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89101112131415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舍生取义 [复制链接]

211#

“舍生取义”是一种极其崇高且令人敬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
从字面上理解,“舍生取义”指的是舍弃生命以获取正义。这一理念强调了“义”的价值超越了个体的生命存在。
“义”在这里通常代表着正义、道德、真理、公平等具有普世价值和深远意义的原则和理念。当这些原则受到威胁或需要维护时,有些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以捍卫和践行这些“义”。
舍生取义体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精神。做出这种选择的人,将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将更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牺牲,可以唤起更多人的觉醒,推动正义事业的发展,或者为后人树立光辉的榜样。
历史上,有许多舍生取义的典范。例如,在民族危亡之际,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英勇奋战,不惜牺牲生命;在面对不公正和邪恶时,一些正义之士挺身而出,坚决与恶势力作斗争,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在现代社会,舍生取义的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精神内核依然存在。比如,那些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拯救他人生命的普通人,那些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揭露真相而不顾个人安危的勇士,都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舍生取义。
然而,舍生取义并非鼓励盲目地牺牲生命,而是在极端情况下,当生命与至高无上的“义”发生不可调和的冲突时,所做出的一种悲壮而伟大的抉择。
总之,“舍生取义”是一种超越个人生死的伟大精神追求,它激励着人们为了正义和真理,在必要的时候勇敢地付出一切,成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闪耀的光辉。
TOP
212#

《论语》有云,“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句话直言生死,更是圣人对我们的警醒与启发。在孔子眼中,躯体层面的消亡并不可怕,因为生命于人之意义本不在于此,对“道”的感知、以及自我价值意义世界的通畅自由才是真生命之所在。因此不必去追求无限,执着纠结于生死的问题,追求仁心、感知意义的存在,才是自我个体最好的实现。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总是容易被支配裹挟,在世俗名利中挣扎激进的同时,践踏扭曲了自己的人性、品格却不自知。诚然人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这绝不应当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一切行为动机,外界的称誉更不应该成为我们衡量自身价值、品德的根本性标准。我们应更加坦诚地直面自己的内心,感受、体会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仁爱、是人格上的成长与精神上的活泼。时常躬身自省,慎思明辨,反思自己内心不易被觉察的隐秘幽暗处,更深入地从价值和意义的层面去理解生命,从而在日常生活中磨砺,修身养性、丰盈精神世界。
TOP
213#

舍生取义似乎与当今时代的人们离得非常遥远,那么对于一个根本没有机会遇到生与义抉择的机会的个体而言,这样的献身精神的意义是什么呢?在现代社会舍生取义当中的生不一定是人的生命而可以是具体个人的利益,一个职员发现公司存在违法行为,选择举报,尽管可能会失去工作。这就是现代版的“舍生取义,完全可以通过日常的行为践行这样的精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