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志士仁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了仁道,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晨得知大道,当晚死去也是值得的。
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
译:为不正义的事去死,不算勇敢。
可杀不可辱。(《礼记?儒引》)
译:可以被杀,不可以被羞辱。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战国策?秦策三》)
译:正义所在之处,即使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悔恨。
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春秋繁露?竹林》)
译: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富贵而苟且,不如贫困而荣誉;活着遭受耻辱,不如死得光荣。
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唐]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译:不合乎正义,君子决不轻易断送生命;死得其所,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义在于生,则舍死而取生;义在于死,则舍生而取死。(《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译:正义要求生,就舍去死而选择生;正义要求死,就舍弃生而选择死。
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卫灵公》)
译:按理应当死却求生,那么他心中就有所不安,这损害了他心中的道德良知。应当死就死去,就能心安理得保全自己的德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译:活着是人间豪杰,死了也是阴间英雄。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宋] 文天祥《指南后录?言志》) 译:为正道而死,不苟且偷生,正道永存,光辉照耀千古。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译:粉身碎骨毫不畏惧,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明]洪应明《菜根谭》)
译:事业和文章随着身死而消失,但留下的精神却万古常新。功名和富贵随时代而变化,而气节却千年如一日。
若从生死破生死,如何破得。只就义利辨得清认得真,有何生死可言。义当生则生,义当死则死。眼前只见一义,不见有生死在。([明]刘宗周《刘子全书?会录》)
译:如果就生死来剖析生死,如何解释得清楚。只能从义利上才辨得清楚真切,有何生死可言?从正义的立场看,应当生就生,应当死就死。眼前只看见正义,不看见有生与死的存在。
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木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清]汪汲《座右铭类编?摄生》)
译:世俗观念是把身体的存在当作生死,圣贤则把道德的存在当作生死。光辉灿烂,与日月争辉,活着固然活着,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碌碌无为,与草木一起腐烂,死了固然就是死了,活着也同死了一样。(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