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复制链接]

106#

《礼记》中说:“士可杀不可辱。”这是中国古代文人的骨气。像民族英雄文天祥就是舍生取义的典例。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面临着亡国的威胁,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下定决心抗元到底。由于势单力孤结果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最后为国捐躯。并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种骨气,做一个有骨气的人。

TOP
107#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王刚演过一部电视连续剧《玉碎》,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生与义的抉择,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体现。国难面前有的人为苟活,投靠日军,卖国求荣,有的人却选择了义,宁可死也不出卖战友不出卖国家。有的人这样反驳,民间有句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我认为这句话的理解不应该用在这里,这讲的是一种求生的信仰,不管如何不要放弃生的希望。只有义支撑的生,才是真正的值得骄傲的生。
TOP
108#

感想:古今有很多名人为了自己的气节、自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他们的故事也被人们广为流传,也感动了很多人,让人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我觉得他们会选择死,是因为他们已经心灰意冷,到了不得不死的地步了。他们怀着一腔热血想要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君主们不但不采用他们就算了,还怀疑他们。可是现在的社会已经不是死就能解决一切的社会,我们也许会被人怀疑和污蔑,但是我们却只能选择活下来,只有活下来才能为自己辩解,才能证明自己,可是死了就什么也不能做了。

TOP
109#

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有生命更重要的东西。让我们重温孟子的教诲: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王!这是个多么沉重的名字!做了项王,就得担上更沉重的责任,可能失去的是全部,甚至是----虞姬!啊!虞姬!那个天下最美最可爱的女子!为他付出了一切,青春,平静,甚至生命!可是,他并没有要她去死啊!他要的是她好好地活在世上,找个好人家嫁出去,过一辈子安详宁静的生活,这就够了!可虞姬她......怎么就那么傻呢?
 “舍生取义。”虞姬似乎就站在他眼前,依然那样楚楚动人。樱桃小口里轻轻的吐出几个字:“舍生取义。”
[em05]
TOP
110#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作者: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
晋书·梁王彤传》:“而临大节,无不可夺之志;当危事,不能~。”
舍身取义与《孟子》中本心的联系:本心是指羞恶之心,而舍身取义是指舍弃生命获取道义.两者用对比的方式巧妙的突出孟子对自己思想的不断升华.

谭嗣同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

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豫让

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刺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把全身漆成癞子,吞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
TOP
111#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有人会说,如今这字,既非“忠义,又非“正义,而是“义气。说起义气,很多人会想到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帮助朋友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我们不能摒弃自身的道德品质,而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朋友度过难关。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TOP
112#


<原创>“舍生取义”一词取于《孟子》一书,中国有许多舍生取义者。戊戌六君子为了国家,坚持变法,面对朝廷的镇压不妥协;闻一多为中国的未来奔走呼号,不畏惧敌人的迫害;外国侵略中国,大批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献出年轻的生命。这都阐释了“舍生取义”的精神。

如今,世界和平,国家安定。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仍需要我们“舍生取义”的精神。舍己救人,舍己为人,都是对“舍生取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看到别人有生命危险,敢于施救;别人有困难,勇于帮助,我认为这些都可以是“舍身取义”。现在新闻上经常可以看到为救别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英雄,下海救人,火场救人等等。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生命诚可贵,现代意义的“舍生取义”要求我们在抢救别人的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这才是新时代的“舍生取义”。

TOP
113#

      ”舍生取义“是大”毅“,文天祥是其典型代表。南宋末年,元军铁骑南下,稍有反抗,就被破门屠城,血染河山。临危受命的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的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就义。然而,却由于势单力孤,终被元军俘虏。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他挥笔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历史名句,南面就义。
      当今社会,价值观有所改变,”舍生取义“更为珍贵。不论是何人在何时何地,所为何事而”舍生取义“,都应给予肯定,私下冠以“不理智,不正确”者,是渺小者的心虚之词。

TOP
114#

生命是最美好的,也是最应该珍视的。但是,如果生命与正义不可两全,二者必须作出抉择的话,我们就不能苟且偷生,而只能舍生取义。因为正义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为正义而牺牲生命,死得其所,重于泰山。“舍身取义”是大丈夫遵循的最高人生准则。
TOP
115#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就是说,“义”高于一切。为了“义”,“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为了“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在内容上基本接近,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高道德标准之一。这种思想道德在近、当代革命过程中激发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国难,抛头颅,洒热血。

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有人说他愚昧,而事实上,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物,却用相同的行动追寻古之圣贤,做出了人生的正确抉择,把优秀的思想流传千古的同时,也影响传统文化的发展。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一切正是缘于他们不同的选择。莎士比亚曾说过:“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但耻辱的生命更为可恨。”今天,这些思想对于学生的道德建设来说,也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TOP
116#


孟轲在《孟子·告子上》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我们一生可能会面对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而此时二者不可得兼,只能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谭嗣同。他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黄花冈起义时,大批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林觉民率敢死队冲进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兵浴血奋战,中弹被俘,从容就义!喻培伦胸前挂满一筐炸弹,冲锋在前,弹尽力竭,后被俘,英勇牺牲!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邱少云宁愿火烧也不愿暴露目标!等等的舍身取义事例,他们舍生取义,成为一代代不朽的佳话,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捍卫了气节,将永世受到人们的敬仰。对“舍生取义”的勇士,发出由衷的赞叹,而对那些见利忘义、自私无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极大的反感和鄙夷。见利忘义的现象太多,可世界上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义,就好象没有了灵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尸走肉,虽生尤死,受万人唾弃,而那些舍生取义的勇者至今传诵……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做到舍身起义。

TOP
117#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TOP
118#

        “舍生取义”已在“义”中详谈,就不在“毅”中赘言。
TOP
119#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依然肩负起抗元的重任,但是由于势单力孤结果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最后为国捐躯。在国家危难之时,文天祥没有没有舍弃心中的大义,在元朝的重压下却都能保住气节,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这种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敬仰。
TOP
120#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