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习]三、批判精神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为政》)
译:多听,保留疑问,谨慎地谈论其他未听到的事,就会减少错误;多看,保留疑问,谨慎地做其他未曾见过的事,就能减少后悔。(尤:过错。)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译:完全相信《尚书》,那就不如没有《尚书》。
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汉]王充《论衡?案书》) 译/FONT>两把刀互相切割,是利是钝就可知道;两种见解相互比较,是非就会分明。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宋]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
译:学习就怕没有怀疑,有了怀疑,就会有进步。
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明]王守仁《传习录》中) 译:学习贵在得到自己心灵的认可,向自己心灵寻求,发觉它是错的,虽然它是来自于孔子之言,我不能认为它就是正确的,更何况是来自于那些不如孔子的人。在自己的心灵中验证,发觉它是正确的,即使它是来自于平庸之人,我也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更何况是来自于孔子。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也,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传习录》中) 译:道,是天下公有的道;学,是天下公有的学,并不是朱熹个人私有的,也不是孔子个人私有的。对天下公有的东西,只能秉公而论。所以,正确的言论,即便与自己的意见不同,也对自己有益;错误的言论,即便与自己的意见相同,也对自己有损害。对自己有益的,一定会喜欢它;对自己有害的,一定会厌恶它。
师其意,不泥其迹。([明]戚继光《练兵纪要?练将》)
译:学习其内在精神,不拘泥于具体方法。(泥:拘泥。)
(节选自:陈杰思编著《中华十大义理》中华书局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