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十、学习之道 [复制链接]

61#

明鉴所以照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

每一天的开始似乎是在镜中的倒影开始的,看着自己的样子,看着今天的准备,看着那明媚的阳光,一切都是美好的;回忆是一件幸福的事,忆起往事,忆起细节,像是在镜中看自己,忽然间就明白了自己曾今那里做错亦或是做得不好,也懂得了给发扬自己的那种精神亦或是是优点。心中的明镜总是比星辰还要耀眼。

我们的学习有复习、 预习,无论是那一种都是一遍一遍的读着课本的知识,在那无数的一遍一遍中我们也就不知不觉的掌握了原本还不懂得东西。这是件奇怪的事却又是合乎情理的事。裴松之就曾说过;“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而学习的精神又是要要求自己安心的用心的学习好它,而不是这里看看那里看看,就像猴子搬包谷到头来终究是一无所获。我们要掌握好它,才能在以后熟练的的应用它,而不是只知道它的意思总是泛泛而谈,不及要点。这不是学而是一种虚假,似懂非懂终是不懂;这不是学而是一种欺骗,骗别人又骗自己。

我们要谨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贵专,不以泛滥为贤。”

古有“滴水穿石 ——非一日之功”,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所有的事情都是要积累的,一个人记性再好如果他不加强记忆那也是枉然,一个人就算天资在好不勤奋学习也是枉然······一根筷子容易断,十双筷子断亦难。便是这道理吧。

王廷相:“学博而后为约,事历而后知要”。
TOP
62#

学习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有些人辛辛苦苦的努力了很久,学习成绩还不优秀;而有些人根本不怎么努力,就有好的成绩。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学习是要掌握方法的,不能盲目的学习,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就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我们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方面都是采取机械的被动的学习,很少采取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所以学习总是不开心。在学习方面要学会虚心求教,不懂的就问,那样才能掌握自己不懂的知识。对于旧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不然就会忘记。在学习方面不应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最主要的是要勤奋刻苦,才能有好成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要学会制定一套正确的学习之道便能快乐的学习。
TOP
63#

  

   学好知识有千万种方法,登上知识的巅峰也有千万条道路。而且到路是曲折的,谁也别想走捷径,只能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爬上去。所以要学会采用正确的学习之道。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注意自己的学习方法。
TOP
64#

  其实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圣贤们就已经提出了具体的学习方法。即因材施教,博专统一,虚心求教,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重在醒悟,读无字书,尊师重道,启发教学,专心致志,勤奋学习。这些方法我们无需每个都能做到,但是每一个都能在自己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那么你在学习道路上一定能过关斩将。
TOP
65#

  学习的方法:要做到“博学笃志,切问而近思。”即对知识的渴求永远都不能满足,而且自己的志向明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虚心向别人请教又勤于思考。而且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去复习自己学过的旧知识,旧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如此反复,新旧知识相结合,并能达到与书融为一体。
TOP
66#

     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对其施以不同深度,广度的教学。根据学生的特质,发展其长处,弥补其短处。教师所起到的最关键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发觉自我,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所擅长之处,而非填鸭式的教学,要求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志。
TOP
67#

   学习之道是人们不断提高自己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会了根本之道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不断创新,不停的继续自己的学习路程,学以修身,俭以养德,故此,只有学习才能充实自己,使自己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

TOP
68#

孔子曰:学以修身,学以成仁。第一,要乐学好问。发自内心的喜欢,良好的心理态度是学习的良师益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要培养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是经常总结、认真听讲,当你真正钻研进去,发现其中的奥秘时,当你破解了学习的玄机时,兴趣就发芽了,学习欲望的满足是学习动力的唯一源泉,没有兴趣是学不好的。只有投身其中,如痴如醉,才能找到学习乐趣。
TOP
69#

在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中国不可能实现因材施教,也不会出“大家”,因为一心想把每个人都培养成超人的中国把一个人的力量分散到全世界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上,于是很多的人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解决温饱。
TOP
70#

孔子本人更是因好学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这正是孔子以学为乐,好学不倦,安贫乐道,自强不息的生动写照。知之者是被动接受,好之者已是主动追求,乐之者则达到痴迷执着的状态。如果说好之、乐之是孔子主张的学习态度的话,那么好问就应该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了。孔子认为,不懂不要装懂,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们要乐于学习,以学为乐,学习是进步的关键!
TOP
71#

我认为如何学好就应遵循如下条件:

1.首先要培养好自己的学习兴趣.厌烦一样事情是永远学不好的.

2.要有好的学习方法.干任何事情都不是瞎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干.遇到什么问题都要寻其根,觅其理!

3.要有好的学习计划.计划是实现成功的蓝图.

4,最后就是坚持和韧性!
TOP
7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
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一些。
经常向一个学习很好的人学习,3年来,最大的发现也莫过于:她对任何一个科目都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它比别人多了一份求知欲。这种求知欲,使他不会放过每一个从她身边划过的知识。这也使她有了别人都难以做到的对于学习的一种艮劲,所以她能过做出许多别人做不出的难题,也使她可以把自己的基本功培养得十分强大。这足以体现兴趣的力量之大了。
培养兴趣也并非一件难事。在这里我只介绍两种方法。
可以利用人的条件反射,如果一个人总是疲劳时候读书学习,他一学习就想睡觉,长此以往,学习和睡觉建立了条件反射,学习的时候就总是无精打采的。这就是有些人上课总爱睡觉的缘故了。你可以在学习前做一些使自己身心愉悦的事情,学习的时候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以后,愉快与学习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学习就高兴,一高兴就学习。这样就做到了培养学习的兴趣。不过学习,其他方面也可以这样做。
兴趣需要别人的赞扬和鼓励。当你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兴趣时,你先硬着头皮做这种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并投以很大的热情,争取做得好一点。得到别人的夸奖和鼓励,自然就更愿意做了,这样也可以培养兴趣。我初三的下半学期,有一个阶段政治很差,又没有什么兴趣。但我觉得必须提高政治的成绩了。于是我每天回家先写最难办的政治作业,经常主动地找政治老师探讨问题。就这两条措施,十天之内使我的成绩大有长进。
可以说: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必须重视兴趣。
TOP
73#

智:
  
   智”,即智慧、聪明,有才能,有智谋。
TOP
7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也是学习之道,只有知道承认自己不懂才会在此基础上勤奋好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学习要有恒心和毅力,这样再难的问题也可以突破解决。“温故而知新”在学过的知识中温习受启发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虚心请教向他人学习才可能让学习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愉快,达到投身其中愉悦身心。

TOP
75#

明朝万历年间,中国北方的女真为患。皇帝为了要抗御强敌,决心整修万里长城。当时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却早已年久失修,其中“天下第一关”的题字中的“一”字,已经脱落多时。万历皇帝募集各地书法名家,希望回复山海关的本来面貌。各地名士闻讯,纷纷前来挥毫,但是依旧没有一人的字能够表达天下第一关的原味。皇帝于是再下昭告,只要能够雀屏中选的,就能够获得最大的重赏。经过严格的筛选,最后中选的,竟是山海关旁一家客栈的店小二,真是跌破大家的眼镜。   在题字当天,会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官家也早就备妥了笔墨纸砚,等后店小二前来挥毫。只见主角抬头看着山海关的牌楼,舍弃了狼豪大笔不用,拿起一块抹布往砚台里一沾,大喝一声:“一”,十分干净利落,立刻出现绝妙的一字。旁观者莫不给予惊叹的掌声。有人好奇的问他:为何能够如此成功的秘诀。他被问之后,久久无法回答。后来勉强答道:其实,我想不出有什么秘诀,我只是在这里当了三十多年的店小二,每当我在擦桌子时,我就望着牌楼上的“一”字,一挥一擦就这样而已。   

原来这位店小二,他的工作地点,正好面对山海关的城门,每当他弯下腰,拿起抹布清理桌上的油污之际,刚好这个视角,正对准“天下第一关”的一字。因此,他不由自主地天天看、天天擦,数十年如一日,久而久之,就熟能生巧、巧而精通,这就是他能够把这个“一”字,能够临摹到炉火纯青,微妙微肖的原因。   其实,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反应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练习造就完美,熟练才能精通。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尽管这些顶尖人物优点不一而足,成就也在不同领域开花结果。他们却都有一个共通也是最基本的特点:热忱、专注与精通。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为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也更因为热忱与专注,才能达到专业与精通的境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