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复制链接]

61#

一.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我与(通"欤"语气助词)?乡(xiàng通:向"过去,从前.下同)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二.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TOP
62#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如今,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去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那么,舍生取义于我们又是何意呢?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的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TOP
63#

孟轲在《孟子·告子上》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今,我们生活在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时代里,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去“尽忠”,也不会像烈士在腥风血雨中献身。那么,舍生取义于我们又是何意呢?
有人会说,如今这“义”字,既非“忠义”,又非“正义”,而是“义气”。说起义气,自然会联想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他们“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关羽死后,张飞难以抑制悲痛,借酒消愁,鞭挞士卒,命其连夜赶制孝服,结果招来杀身之祸。刘备发誓要踏平江东,不顾诸葛亮等人劝阻,率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几乎全军覆没,他本人也命丧白帝城。刘备和张飞为义气而丧失理智,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
在今天和平环境中,我们虽不致牺牲生命,但“舍生取义”并非离我们而去。“舍生”已不限于舍弃生命,也包括与生命同等重要的个人利益。“取义”也已不限于正义,而是包括正义在内的一切公益。这种意义上的舍生取义,虽不像先前的义士、烈士那般气壮山河,但却是不可低估的一朵火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平时肯为公益放弃个人利益,在关键时刻才会毫不犹豫地献出生命。
时代呼唤这种精神。只有这种精神在每个人心中牢牢的扎根,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的民族才能崛起。

TOP
64#

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着给别人吃,乞丐因轻视而不愿意接受。

TOP
65#

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业的旅途中,无不是以坚强的自信为其先导。拿破仑就曾宣称:“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个字眼。”这是何等豪迈的自信,正是因为他的这种自信激起了无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为横扫欧洲的一代名将。

美国最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我们的学习和练习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练习初期,有的人眼睛会有些不适应,出现流泪、酸痛感;有的人练习成绩会有起伏;有的人会在练习中途产生懈怠、懒惰情绪;有的人会出现身体的困倦、心理的厌倦;尤其是面临着是娱乐还是坚持完成每天的练习任务的矛盾心理时,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意志力来支撑我们的信念。你不觉得正是如此吗?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困难,实际上,正来源于你信心不足;一旦获得了信心许多问题就将迎刃而解。时间会使你成熟。

自信对一个人是重要的,适当的正确的选择是需要的,对过程的承受力是必要的。自我心理调整必须是经常性的,对成功的争取是需要不懈努力的。幸福和快乐在不断的成功中获得。

TOP
66#

孟子曾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在人的一生中,逆境是不可避免的,身处逆境可能是不幸的,但却未必是绝对的不幸,不管是多么崎岖坎坷的道路,终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一天,而战胜逆境的关键就在于人自身的自强不息。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们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人生本来就是不圆满的,在《易经》中,由乾坤开始,至未济结束,而未济就是没有达到的意思。所以,即使是身处逆境,也要积极努力改变,在不幸中求得幸福,在不圆满中获得最大的圆满,这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会相信自己的追求,才会坚信自己的目标,才能打不垮拖不烂,始终向前。

因为目标、理想是我们生存的灵魂。随波逐流而不立志坚定注定一生一事无成,因为无论学的是什么,都只有在学精的过程中才会慢慢显现出成就。立志不受年龄、范围的局限,但它深受时间的考验。立志要明确,切勿好高骛远,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脚踏实地。

TOP
67#

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自古以来就有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杀身以成仁,其浩然正气万古流芳。文天祥的一生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不朽诗篇,他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广为传颂!还有像张自忠 赵登禹 佟麟阁 王铭章 郝梦龄 戴安澜 ……那数不尽的英雄烈士,为了祖国的生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枪林弹雨中与敌寇拼斗,战斗到最后一人,与阵地共存亡,舍生忘死,流血牺牲,饮弹沙场。这些英雄都是舍生取义的典型例子,值得我们歌颂。然而在当今社会,尤其是青少年,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应构建和谐社会,反对战争。

TOP
68#

文天祥遂被张弘范押往崖山,让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护父母,难道还能教别人背叛父母吗?”张弘范不听,一再强迫文天祥写信。文天祥于是将自己前些日子所写的《过零丁洋》一诗抄录给张弘范。 张弘范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两句时,不禁也受到感动,不再强逼文天祥了。写《过零丁洋》廿天后,南宋在崖山海战惨败后,陆秀夫背着八岁幼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张弘范向元世祖请示如何处理文天祥,元世祖说:“谁家无忠臣?”命令张弘范对文天祥以礼相待,将文天祥送到大都(今北京),路上绝食八日,不死。被关押在北京府学胡同。
TOP
69#

    古往今来,舍生取义者,无不受人敬重受人爱戴。
舍生取义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他们身虽死而神长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些英雄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英魂长在。
TOP
70#

何谓舍身取义,就是舍其自身的性命,而坚持正义。

文天祥说的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正所谓舍身取义,就是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压迫保留正义。舍生取义是我们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TOP
71#

   生,义难两全,舍生而取义者也。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有轻于鸿毛者,有重于泰山者。在义字当前,应有着抱死的决心。人赤条条而来,最终也将赤条条而去,不如让自己的生死更有意义些。
TOP
72#

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说人要以天下大义为重,在“生”与“义”不可兼得时,宁可舍生而取义。古人尚且认识如此,何况我们呢!
  舍生取义,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之一。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正义事业舍生取义。从茹毡饮雪的苏武到“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闻一多,许许多多的英雄一直为世人所景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这首正气歌问世以来,一直回荡在人们心中,与史册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诗句交相辉映。就是在当今经济大潮汹涌的改革年代,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去年抗洪救灾中,有多少解放军战士为了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奋力拼搏,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舍生取义者,无不受人敬重受人爱戴。舍生取义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他们身虽死而神长存。“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些英雄的身躯虽然倒下了,但英魂长在。
TOP
73#

学院:云南科技信息学院

系别:文史

班级:10文秘

姓名:李绕梅

学号:10311023

时间::2011416

电话:15288264344

九、毅

十、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就是放弃生命以维护更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君子宁愿光荣的死去也不愿耻辱的活着。

我们的世界不乏那些为正义之事而死去的仁人志士,当他们面对选择的时候能够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到生与死之间的权衡点在何处,并且知道该怎样去选择。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正义所在,即使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悔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生活中少了这样人,那么当我们个人,民族或国家受到侵犯时,我们能怎样做,后果又会怎样,是可以想见的。当正义要求生,就舍弃死而选择生;而当正义要求死时,就舍弃生而选择死。按理说,应当死却求生,那么他心中就有所不安,这样做损害了他心中的道德良知。应当死就死去,就能心安理得而保全自己的德行,正所谓“士可杀不可辱”。

如果仅就生死来剖析生死,如何能说得清楚。唯有从利益上才辩得清楚真切。世俗观念是把身体的存在当做生死,圣贤则把道德的存在当做生死。光辉灿烂,与日月争辉,活着固然是活着,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碌碌无为,与草木一起腐烂,死了固然是死了,活着也同死了一样。这样的人虽生犹死,毫无意义。相反,则有人认为“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由此可见,我们为正义而死,不苟且偷生,正道永存,光辉照耀千古。事业和文章会随着身死而消失,但留下的精神却万古常新。功名和富贵随时代而变迁,而气节则千年如一日,这样的人虽死犹生。

TOP
7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在对待生于死、利与义的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大思想家孟子曾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从此,舍生取义成为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作为一种进步的人生观被一代代仁人志士当作评估人生价值的标准。这种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历史震撼力和时空穿透力,一直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壮士豪杰为了自己所追求的真理和梦想,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如群星般在历史的天穹上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终于血洒秦宫,慷慨就义;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留于后世的状元郎文天祥,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作了最好的注解;直至近代,“一腔碧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火花凝铸于铁镣之中、迸发于刀光之上,流芳百世、永照后人。
TOP
75#







学校: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


系别:文史系


班级:10文秘


姓名:胡玲巧


学号:10311010


时间:2011416


电话;15287115716



卷九



一、毅


二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意为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维护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生命。出 处  先秦·孟轲《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去生命。    《世说新语》——荀巨伯探友原文一.鱼我所欲也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果就生死来剖析生死,如何解释得清楚。只能从义利上才辩得清楚真切,有何生死可言?从正义的立场看,应该生就生,应当死就死。眼前只看见正义,不看见有生与死的存在。事业和文章随着身死而消失,但留下的精神却万古常新。功名和富贵随时代而变化,而气节却千年如一日。

  世俗观念是把身体的存在当作生死,圣贤则把道德的存在当作生死。光辉灿烂,与日月争辉,活着固然活着,死了也如同活着一样。碌碌无为。与草木一起腐烂,死了固然就是死了,活着也同死了一样。志士仁人,不会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而损害了仁道,只会献出自己的生命成就仁道。

   正义所在之处,即使牺牲生命,也没有什么悔恨。君子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的死去,富贵而苟且,不如贫困而荣誉;活着遭受耻辱,不如死得光荣,不合乎正义,君子决不轻易断送生命,死得其所,君子不吝惜自己的生命,正义要求生,就舍去死而选择生;正义要求死,就舍去生而选择死。按理应当死却求生,那么他心中就有所不安,这损害了他心中的道德良知。应当死就死去,就能心安理得而保全自己的德行。

  舍生取义是我们应该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4-25 21:50:55编辑过]

TOP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