死,是不会在这个世界上死去的。
TOP
96#

生死问题是一切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一切文化终极关切的焦点。它不仅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宇宙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维方式,更直接体现了文化的人文关怀和生命精神。追寻生命问题的最终目的是超越生死,就是使人在肉体生命终止后,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还能够存在。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死超越观上有多元主张。
回归自然是道家所持有的生死超越观。道家提出人在本质上是天地流行的产物,人之生死应顺应天地流行。《庄子》认为,身体是“天地之委形”,生命是“天地之委和”,性命是“天地之委顺也”(《庄子.知北游》)。总之,生命的本质就是天地化育流行的结果,因此,生死也应顺应这种天地的化育流行。其次,道家认为人之生死就是气之聚散,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惧。庄子认为,人的生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构成人的自然物质是气:“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一气耳。”(《庄子.知北游》)道家把人的生命过程视为气之聚散的过程,人的生死也就是气的聚散,是自然之道,是自然而然的,故生死不足惧。基于对生死观的理解,《庄子》才有“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此外,道家还主张生死齐一,泯灭生死差异,从而超越生死。《庄子》说,事物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这种相对主义的态度中消弥生死差异,超越对死的恐惧。
总之,道家把顺应自然作为超越生死之道,持顺应自然的生死超越观。《庄子》说:“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庄子.养生主》)所谓“安时而处顺”,就是强调对自然之道的顺应,由此摆脱生死之忧。道家的生死超越观是把生命回到广袤无垠的宇宙中,让宇宙大化的无穷无尽使自己的生命无穷无尽,从而获得生命的不朽。
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羽化登仙,通过它来实现生死超越。道教持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强烈的生命自主观,认为人的生命可以由自己主宰、决定;道教的“贵生恶死”,体现出重视生命与生活,极力厌弃死亡;道教还通过“性命双休”,求得长生不老,飞身成仙,实现生死超越。
道教的这种生死超越论,主要建立在它对生命结构和本质的理解上。道教认为,人在形神上是同质的,都是由“气”构成的。《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以至万物,无不须气以生者”。神形皆气,故养气可以长生。道教创造了行气、导引、存神、守一、内丹、外丹等修炼方法,通过这些修炼,求得长生不老,获得生死超越。
实际上,佛学是最典型的了生脱死之学,在生死超越问题上极有洞见。佛学通过“缘起性空”说,阐明万法皆空的道理。所谓“缘起”,解释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所谓“性空”,指因缘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世间万物没有常往不变的本质。要而言之,“缘起性空”就是说明世间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没有常往的本性。人的生死也是如此,所谓“五蕴皆空”是也。既然世间万物没有常往不变的本性,一切都在流转之中,因此不必执著于世间万物。人生正确的态度是随缘,所谓随缘,就是要顺应一切人生际遇,随遇而安。解除了对生的执著,证入空境,获得对生死的超越。
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突出了现世生活的基础地位,强化了生的意义,主张从日常生活获得“平常心”,不离现世生活并从现世生活中证入空境。在禅宗看来,佛性就在人的平常生活之中。禅宗改变了印度佛教刻苦修行的传统,强调生活的体验与生命活泼自在的情趣,明显表现了热爱现实生活、珍惜生命的观念。禅宗主张通过这种顺乎自然、随遇而安、自由自在,通过直接的感觉去体悟日常生活中的佛性,进入了涅槃真如的境地。这样,“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任何生活都是真如佛性的体现。生命也就在这种对真如佛性的体验中获得永恒,实现生死超越。
中国传统生死超越观立足于宇宙的大化流行来看待生死,把人的生死视为气之聚散,生者必有死是宇宙不变的法则,这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故而也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而不足为惧。这是中国文化普遍持有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主张通过人文创造,通过树立和丰富自己的精神内涵,超越肉体生命的限囿,获得生命的不朽。道家的顺应自然说,佛家证入空境的主张,都强调了个人生死超越的人文性。
TOP
97#

回复 1楼陈杰思的帖子

我认为,庄子是一个活得高于生活的人,一个任由思想在天地间”逍遥行“的人。他对生命的的感悟,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大宗师》,他视自己的形体为物质、皮囊,他坦然面对生活的劳累,身体的衰老,甚至死亡。他更将死亡视作一件平常的事情,就像走了太久的路,累了,便随意和衣而睡,没有什么牵挂和遗憾,所以能否醒来也是无所谓。这样的一个人,我想不到生活中还有什么能令他烦忧了。没有俗世里对物质的追逐,他并不是一无所有,相反,他广博的胸怀能让他将精神与世间万物统一。生与死是统一的,死是生的开始,就像一句诗中所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的事物是由旧事物发展而来,没有旧的基础也不会有新事物的产生。所以,死亡并不是终点,腐朽亦可以化为神奇。虽不奢求自己超越平凡,惟愿在纷繁的生活中守住本真,不让俗世的喧嚣淹没了内心的声音,哪怕在痛苦的日子里也有坦然的心去笑对生活。
TOP
98#

    我想就楼主引用的这句话来说我对生与死的看法,“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译文是大地负载着我的形体,生活使我劳累,衰老使我安逸,死亡使我得以安息。所以,把我的生当作好事的,也把我的死看作好事。
    生老病死是万物都会经历的一个过程,没有任何例外。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相比于死亡,我们更爱生,对死亡其实是惧怕有一点多。所以我想说说自己对生死的看法。当我们生存于世上的时候就要好好活着,好好做自己该做的事,承担自己对家人,社会,国家应负的责任,自然地等着死亡的来临,自己根本就不用在意这些,该来的总是会来的。当我们面临死亡时,我们也应该是一种坦然的态度,即使在怎么不舍也都无可挽回,还不如平心静气的享受这最后的时刻,然后坦然的化为无,不留一丝遗憾,不带走任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TOP
99#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高渐离和荆轲口中的超越生死,为了国家而放弃生命,这无疑是超越生死的最高境界。鲁迅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以,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古仁人舍生取义的事迹不绝于耳,他们对于生死的理解确是令人无法企及!
TOP
100#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对于伟人来说,即使他们的身躯已经与大地融为一体,但是精神和灵魂却会永远存在于后世,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生与死之间没有明确界限,死,只是一个符号罢了,它不是一个完结的代名词,甚至是重生的表现,所以,看淡生死即是超越生死。
TOP
101#

死亡无可避免,关键是如何看待死亡,并如何安排自己有限的生命。古希腊哲学家说:哲学是练习死亡。这就是要把死亡的问题拉到眼前来看,清楚明白自己的终极关怀、终极价值,以相对的生命见证绝对的真理,这十分重要。《老子》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我们非常珍爱这个生命,自奉唯恐不厚,却不顺从道的原则,清静无为,少私寡欲,所以无法避免死亡的随时来临。《庄子》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呵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死生如日夜更替不休,再平常不过了,也会使人措手不及,平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使心中了无遗憾,随时可与这个世界byebye,这就是善生善死了。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我们可以用道家超然的态度来面对死亡,但活着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学会怎样正确地做人做事,实现自己此生的终极关怀和终极价值。
TOP
102#

    对于常识而言,“死”是人们无可奈何的宿命,所以人们平时总是倾向于对“死”保持沉默。其实我们都知道,不只是人,一切生物都本能地“恋”生“畏”死。但人之外的生物尚未发展出生死意识,所以它们的生和死都只能是任其自然,而人则有关于自己的“生死意识”。这种意识使人的心灵深深地受到震动而萌发并强化出喜“生”悲“死”的情感,激励起自己求生的意志用来呵护、延续、张扬生命,躲避、抗拒乃至超越死亡,并相应地亲近、利用、创设一切有益于“生”的东西,仇视、破坏和消灭一切有助于“死”的东西。人类是这般“贪生怕死”,又怎能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呢?
    在中国哲学史上,儒释道三家大都为人类建构出了一个包容同时也安顿人的生死的“终极存在”,这个终极存在或者是儒家所讲的生生不息的“大生命”(“神”、“宗族”、“天地”),或者是道家所指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或者是禅宗所讲的某种不生不灭的理想“常境”(“涅盘”)。这种终极存在让人们相信,对于个体来说,固然有生死,但对个体所从属的那个终极存在来说,就并没有真正的“生”“死”,也就是没有真正的“不存在”(无)。这样一来就有助于个人从一己之“小我”提升到人类乃至宇宙之“大我”,而“大我”的境界就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
    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个人虽然重视自身的生死,但有生不求、有死不避,因为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生、消除更大的祸患。所以“超越生死”不是不怕死、不畏惧死亡,而是个人能够从一己之“小我”提升到人类乃至宇宙之“大我”,既能执着生命,又能达观生死。
TOP
103#

人生如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我们知道生是我们在外远游,死是回家休息,谓归。生亦何欢,死亦何哀。无死无生者,行事只应为,应为即使愿为。
TOP
104#

对生与死的定义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庄子认为: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如果说,对于生死的概念,没人能比得上庄子。我对生死的概念还没有参悟的够。但是我觉得人生来空空,死去空空。所以说,超越生死在于“空”。
TOP
105#

佛经中说:“不乐涅盘,不住生死”。不知生,焉知死,我认为,生死是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充分了悟了生存的无奈和困境,死亡的虚幻和平常时,你就超越了生死,当然这种超越乃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因为能否在生死之外获得永恒,我们很难在现实世界中证实。从容地面对生死本身就是对生死的一种超越,像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不也是一种人生的超越吗?人生均有一死,而以泰然的心态面对生死,那么死的畏惧与生的渴望就是一条可以横跨的无形的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