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415161718192021»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二、节制欲望 [复制链接]

256#

节制欲望主要做到5点:
1、以德制欲。在道德方面应和比自己高的人相比,在欲望方面要和处境不如自己的人相比。道德方面和比自己高的人相比,就会知道廉耻;欲望方面和处境不如自己的人相比,就会知道满足。
2、知足常乐。
3、以勤制欲。
4、顺应自然。欲求没有尺度,没有界线,就不能不产生争夺,产生争夺就会导致混乱,混乱就会导致贫穷。
5、欲望适度。
TOP
257#

节制欲望


人类有多种欲望。食欲维持生存,性欲维持种族繁衍。利用人类的食欲,生出了美食的享受。利用人类的性欲,繁荣了美色的市场……这些如果有所节制,倒也无伤大雅。坏的是,美食的泛滥,使一些为吃而吃,竟致于暴殄天物,浪费了不说,还伤了身体,甚至有人送了性命。前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影星因为贪杯而钻进了卡车底下撒手人寰。美色的泛滥,就有了13岁少女怀孕的新闻,而艾滋病的恶果又早已是谈之色变……



人无欲则枉为人。连基本的饮食男女之需都没有,岂不是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人们对正当的欲望追求,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有欲望才有追求,有欲望才有动力。因为欲望,就会给自己定下目标,而追求就是为了促使目标得以实现所做的努力。当一个人产生了某种欲望,这种欲望就会影响他的思想,指导和支配他的一切行动。欲望是一种产生动力的神奇心理。欲望往往能够改变人生的轨迹,欲望一旦产生就会激发所有潜在的力量。欲望常常能够产生奇迹。



可以说,欲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蛮荒时期的人类,走下树巢,走出洞穴,从茹毛饮血改为食不厌精,造华屋宫殿,以车代步,进而还要上天入地,细微至粒子广袤至宇宙,都要穷尽其奥妙。这全都是欲望的推动。



然而,欲望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恶魔,一旦失控,就会把人引向邪恶。欲望推动社会进步,但也滋生邪恶,成为破坏秩序、毁灭文明的灾星。



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俗语也说:“人心不足蛇吞象。”“欲壑难平”自古有之,这都是欲望惹得祸。明代朱载育的散曲《十不足》写到/FONT>“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看看,散曲所描绘的这个人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是多么的可笑,要不是阎王及时发牌,不知足的人竟要当天上的“玉皇大帝”了。生活中一些人就是这样,这个欲望实现了,另一个欲望又开始出现,如此周而复始,伴随着人的一生。如若一个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一天到晚心如汤煮。试想这样的人生还有何乐趣可言?所以古人云:“祸莫大于多贪,富莫富于知足”。


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一文中塑造了帕霍姆这个农民形象,他苦于土地不够,分到十五亩地后还不满足,搬到伏尔加河流域分到五十亩地后又不满足,终于在巴什吉利亚人住的地方,在圈地游戏中死于贪婪,死时埋葬他的土地只有三俄尺而已。在托尔斯泰的文章中,人的欲望好象是多么的可怕,他使一个努力耕作的农民变成了一个贪婪的恋地狂。由此看来,无限制的放纵自己的欲望(抑或是恶欲)必然导致人类误入歧途,毁灭人性。人类所有的攻讦、欺诈、战争、凶杀,背信弃义,厚颜无耻,认贼作父,皆因欲望而生。欲望如果失控,如果泛滥,邪恶就会左右人们的行为,就像吸毒上瘾的人对毒品一样,欲罢不能,越陷越深,而且永远不会满足,正可谓“欲壑难填”。


官员腐败尤其是高级干部的腐败现象,同样也说明这一点。许多贪官落马,正是由于对金钱、权力和女色的无止境的贪求,正所谓“钱迷心窍”、 “权迷心窍”、 “色迷心窍”。当一个贪官被这三个欲望“鬼迷心窍”而牢牢地控制时,那么,他是什么时候都醒不过来的。看完《新中国第一大案》后,有人说刘青山曾经是怎样地豪勇,倒霉就倒霉在那个时时怂恿刘青山、处处给刘青山行方便的“赵处长”身上。我不这么看,影片中林克俭曾经对刘青山的所作所为发过火动过气乃至骂过娘,他冲着刘青山和张子善大骂:“我x你姥姥, 我不认识你们两个啦!”可惜刘青山被“迷昏汤”灌迷糊了,分不清东南西北,认不出好赖是非,亲的疏了,远的近了,结果做出了“令亲者痛仇者快”、法理难容的事情,白白地把脑袋搭了进去。当然当今社会还有一些……我想,对腐败分子来说主要还是欲望所致,无度的、利欲熏心的、贪得无厌的欲望是这些人堕落的重要原因。“丰屋、美服、厚味、姣色”这些“人欲”使他们“昏蔽而昧理义”,因而不顾一切地迷恋、追逐,甚至不惜为它“殉职”、“殉身”。正是无休止地贪财、贪权、贪色、贪名、贪生、贪出国……正因为这种贪欲如此“强劲”,从而滋生了越来越严重腐败现象,对国家、对社会的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不可否认,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但以什么为手段去追求幸福都有可能达到目的,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追求幸福的途径和方法也就有了千差万别。然而,认为有了财富就能幸福的,在真正拥有了财富后,却也有人因为已经青春不在而懊悔不已,当年对于幸福的期盼也并未如期而至。认为有了地位就能幸福的,也有人因为太过沉重的责任和压力而身心交瘁,曾经对于幸福的憧憬,变成无官一身轻的慨叹,甚至变成官欲的奴隶,锒铛入狱,不要说幸福,就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一并丧失。当然以追求名望、追求事业等等为追求幸福的手段的,也大有人在。他们大多看上去风风光光,心想事成,但是否达到了幸福的彼岸,大概只有当事人自己心里,才最为清楚。


人生而有欲不等于欲望可以无度,不等于可以纵欲。诚如荀子所言,“欲不可去,求可节。”意思是说,欲望不能去除,但对于欲望的追求是可以节制的。我想,人之所以是人,因为是社会的人,所以一般人都会对自己的欲望进行约束,进行节制,不能让欲望牵着自己的鼻子走。我们不是禁欲主义者,当今社会,完全允许每个人有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和其收益供其享受和使用,这个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和其他收益的获取,是与每个人的各种综合能力和诸多条件有关联。这就涉及到“欲望度”,就象水到一百度会沸腾一样,对自己的欲望,我们也必须把握住这个“度”字,这个“度”就是要认识自己,要学会“知足”。


我们并非麻木不仁、反应迟钝,也不是故作娇情、装模作样,更不主张无为而治、与世无争,而是不被物欲所动、不被物欲所累,不让欲望迷住双眼和心胸。使自己的良心在喧嚣的尘世中,保持一分清新的宁静,不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去投机取巧,不为为了获取个人私利而去违法乱纪,而应始终节制自己的欲望,保持一种愉悦恬然、健康平和的心态,把欲望放在正义、清白、同情心等等良性情绪的控制之下,感受人生的快乐,幸福。这就是我们对欲望的态度。
TOP
258#

如何对待潜意识中的欲望,不是一件小事,因为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人品高下和境界。人是有理智的动物,就不能让自己的欲望无限制地放任。正所谓“欲不可纵”。欲望,应当合乎于情理,实现欲望的手段,应当合乎于社会生活的游戏规则。倘若一个人的欲望达到了放纵的程度,甚至为满足欲望而不择手段,就会形成欲壑难填的态势,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位古人说得好:“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所以,欲望需要节制,不能让欲望像河流里的洪水那样无限制地猛涨。
TOP
259#

古语有云:“知足常乐。”有了足矣,何需更多。虽然千年古训时常萦绕耳际,但一颗不知足的心还是让我对此颇为怀疑。这只不过是懦弱者的挡箭牌和懒惰者的借口。“知足”是裹足不前,是安于现状,是甘于平庸;而“不知足”才能够以一种持久不灭的热情勇往直前,才能时时鞭策警示自己,不断进取,不断收获。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借酒消愁,以醉为乐。那酒醒之后呢?又将陷入无边无际的忧愁中……知足者,乐一时矣。“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不知足者,常乐也。“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你是满足于登上东山,看到的将是有限的鲁地,怎能像登上泰山之巅那样把天下尽收眼底,心胸无比宽阔呢?不知足,是一股挑战生活的执著追求,是始终如一的人生信念。
TOP
260#

节制欲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被欲火烧得身败名裂了。能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是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考验,这是一种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一个人长期的修为。其实,欲望的满足是一种自我放逐。如果我们为欲望所左右,为欲望的不能满足而痛苦,那么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滋味?
TOP
261#

欲望也是人生之本有,恐怕想灭也未必能灭得掉,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确实是一种极端的方法,不过这可能也是当时之情势使然,所以也只能以猛药应对狂病。不过平心而论,欲望引导得当其实也能变成一种力量,而不会像宋明儒学家所抨击的是“万恶之源”,欲望如滔滔之江水,引导胜于阻遏,朱子云:“饮食者,天知道,求美味则是人欲也”,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求美味”之欲使人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粗糙,使饮食越加精细化,这对于人的成长也是有益的,推而言之,故欲望并非总是祸害,利用得当皆可对人有利,巧处则存乎其人也。有时采取硬生生的“斩断”的方法反而适得其反。故理欲并非总是决然对立,其可调和之处的确存乎其人。完全把欲视为“恶”并想以此排除欲以给理留下空间,如此恐怕理也并不能存,此二者一而二,二而一,需把握到其灵活处方可见。
TOP
262#

佛经里有句我很喜欢的成语叫无欲则刚,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欲望的话,他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必怕了。 “欲”,实际就是一种生活目标,一种人生理想,但作为私欲而言有些可能是不该得到却又偏偏想得到的,因为想要的多,所以害怕失去,所以畏首畏尾,胆战心惊,原本正常平静的生活被求而不得的欲望所毁。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的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副对联。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但是人要生活下去,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欲”,人有七情六欲,也是自然之理。“无欲则刚”,并非不允许人们有欲,而是要克制私欲。现在的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来自各方的种种诱惑,必须把“无欲则刚”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指向标。俗话说,人若无欲品自高,无欲自然就刚,就像孔子所说,能够克制住自己的欲望,无论在任何环境中都不违背天理,而且始终如一,不轻易改变,这才算是真正的‘刚’。希望我们今后在面对种种诱惑的时候能够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做到真正的“刚”。
TOP
263#

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旧称有节操、不苟取的人。
廉干如古人某。--清·周容《芋老人传》
若翁廉。--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原文】 听谗而美,闻谏而而仇者亡。----《素书·遵义章第五》
【注释】听到阿谀奉承的话而心感甜美,听到犯言直谏的话而心怀仇恨,这样的君主肯定要败亡。
【解读】好谀、好货、好色,均是人君大忌。阿谀奉承是蜜裹的毒药,是小人的伎俩,当权执政者要时时警惕,切勿轻信。否则,一旦到了“听谗而美,闻谏而仇”,离败亡的日子就不远了。
TOP
264#

欲望是仁义道德的大敌,过强的欲望,无论是物欲色欲权欲都是腐朽心灵、堕落灵魂的催化剂。使贪官横行,鱼肉百姓,道德败坏,既失去廉洁,又失去廉耻。欲望本是天性,圣人也有欲望,没有欲望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但是如何顺应自然,欲望适度,又能以德行和勤劳克制并升华欲望,就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和磨砺。
TOP
265#

张圻在《答周仲和书》中说“居官之所恃者,在廉。其所以能廉者,在俭。”这句警句格言说的是廉洁是做官极为重要的依靠,但随着地位升高、权力变大、诱惑增多,渐被失控的欲望拉入歧途而不能自拔。官场虽然说和我们距离太远,但也能时时从新闻中了解,就如最近发的红色通缉令使所有贪官都毫无藏身之地。人都有欲望,人都容易被诱惑,节制欲望,应把欲望关进道德的笼子里
TOP
266#

        欲望每个人都有,但是学会节制欲望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当下社会,许多贪赃枉法、谋取私利的现象层出不穷,像是官员的贪污受贿就是对于金钱和地位的欲望在作祟。怎么样才可以节制欲望呢?就是去修养自己的心境,让内心无欲无求、知足常乐、安于当下,不去过分追求,同时也要顺应现实,适应自然,返璞归真。孟子说过:“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减少了内心的欲望,也会对修养内心有利处。老子也说过:“素抱朴,少私寡欲。”古代的先贤们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对于节制欲望这一点的意见都是统一的。所以,节制欲望从修养本心做起,而欲望节制之后,内心也充满了廉的精神,进而形成节俭、朴素、廉洁的美好品格。
TOP
267#

人不能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物欲横流引起人的精神腐蚀。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无侍而然者也”;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替积之福”,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近尽”地得到满足。
TOP
268#

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制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必须加以节制。真实的享受应是有理性的节制,虚假的享受才是愚蠢的放纵,所以我们应该采取前者而抛弃后者。
TOP
269#

一部人类史,就是欲望牵引着人类不断进化、不断发展的历史。几乎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生命都是有欲望的,所不同的,只是在需求层次上有复杂与简单、原始与高级之分。人的欲望主要有生理的与精神的两方面构成,满足正常的欲望,是人类文明的表现。然而,欲望一半是天使,另一半却是恶魔,一旦失控,就会把人引向邪恶。胡长清、成克杰是如此,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也是如此。
古人云: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都是欲望惹得祸。人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问题是看追求什么。若是追求获得更多的知识,追求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就是一种崇高的追求;追求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追求有一份安稳的工作,也是人之常情;若是一味地追求名利、地位、女色,则就十分危险了。所谓欲壑难填,一旦陷入金钱、权利、美色追逐的旋涡,就很难自拔。这两年告破的几起特大腐败案中,几乎都与女色牵连-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情欲,就得不择手段地捞钱。欲望绳索的两端,一端是享乐,另一端是死亡;从享乐开始,以死亡结束。正是因为欲望有着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所以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出一整套伦理道德、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束缚邪恶的欲望。
古人又曰:人无欲则刚。我想,这多半是夸大了欲望的负面影响。铁石心肠,无私无畏,哪怕是天仙下凡,他亦无动于衷。这样的人固然不可战胜,但恐怕世上少有。我倒是认为,人无欲则枉为人。连基本的饮食男女之需都没有,岂不是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怪物?这种禁欲主义的思潮,古今中外都曾有过,实践证明,它是违反人类本性,是不人道、不文明的,因而也是要坚决反对的。"文革"十年,禁欲主义再度猖獗,连男女青年拉个手、亲个嘴,都被列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列,仿佛追求美好的爱情生活,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仿佛无产阶级就不能要富裕的物质生活,就不能有男女之欢。这完全是反人类的逻辑。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人们正当的欲望开始得以满足,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有些人则跳出禁欲主义的火坑,又陷入纵欲主义的泥潭,成天热衷于花天酒地的生活,沉湎于腐朽的生活方式之中。他们大概忘了,欲望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失控,就要了自己的小命。
人的欲望是多方面的,是多层次的,我们提倡尽可能地满足正当的、高层次的欲望追求,以期不断完善自我。欲望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使欲望朝着有利于自我发展的轨迹运行,就必须每时每刻以高尚的伦理标准要求自己,以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自己。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大凡都是利弊参半的东西,就看人怎样去适应它、利用它。人的天性总是在天使与魔鬼之间游荡,只有理性的光芒才能驾驭它。
做人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而驾驭欲望这匹烈马,是做人的基本功,吾等都得好好修炼才行。
TOP
270#

人之初,性本善。人有善良的天性,也有恶的劣根性。欲望算是个中性词,但是人们往往用有色的眼镜将其归咎于贬义的一方。客观来看,有欲望是好事,因为没有野心也就没有进取心,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欲望越大,一个人的成就就会越大,一定程度上成正比。没有野心欲望的人也就只能碌碌无为一生。欲望是一个负无穷到正无穷没有界限的词,在适度的尺度里发挥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掌权又落马或者掌权而有着不干净历史的人也不能过多的去责备,一个人身处高位,犹如到达山的顶端,摇摇欲坠,人人觊觎,又怎么能全身而退。出淤泥而不染在现在的社会也许不那么试用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