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九、超越生死 [复制链接]

76#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活着便要明白什么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即使是牺牲也要死得其所!

TOP
77#

假设一个极端的情境,如果有人逼迫你杀死另一个人,不然你就会丧命,你如何抉择?按照上述评论的人,我想他们都会杀身成仁吧。我们接受的传统集体教育观念,每个人都应当舍身取义,对于这种观点我不能安全赞同。
舍身取义,无疑这是一种极其高尚的行为,拿着自己宝贵的生命去成全仁义,这是一个君子所为。我国历史上也不乏这样的具有献身精神的脊梁骨存在,像民族英雄文天祥,无数的革命先烈。拥有这种精神的人是我们民族真正的支柱,他们的崇高无人可以比及,我自是敬佩不已。
但是教人舍身取义,我对这种教育不敢苟同。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现在我们从小教育孩子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道义,这是不是对个人生命权的不尊重?这是不是对个人意志自由的一种干涉?因此我认为这种观点的教育值得商榷。另外,很多人都不是拥有这种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当他人努力想活下去时,依旧不惜违背传统道德,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我们是否应当重视一下人性?
对于这种舍身取义的精神,个人认为应当给予其自由,而不是强制推行
TOP
78#

      将生死置之度外,虽九死而无悔,那是因为目标值得用生命来换取,与孟子的”舍生取义“相通,只是侧重于持之以恒,在所不惜。古有屈原明知权贵之不可违而为之,并在《离骚》中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近代有谭嗣同自愿做变法流血第一人,临刑前道:”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大丈夫当立德、立功、立言,他们的事业,终究未成,但品格却彪炳史册。不是他们不知道变通,而是他们太急于成就所行之事,甚至因公而忘了私,不在乎自己的处境,这种执着的精神就是“毅”,超越了生死,不朽于心中。
TOP
79#

       人生中,最难以割舍的,便是对生命的执着。老子曾经说过:“死而不亡者寿”,这句话值得我们去深思,有些人虽然活着,但在人们的心中早已死了,而有的人虽然死了,但他的思想,精神,却长期影响着当代以及后代的人们,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所以,我们应该活出我们的价值,这样,当我们面临死亡时才不会觉得生命毫无意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正是因为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了自己的精神所在,才使得他的世界充满了光彩。而现今,许多的大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总会觉得无聊,被迫读书,而不是去积极地寻找自己的精神世界,大学是一个展现自己,获得知识的平台,如果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个平台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么当你回首大学四年的时候会发现毫无珍贵的记忆可寻。
       司马迁曾经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古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样,为了自己的思想而甘愿被处死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近代有不畏酷刑,不惧死亡的夏明翰,现今,有为了拯救群众和战士安全而献出生命的高建成,为了世界正义而献身的3位驻南联盟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为了救跳江女而奋不顾身的孟祥斌,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玥,他们所作所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精神感染了我们。
       现今,我们应该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生死,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那么当生命走至最后一刻时,才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畏惧。
TOP
80#

平淡的接受死亡,不害怕,就是超越生死。不为了苟活于世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淡然处之。有生就有死,不知生,焉知死,在你充分了悟了生存的无奈和困境,死亡的虚幻和平常时,你就超越了生死,当然这种超越乃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因为能否在生死之外获得永恒,我们很难在现实世界中证实。所以不要作太多的妄想,从容地面对生死本身就是对生死的一种超越。林则徐虎门销烟,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豪言,在他的看来懦弱的活着,不如壮烈的死去。中国现代作家臧克家发表的诗歌《有的人》中说道:“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也就是说生与死的界限局限的只是人的肉体,人们的精神是永恒的,  像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不也是一种人生的超越吗?
TOP
81#

      有大毅力者,能不畏艰辛,能看透生死,故能比常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即使他们的观点超越太多,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也终将会在后世大方异彩。人有生死,理念却不朽,可谓超越了生死。
TOP
82#

         对"生死",可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亦可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去解释。科学中,生死被看做客观事实、客观对象;哲学和宗教中,生死被看做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境界。因此在哲学和宗教中,生死是可以超越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家、道家、佛教、道教,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生哲学、人生宗教。儒家、道家是哲学,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生命、安顿生命;佛教、道教是宗教,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死亡、对待死亡。这四家相反相成,共同创造了中国人的生死智慧,不仅对于我们中国人,而且对于全人类,都提供了并且继续提供着重大而有益的启示。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当一个人拥有生命时,往往不珍惜,有时甚至会感到生命的迷茫和空虚。当要失去它时,才会发自内心,无限的热爱它。人最根本的欲求是对生命的追逐,因而在世人眼里,作为恐惧的也就是死亡了。在死亡面前,人们最能展现真实的心灵;当有死亡意识时,方能悟出“生之智慧”。《泰坦尼克号》一部优秀的电影,成就了卡梅隆导演一生的光环,每一次看这部电影,我都会对生命的伟大,人性的关怀以及坚韧的毅力无限的尊崇。《泰坦尼克号》最震撼人心之处,使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的可贵的牺牲精神和勇敢毅力。人的勇气、信念和爱情的毅力是伟大的,它能创造惊人的奇迹,超越生死的藩篱。
        现代人们处于和平的空间,往往缺乏对生问题的严肃思考。这种状况容易造成我们在理解生存意义上的偏差。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尽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技术异化、人与人之间的技术的疏离,是当代人陷入普遍的精神困惑和人生迷茫中。信仰危机、道德失落、自我感的丧失乃至人们心理的失衡和人性的扭曲,成为世界面临的严重的问题。因此,当代社会需要一种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加强对人生意义和人类生存价值的研究。
最后编辑武科大陈星辰 最后编辑于 2014-12-06 10:57:32
TOP
83#

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够了解它们的头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集。气聚集在一起人就诞生,气消散了人就死。如果死和生是同类,我又何必忧虑!所以万物是统一的,他们把自己所认为是美好的东西当作神奇,他们又都把自己所认为是丑恶的东西当作臭腐;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成臭腐。
TOP
84#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美丑可以转化,善恶可以改变
TOP
85#

圣人超出众人之处,就在于他们不被生死问题束缚,他们看清了生与死的本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循环往复,故能超越生死,超然其上。而众人则乐生恶死,对于死亡是极度畏惧的,于是常常避而不谈。在圣人看来,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一样,是很正常的现象,是不值得惊讶的。生只不过是道以具象的形式出现,是人们可以看到的实实在在的;而死则是道离开了具象形体复归于它本来虚无的状态,是不可见的,需要用心去体悟。
TOP
86#

对生死问题,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解释和解决,也可以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去解释和解决。在科学中,生死被看做客观事实、客观对象。在哲学和宗教中,生死被看做一种观念、一种心态、一种境界,人以什么样的眼光看待生死,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生死,以什么样的境界体验生死,生死就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呈现,因此在哲学和宗教中,生死是可以超越的。当然这只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而不是事实上的超越。  中国传统文化的骨干是儒家、道家、佛教、道教,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人生哲学、人生宗教。儒家、道家是哲学,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生命、安顿生命;佛教、道教是宗教,它们主要讨论人应该如何理解死亡、对待死亡。这四家相反相成,共同创造了中国人的生死智慧,不仅对于我们中国人,而且对于全人类,都提供了并且继续提供着重大而有益的启示。
TOP
87#

一般人皆认为,死亡是最无意义的东西;而且,它还进而吞噬掉了所有的人生价值。但是,人们若明白了人之生必然相伴于死,我们每个人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便步入了走向死途的过程,那么,我们在生的过程中就应该从观念上去体验死、去沉思死,去由对死的叩问而让自我的生命获得长足的发展,建构出一个健康正确有意义的人生观,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价值。
TOP
8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死作为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死看得太悲惨,以为死亡就是隔世,“贪生怕死”的人不在少数。其实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广度而非长度,太过畏惧死亡,也是对“生”的不尊重。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段时光,让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人怎样才能超出生死的界限?我觉得是宗教和爱。当你站在全人类的视野上时,也不会为个人之间的纠纷恩怨所苦恼了。
肉体没有永恒,精神才能永久流传。
TOP
89#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算是彭祖也会有死去的一天,人死如灯灭,化为埃土。但是有的人死了,他却活着,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把有限的生命贡献在无限的人类事业中,化者,复归于无形也;不化者,与天地俱生也。肉体渐渐老去,精神却与天不老,与国无疆。
TOP
90#

         “毅”的形式之一就是超越生死,一般人难以企及,但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做到了。老舍曾在《我这一辈子》里借一个人物慨叹,中国人活得真冤啊,糊里糊涂地来,糊里糊涂地走。可见很多人是不需要知道“生与死”的答案的。客观地说,1972年以前的史铁生也未必需要它,不然他不会对那个“最狂妄的年龄”感慨至深。但从1972年起,史铁生被迫要面对这个问题。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史铁生替我们所有自以为不需要答案的糊涂人背负起了那“生与死”的沉重: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
  每个人境遇的不同构成了世界的千差万别,但在史铁生的答案面前,世界显示了它的平等的一面。这将促使人类不再滥用或者尽可能少地滥用自己那个“狂妄的年龄”:这个答案虽然并不必然保证世界上不再有“失魂落魄的人”,但在史铁生以自己漫长的煎熬而获得的领悟那里,这些“失魂落魄的人”将得到宁静和终生的抚慰。“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宁静。”
  对母亲的刻画以及对母亲的爱,是《我与地坛》最为感人的部分。这些平静如水无法复制的文字,蕴含着充沛饱满、风雷激荡的高贵的情感。母爱是文学描写最能熠熠生辉的主题,散文这一体裁因其自由活泼不受拘束,又尤能尽情婉转随意收放。张洁的《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曾经因此感动过无数读者。而《我与地坛》在叙写“我”与母亲的点点滴滴时,远离了热烈、哭号、哀恸、宣泄等等所有的激烈的表达方式,也没有做人们最常见的赤裸抒情――尽管他这样做很可能也会被读者理解和接受。史铁生将那人间至爱的种种伟大意义都悬置隐藏起来,只是用一种内敛到近乎压抑的语调,讲述着母亲看似平常的几件小事以及母亲过早离世带给他无法挽回的损失与至痛。史铁生之所以这样处理,实在是不得不如此,因为这浓厚的伟大的母爱与前面那“生与死”的答案一样透彻、融通和豁达,绝容不得丝毫的张扬与夸饰:
  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事实上我也真的没为她想过。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史铁生以自己的苦难为我们这些健全人背负了“生与死”的沉重答案,而母亲,以加倍的沉默的痛苦背负和推动着史铁生向着那答案的迫近。
  在那段光彩夺目艺术质感强烈的第三小节中,史铁生插入了一段看似突兀的四季轮回,令人惊叹喻体和喻意之间的贴切精到。但这一段并不是孤立的炫才,其含义始终围绕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自然大道和对“生与死”的思考,一个生命的消亡将预示着另一个生命的诞牛:我来的时候是个孩子,他有那么多孩子气的念头所以才哭着喊着闹着要来,他一来一见到这个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对一个情人来说,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那时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实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当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