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复制链接]

1#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译:志士仁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了仁道,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译:早晨得知大道,当晚死去也是值得的。


死而不义,非勇也。(《左传?文公二年》)


译:为不正义的事去死,不算勇敢。


可杀不可辱。(《礼记?儒引》)


译:可以被杀,不可以被羞辱。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战国策?秦策三》)


译:正义所在之处,即使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悔恨。


生以辱,不如死以荣。(《春秋繁露?竹林》)


译: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富贵而苟且,不如贫困而荣誉;活着遭受耻辱,不如死得光荣。


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唐]白居易《汉将李陵论》) 译:不合乎正义,君子决不轻易断送生命;死得其所,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义在于生,则舍死而取生;义在于死,则舍生而取死。(《朱子语类》卷五十九)


译:正义要求生,就舍去死而选择生;正义要求死,就舍弃生而选择死。



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卫灵公》)


译:按理应当死却求生,那么他心中就有所不安,这损害了他心中的道德良知。应当死就死去,就能心安理得保全自己的德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译:活着是人间豪杰,死了也是阴间英雄。


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 文天祥《指南后录?言志》) 译:为正道而死,不苟且偷生,正道永存,光辉照耀千古。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译:粉身碎骨毫不畏惧,要把清白留在人间。


事业文章随身销毁,而精神万古如新;功名富贵逐世转移,而气节千载一日。([]洪应明《菜根谭》)


译:事业和文章随着身死而消失,但留下的精神却万古常新。功名和富贵随时代而变化,而气节却千年如一日。


若从生死破生死,如何破得。只就义利辨得清认得真,有何生死可言。义当生则生,义当死则死。眼前只见一义,不见有生死在。([]刘宗周《刘子全书?会录》)


译:如果就生死来剖析生死,如何解释得清楚。只能从义利上才辨得清楚真切,有何生死可言?从正义的立场看,应当生就生,应当死就死。眼前只看见正义,不看见有生与死的存在。


世俗以形骸为生死,圣贤以道德为生死。赫赫与日月争光,生固生也,死亦生也。碌碌与草木同腐,死固死也,生亦死也。([]汪汲《座右铭类编?摄生》)


译:世俗观念是把身体的存在当作生死,圣贤则把道德的存在当作生死。光辉灿烂,与日月争辉,活着固然活着,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碌碌无为,与草木一起腐烂,死了固然就是死了,活着也同死了一样。(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本主题由 管理员 admin 于 2014/5/21 14:45:45 执行 主题置顶/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孟轲在《孟子·告子上》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一生可能会面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此时二者不可得兼,只能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等等的舍身取义事例,他们舍生取义,成为一代代不朽的佳话,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了气节,将永世受到人们的敬仰。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义,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做到舍身起义。

TOP
3#

义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历史洪流中耀眼的光芒
TOP
4#

今天过上幸福生活的我们,经常也该想想这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换来的,他们在生与死之间的选择是那么坚决,因为他们心中有大义,就如那句耳熟能详的句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只有心中有大义的人,才能在生与义之间弃生而存义,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些高歌正义的英灵们!

TOP
5#

人活着就要有尊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要有所坚持,碌碌无为的终其一生不如拼出一个精彩,留下一个故事
TOP
6#

见义勇为,见义智为。

智和勇是在一起的,不敢为就无所谓智了,智在勇中得以体现。

我认为的勇是智勇双全,才能是真正的见义勇为,内心认为那是该做的就勇敢去做,这样才能成全勇。

TOP
7#

对于舍生取义,我持有不一样的看法……

还记得学校见义勇为英雄杨继斌同学事迹……正当24岁青春年华,意气风发,为见义勇为,意外就这样发生了……美好的一切都泡汤了,身后留下了很多荣誉,可是,人已逝,留下的,只是痛苦伴随一生的父亲母亲……

我们不去评判事件的对或错,当然,对于社会来说,见义勇为总是正确的。可是站在不同的立场,对与错都是相对的,而对于“舍生取义”,是否值得?

现代社会如此混乱,正义之风渐弱。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为“义”“舍生”,对他们,会造成多么大的打击……见义勇为自然应该,而且是中华传统美德,可是也应该选择一种低风险的方式,这样才既对得起“义”,又对得起父母与自己。

舍生取义真的可取吗?你感动了别人又能怎样?生命是宝贵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回的那些荣誉与名声都是虚的。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大好年华多做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意义的事,这也是一种“大义”。

取义不一定要舍生。

TOP
8#

舍身取义

是对自我选择的一种承认

把义看得比生命更重要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态度

义是使我们舍弃一些 而执着一些的源头

TOP
9#

战国:孟子.周游列国,却并非求官,而在于行“道”,所以有《孟子将朝王章》,对于齐王的非礼之召给予回击,表现出傲岸的个性。孟子虽然不视金钱如粪土,却也不追财逐利,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虽然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却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清末: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TOP
10#

人生问题包罗万象,总括起来,不外“生死”二字。世人关心生活,其实,生活只是生的一部分。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古往今来,东西方各种哲学、宗教都在努力探讨生的来源及死的归宿。佛教作为人生智慧及生命科学,不仅对于有情生死问题有着深入探究,更为我们指出了解决之道。无明至老死,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续的十二个过程,又名十二缘起。具体内容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而在菩萨境界中,以般若智慧观照无明乃至老死,皆是无自性空。换言之,无明乃至老死不过是因缘假相,如梦幻泡影。因此,菩萨不灭除生死,也不必厌离生死。菩萨的修行,正是在生死中通达生死的了不可得,在生死中超越生死。
TOP
11#

孟轲在《孟子·告子上》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一生可能会面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此时二者不可得兼,只能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战国:孟子.周游列国,却并非求官,而在于行“道”,所以有《孟子将朝王章》,对于齐王的非礼之召给予回击,表现出傲岸的个性。孟子虽然不视金钱如粪土,却也不追财逐利,而是清醒地认识到“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虽然在封建专制的重压下却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2清末: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TOP
12#

看太多那些提倡“舍生取义”的口号,听太久那些英雄不畏牺牲而取得胜利的故事,在现在这种文明之国,我不知道要怎么去理解那些为了小利而伤痕他人的人,更不想知道更多关于鼓励孩子们见到歹徒就勇猛向前扑的话语。

生命的开始我们无法选择,但生命的过程和大部分的结果我们都可以掌控。我个人认为,“义”是应当注重的,但生命更应该尊重。不要傻傻的为了一点小事情,就用“舍生取义”的想法剥夺了生存的权利,那么轻易地,就丢掉了性命。

TOP
13#

随着时代的变化,“舍生取义”的“义”字已不再代表“忠义”,而是有了新的含义。  

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

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败无能,经济趋于崩溃,洋货充斥市场。著名作家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买美国救济粉,被称为“表现我们民族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

如今,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去“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那么,舍生取义于我们又是何意呢?
有人会说,如今这“义”字,既非“忠义”,又非“正义”,而是“义气”。说起义气,自然会联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死后,张飞难以抑制悲痛,借酒消愁,鞭挞士卒,命其连夜赶制孝服,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刘备发誓要踏平江东,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率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命丧白帝城。刘备和张飞为义气而丧失理智,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的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TOP
14#

从正义的立场看,应当生就生,应当死就死。眼前只看见正义,不看见有生与死的存在。
TOP
15#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我们很清楚,活着的是他们永不灭的精神,而死去的只是他们的躯壳。我们现在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活在这个社会中,好像更多的是昏昏噩噩,就像一个没有思想的木偶一样。那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不管他是从事什么职业的。我们的生命虽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但当它受到他人社会的评价时,它是超脱于现实之上的精神境界之上的意识,我们并不是鼓励把自己的生命毫不吝惜的奉献给他人,而是当我们确实需要做出抉择时,我们能想到“人或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出自司马迁之口的至理名言并不是空喊好看的,当我们身体力行,在不盲目的情况下做出“死而不亡者寿”的大义之举,相信所有将予以关注我们的眼睛,都会迸发出令人难以忘怀的光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