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金会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5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经典学习]一、赡养父母 [复制链接]

76#

       父母对儿女的生育、养育、教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百善孝为先”、“ 父母者,人之本也”的说法毫不为过。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恪守的传统美德之一,自古赡养父母,这是作为子女必尽的义务,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抚养成人,一辈子花费心血根本无法用数字来计算;母爱无边,母亲给与了我们生命,给与了我们希望;而父爱更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一点一滴的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

TOP
77#

都说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并没有体现在实际中。反而,养个孩子老了还多了份担心,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的工作顺不顺利,家庭和不和睦,小孙子乖不乖等等。想想如果都不顺利,恨不得拿出自己那微薄的养老金去帮孩子。

而对于赡养父母我们能做到什么?我认为年轻一代不应该只顾着工作,要多抽点时间回家看看,这比买一些补品、拿一些钱更管用。

TOP
78#

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使我们孝顺父母最基本的表达。父把我们抚养成人,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成长,而且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让我们能够在社会上立足。父母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付出给了我们。父母的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那么,作为子女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让我们拿出全部的力量来奉养我们的至亲呢?


我的人生目标很简单,就是让我的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让我们的家庭更加和谐与温馨。因为,父母为了子女,真的真的,很不容易。。。。

TOP
79#

“孝”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观念。瞻仰父母,尊敬长辈,祭祀祖先,不轻生毁己,以免危及父母。

大学生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 辜负培养教育。有些同学做家教即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可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有的同学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理论联系实际。这样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又把学到的知识变成财富。

TOP
80#

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用毕生精力研究医药学,所著《千金方》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和三千余个药方,史称“药王”。
     这位药王学医的最初动机是为了给父母治病。
     孙思邈出生于陕西耀县的一个贫苦家里,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匠。在他七岁时,父亲得了雀目病(即夜盲症),母亲患了粗脖子病。有一次,父亲在锯木时,看到他在一边发呆,便问他:“孩儿,你长大了也要做木匠?” 孙思邈回答说:“不,我要做一名医生,好给父母亲治病。”父亲见他一片孝心,心里十分感动。第二天就带孙思邈去城外一座大窑里上学。当孙思邈十二岁时,父亲送他到附近的农药张七伯家去当学徒。孙思邈走进张七伯家,只见院子里里外外堆满了药草,十分高兴,心想:要是在这些草药里找到治父母亲病的药,那就太好了!在张七伯家当学徒的三年,他经常向师父问这问那,常常使师父十分为难。后来,他才知道师父只会用一些土方治病,根本不懂药理。师父也懂得徒弟的心思,就对他说:“你职明好学,我不能耽误你的前程,从这里北去四十里的铜官县有位名医,是我的舅舅,你到他那里去学医吧!”说完,还送了他一本《皇帝内经》。
     孙思邈到了铜官,找到了这位名医。在他那里学了一年,一边研究《黄帝内经》,医学知识长进了不少。但这位名医也不知道如何治雀目病和粗脖子病,这使他十分失望。
     第二年,孙思邈回到家乡开始给乡亲们治病。在行医时,他不贪财物,对病人同情爱护,渐渐地在家乡有了点名声。有一次,他治好了一位病人的痼疾,病人到他家来答谢,得知孙思邈父母也身患痼疾,就对孙思邈说:“我听说太白山麓有一位叫陈元的老医生能治你母亲的病。” 孙思邈听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就往太白山。从家乡到秦岭太白山有四百里路程,孙思邈走了半个月才打听到陈元医生,并拜他为师。陈元见他一番孝诚之心就收他为徒。在那里,孙思邈终于学到了治粗脖子病的祖传秘法,可是如何治雀目病却毫无头绪。
     一天,孙思邈问师父:“为什么患雀目病的大多是贫苦人家,而有钱人家却很少见这种病?”
     陈元听后说:“你的话很有道理,不妨给病人多吃点肉食试试。”
     孙思邈按照师父的话,要一位病人每天吃几两肉,但病人试了一个月仍毫不见效。于是他再翻遍大量医书,终于找到“肝开窍于目”的解释,他就给那位病人改吃牛羊肝,不到半个月果然见效。孙思邈回家时立即用在太白山学到的方法给父母亲治病。不久,他父母亲的雀目病和粗脖子病都痊愈了。

TOP
81#

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
赡养,要根据被赡养人的具体情况,即没有生活能力、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经济能力。
赡养原则: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照顾、经济上的扶助。被赡养人需要赡养,赡养义务人有能力、有条件赡养。
TOP
82#

公都子曰:「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夫子与之游,又从而礼貌之:敢问何也?」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U+9B2C狼,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是乎?夫章子,子父青善而不相遇也。责善,朋友之道也;父子青善,贼恩之大者。夫章子,岂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属哉!为得罪于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终身不养焉。其设心,以为不若是,是则罪之大者。是则章子已矣!”(《孟子·离娄下》)
TOP
83#

汉董永,家贫。父死,卖身贷钱而葬。及去偿工,途遇一妇,求为永妻。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乃回。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上工路上,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TOP
84#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宝贵遗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之情是中国道德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唐代大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则成为千古不朽之名句。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更是流传甚广。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但孝敬父母仍是一个人的做人美德。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大大增多,子女赡养父母更成为了一种义务,我们绝不能把“孝”字只挂在嘴边,也不能只落实在简单的事情上。只要每个人都孝敬父母,那么这个社会将多出一份爱。百道,孝为先。
TOP
85#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的老人,对待公公、婆婆,也应和自己的父母亲一样,公公、婆婆老了,不能自理了,理应我们赡养。人都有老的一天,将心比心,当自己老了,无人关照,自己是什么滋味?有一种人,生前不孝敬老人,一旦老人一口气咽了,就大办丧事,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这也是不应该的,生前对老人孝顺一点,让老人活得健康愉快,死后,丧事简单一点,也没人说你不孝顺。即如古人所说:“生前能孝方为孝,死后尽孝枉徒然;孝顺传家孝是宝,孝性温和孝味甘;羊羔跪乳尚知孝,乌鸦反哺孝亲颜;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类实可怜。
TOP
86#

记得《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湖北省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他九岁时,不幸丧母,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这个故事很让人感动,也是我们的榜样,想想小的时候自己的父母是如何照顾自己,爱惜自己,其实他们也是需要我们的照顾、疼爱。这也是我们做儿女的责任与义务。
TOP
87#

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所列的五不孝中,有两件是从政为官者所不应该有的,一件是贪财,另一件是纵欲。不少贪官正因为贪财、纵欲,违法犯罪,不仅使自己身败名裂,而且使父母因此蒙受耻辱。他们身陷囹圄之时,每思及父母养育的恩德,就会痛哭流涕,悔不当初。

TOP
88#

ormulas> eqn="if lineDrawn pixelLineWidth 0">> eqn="sum @0 1 0">>

孝敬父母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生养自己的父母,子女不承担或想方设法转嫁赡养义务不仅是不道德的行为,更是违法行为。“孝”的概念在尧舜时代就有,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感情。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我们理当要赡养她们孝敬她们。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这是因为子女有奉养父母的责任,由于出远门时间长,一则不能侍奉父母,以尽为子者的责任与义务,二则会使父母担心,牵肠挂肚,所以也不宜随便出门。但也不是不让出门,如果出远门是为了让父母更好的生活,则是可以的。

TOP
89#

学会感恩,培育善良的道德品质。感恩包括对父母、对老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万事万物的感恩。

赡养父母,感怀普世的人文关爱。

TOP
90#

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虐待父母,不赡养父母的行为,一贯被人们所不齿和唾弃,认为是不忠不孝。父母含辛茹苦哺育我们成长,父母为家庭做出了很多贡献,理应受到回报 。赡养父母是作为儿女的法定义务。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子女对父母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定义务道德的底线就是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朝代的执政者,都制定相应的法规条款,制约、惩处这种不赡养父母的劣性。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